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教育时讯 > 正文

“双减”一年来,四川坚持校外严格管理和校内提质增效协同发力——锦绣天府迸发教育新活力

教育时讯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倪秀 2022-08-13 13:39:04
[摘要]“双减”一年看变化在成都棋院教师带领下,感受围棋的乐趣。目前,全省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参与学生698万名,学生和家长满意度均超过97.5%,义务教育阶段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100%。

  “双减”一年来,四川坚持校外严格管理和校内提质增效协同发力——

  锦绣天府迸发教育新活力

  摘 要:■“双减”一年看变化在成都棋院教师带领下,感受围棋的乐趣。目前,全省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参与学生698万名,学生和家长满意度均超过97.5%,义务教育阶段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100%。

\

  成都市武侯区开设“素质拓展周末营”,丰富课后服务。图为学生正在学习川剧表演。 武侯区教育局 供图

  ■ “双减”一年看变化

  在成都棋院教师带领下,感受围棋的乐趣;在天府绿道,和同学们开启一场“公园城市探索”的主题研学;在学校、在体育馆,畅快地玩轮滑、游泳……这是四川天府新区学生暑期托管的丰富生活。

  作为“双减”课后服务的延伸,四川天府新区统筹师资、场地等资源,为全区学生开设850门托管课程,吸引3000名学生参加。

  “我们始终坚持把‘双减’作为一号工程,落实落地相关政策,让教育回归本源,育人回归初心。”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李建勤说,“双减”一年来,四川坚持校外严格管理和校内提质增效协同发力,不断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前,全省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参与学生698万名,学生和家长满意度均超过97.5%,义务教育阶段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100%。全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控制,教育改革发展呈现出新的样态。

  校内提质增效,“书包不回家”成为常态

  “‘双减’前,我们在放学路上常常能看到帮孩子背书包的家长,因为孩子的书包实在太重了。”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杰说。

  今年3月,成都市青羊区经过前期的作业管理和课后服务探索发现,学生参与课后服务的比例已经达到了96%,而他们中的90%能够在校内完成作业。于是,青羊区开始试点“书包不回家”,让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可以在周一到周四把书包放在学校,周五再把书包带回去。

  “书包不回家”的背后,是对课堂提质增效和作业优化管理的考量。试点结果显示,98%的孩子能够在校内高质量地完成书面作业,77%的孩子明显感觉学业压力减轻;91.3%的家庭觉得家庭氛围更好了。

  “‘书包不回家’是一个外显状态,这背后呈现了四川‘双减’后的一种教育生态。”四川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在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布置手机打卡作业;提倡“一校一案”制定作业管理办法,并倡导探索每周一天为“无作业日”,减少周末、法定节假日书面作业。

  一年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54.12%提高到现在的近100%。部分市(州)通过制订分学科作业设计指南、开展作业设计大赛和优质作业展示交流活动,着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以德阳市第五中学为例,一份简单的作业,最少需要经过4个环节,才能跟学生“见面”。首先,学校在全校范围内遴选作业负担轻、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组成专家组,对初中各学段、各章节学习内容提出作业设计建议,并审核评估教师作业布置的质量。经过教师个人设计、备课组集体修订、专家组评审之后,还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学情,再次进行分层布置。

  丰富课后服务,“官方带娃”受欢迎

  “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开放,采一朵,送给我,小小的姑娘。”今年5月,记者在四川省丹棱县双桥小学采访时正值课后服务时间,童声合唱团的美妙歌声,让人忍不住驻足聆听。

  双桥小学校长陈军介绍,学校地处农村,艺体是许多孩子的短板。学校从2018年开始,每周安排两节课的时间开设艺体拓展课程。“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进一步优化课程,完善了教师报课、学生选课、家长评课等一系列课后服务制度。至今,学校已开设21门社团课程,涵盖书法、舞蹈、创意画、跆拳道等类别。依托课后服务,学校成立了丹棱县农村学校第一个合唱团。

  为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四川出台《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强化课后服务。先后开展了“百名校长亮方案、千名教师献优课”等示范引领活动。倡导各地各校探索推进寒暑假和周末托管服务,丰富服务内涵,在解决家庭接送和看护困难的同时,有效吸引孩子回归学校、回归本真。

  在凉山州西昌市川兴中学,有专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打造的“选课走班”特色课后服务;在眉山市彭山区观音小学,“乡土”“乡情”“乡味”等元素被融进课后服务项目里,学生可以在劳动实践、艺术体验、社会探究三大类主题里自主选择课程;在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第二小学,实施A、B、C“三段式”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多样化选择和家长对教育多元化需求。

  乐山市井研县入选了教育部首批23个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该县通过“总校+分校”模式,统筹全县课后服务费用的10%,用于支持偏远、薄弱和小规模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同时,将课后服务质量纳入学校年度目标考核,全县课后服务费用的40.5%用于参与课后服务人员的工作量考评,40.5%用于课后服务绩效考评,充分调动起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

  目前,四川所有应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应开尽开,基本实现“三个全覆盖”,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上学期的80.6%提高到目前的97.6%。同时,该省还探索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课后服务相关机制。

  引导+规范,打出校外培训治理“组合拳”

  日常监管难、中途退费难、事后举证难……校外培训机构面临的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广大家长和教育部门。作为“双减”全国9个试点城市之一,“强化培训收费监管”是成都市的一项重要试点内容。目前,成都已建立“1+N”政策制度体系,首创银行托管、风险保证金“双管齐下”预收费监管体系。

  “以前就感觉自己坐在‘火药桶’上,总担心培训机构‘跑路’。”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法规科科长颜伦表示,在经费全额监管之前,教育局对培训机构也有监管和评估,但在资金方面缺乏日常监管。而现在的监管体系就像打造了一个第三方的电子商务平台,消费方不再向校外培训机构点对点支付预付费,而是集中归口至指定监管银行的专户管理,预付费经消费方确认后,相应的费用才划拨至校外培训机构的结算账户,这样一来,家长放心,管理部门也省心。

  四川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上打出“组合拳”。在经费监管上,明确收费标准,并实施“全额监管、一课一消”,有效防范“退费难”“卷款跑路”等情况,维护家长学员合法权益。全额监管预收费达2.39亿元;在线上实行“实名制”管理,在全国率先建立“四川省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管理平台”;在线下,教育、公安、网信、市场监管、民政等多部门联合,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巡查机制,强化日常监管。

  一年来,省市县三级先后有10万余人次参与巡查工作,排查各类机构7.7万余家次,发现并查处违规机构1520家、无证照机构1782家,处罚机构1930家,校外培训行为规范成为常态。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吹响学校教育强势回归的号角,营造社会各方共促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四川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瑾说,“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民心工程,四川将继续把“双减”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要抓手,开创四川教育新的发展篇章。

  作者:本报记者 倪秀

编辑:赵晓雪

相关热词搜索: “双减”

上一篇:揭秘西安高新钱学森第二小学强硬内核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