伴随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和统编教材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中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单篇”被“单元”所替代,“课文”向“主题”更迭,当我们再去审视统编教材的文字篇章时,发现原来相对独立的篇目经纬交织,通过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形成了一张无形的网。让我们共同走入这一具有语文科目特征的教学场域,撷趣、共情、传神、步韵,去寻找其中的奥秘吧!
大自然不造无用的事物。晨昏昼夜,塑造了人生的厚度;春夏秋冬,丈量着人生的长度。2020年,对每个中国人都是不平凡的一年。春夏已过,目已临秋,“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让我们翻开教材,去寻找那独特的秋之母题。
秋之趣
一年级上册《小松鼠找花生》中用小松鼠找花生的故事,讲述果实是如何收获的过程,充满了童真童趣。秋天的趣味,还体现在传统的节日中。三年级下册中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十七岁的王维在重阳佳节时所作,用来寄托游学长安的少年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中说“过中秋,吃月饼;重阳节,要敬老”,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对秋天这个季节的纪念,纪念秋天对人们年复一年的馈赠。
对他人的馈赠总是好的,二年级下册的《小柳树和小枣树》中,小枣树秋天会结果子,还会告诉小柳树,它的树荫可以给人遮阴乘凉。
秋之趣,可能是一颗落花生。在五年级上册的《落花生》中,许地山先生描写儿时和哥哥姐姐在家中空地上开荒收种花生的往事。趣中蕴理,父亲对“高高挂在枝头”和“矮矮埋在地底”的果实进行对比,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讲体面”的人生道理。
秋之趣,可能是一场桂花雨。在五年级上册的《桂花雨》中,琦君用细腻的笔触,追忆童年的桂花香、笨笨的桂花树和淋漓的“摇花乐”。
秋之情
一年级上册《秋天》里写“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让人想起中国最早的七言诗:“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孩子的心总是最柔软又敏感的,他们能触摸到秋天最深处的情绪。
三年级上册,用一个单元来描绘秋天:“金色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一夜秋风,吹落金黄的梧桐叶,孩子眼中《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通向未来的辉煌之路;《秋天的雨》打开秋天的大门,化作五彩的颜料,藏着好闻的气味,是送给孩子的绚烂之图。
《听听,秋的声音》是对秋天最艺术的致敬,螽斯之翅,落叶窸窣,风吹雁鸣,是秋来而复返的交响乐。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中,秋声是纺织娘在瓜架上的“织织”声,赛过催眠曲。
秋之神
秋之神,在谷穗上。一年级上册《四季》中,谷穗弯弯,仿佛鞠躬说“我是秋天”。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也写秋天“谷像黄金粒粒香”,从节令物候的角度,告诉小同学,秋天是让人心里喜洋洋的。
秋之神,在花朵上。二年级上册《十二月花名歌》中,把秋季开放的桂花、菊花和芙蓉,唱给孩子们听。
秋之神如画。著名诗人、文学史学刘大白先生的《秋晚的江上》,被选入四年级上册。斜阳、芦苇、倦鸟,让人感受到秋意的沉醉。再加上同本教材中唐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中的白露、弦月,真真构成了一幅具有浓郁中国味道的秋景图。这种对秋的视角也影响着其他作家,正如在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中,日本清少纳言认为秋天最美的应是黄昏:“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儒家文化,深深影响着人们对秋天的审美。
秋之韵
中国人似乎对秋有着独特的情感,也就注定在文字中,对秋有独特的记录。
秋,是杜牧《山行》中停车赏玩的枫林;秋,是苏轼《赠刘景文》的“一年好景”;秋,是叶绍翁《夜书所见》的“梧叶秋风”。秋来处,促织唧唧,荷尽菊残,寒山石远,这是秋的览物之情。五年级上册中,秋在王维《山居秋暝》中,又是明月清泉的静,是浣女莲舟的动,翠竹青莲下的初秋傍晚,让伟大的人不禁迷恋这丰富的秋色。秋,在张继《枫桥夜泊》中,是月落霜天的暗、江枫渔火的淡、夜半的钟声、幽远的乌啼。情味隽永,古雅又庄严。
秋天,就是一个在语文教材中有趣、有情、有风采、有韵味的季节。年年最爱秋光好,在这个秋天里,快翻开课本,走入文字里的秋天吧。正如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所写的:“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霜是秋天额上的白发,它也宣告着冬季的很快到来。(作者:郎镝,系吉林省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
编辑:张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