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印发,“双减”政策推进。
《意见》印发一周年之际,“双减”后的第一个暑假,中小学生是如何度过的?记者在北京采访发现,这个假期许多中小学生不再埋头“题海”,而是从兴趣出发,度过自由充实的假期生活。
兴趣与素质兼得
“今年假期作业不多,有更多空闲时间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培养一些技能。”怡蕾现读小学二年级,她妈妈说,“我家孩子报了游泳和书法两个培训班,她在学校就培养了书法兴趣,假期也继续坚持练字。”
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超九成。中小学生不再奔波于学科补习之间,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个人兴趣与素质培养中。非学科类培训受到关注,不少家长选择给孩子报名游泳、篮球、绘画等兴趣班,充实假期生活。
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印发后,各地推动政策落实,体育和美育成为教育热点,进一步催热艺术体育培训市场。
位于北京顺义的一家艺术培训机构今年暑假报名人数创新高,该机构负责人张佳燕说:“第一期艺术夏令营7月18日启动,报名的学生大多处于小学阶段,喜爱画画,对未来有艺术发展规划。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度都很高,有的学生甚至想整个假期都来这里集训。”
体育锻炼中游泳培训格外受中小学生欢迎。记者来到北京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的一家健身游泳机构,看到许多孩子正在分年龄段上课。一名教练透露:“暑假一直都是学习游泳的高峰期,今年报名的孩子很多,假期排课满满的。”
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今年暑假,中小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技能。
“放假以来,小区里孩子们的笑声明显多了起来,增添了不少生活气息。”在北京索家坟社区里,陪孩子玩耍的李薇女士说,“我家孩子一年级,假期几乎没有书面作业,学校安排了每天30分钟的家务劳动作业并要求记录下来。”扫地、叠衣物、整理书桌、制作简单的饭菜,孩子在家务劳动中锻炼生活技能,学会照顾自己。
走出家门,不少中小学生选择前往博物馆、科技馆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里,二年级的魏津津同学和家长趁周末前来参观。“我最喜欢史前生物厅,里面展示了很多恐龙化石。”津津说,“今天我看到了地球是怎样演变的,还看到了火山喷发和地球上各式各样的岩石。”
暑假期间,北京地区推出70余项展览和文化活动,博物馆的重磅展览、科技馆的沉浸式体验、各类有趣的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收获乐趣。
书店也成为学生和家长共享阅读时光的好去处。“书店可选择的纸质书籍多,有阅读的氛围感。”家长常女士告诉记者,“趁此假期正好鼓励孩子多阅读课外书籍,拓展知识面。”
暑假里,各地社区也举办了不同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吸引中小学生参与。北京市西城区举行“党旗所指 团旗所向——西城青年跟党奋进的100年”主题展览活动,房山区以趣味健身为主题开展“篮球亲子嘉年华”“足球基础培训”,大兴区设计开展了“兴潮护苗计划”系列活动等,既解决了中小学生暑期无人看护问题,也帮助他们度过充实的假期。
缓解焦虑快乐成长
今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显示,83.4%的学生基本能在学校完成书面作业或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小学平均睡眠时间为9.3小时,初中为8.5小时,83.5%的学生未参加校外学科培训,超过91%的学校提供作业辅导和各类兴趣课程等。
“双减”虽然减去了中小学生在校外的负担,但对于面临升学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压力始终存在,不少家长也向记者表达了内心的焦虑。
暑假作业少,担心孩子过于放松;在家看电子产品时间过长,又无人看管;长时间上网课,不清楚学生学习成效……这是家长担心最多的几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北京东城区第109中学刘老师告诉记者:“‘双减’后,课外的一部分压力转移到课堂中,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习成效是老师们的新课题,我们也在不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刘老师建议,首先,暑假期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报名各类培训要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其次,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学习计划,暑假作业要优先做完,剩下的时间可以整理错题和薄弱知识点,弥补短板学科;最后,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孩子走出家门接触社会。
“双减”一周年,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和作业负担有效减轻,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普及,也会让家长逐渐转变心态。怡蕾妈妈说:“我意识到自己以前过于焦虑,孩子在学校已经很努力了,假期还是让孩子自由快乐地度过。”(记者 周子元)
编辑:赵晓雪
相关热词搜索: “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