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中学动态 > 正文

五年蝶变:一所新建校如何跃升区域教育新高地?——对话西安市经开第三中学执行校长郑宏宝

中学动态 华商网 2025-07-16 10:50:22
[摘要]近日,华商网记者走进经开三中,与执行校长郑宏宝深入对话,探寻这所“家门口的好学校”快速崛起的密码。

  (华商网讯 记者赵晓雪)在西安北郊,有这样一所年轻却充满活力的学校,它以惊人的速度崛起,用短短五年时间,从一所新建校跃升为省级示范高中,书写着基础教育发展的“经开速度”。它就是西安市经开第三中学(以下简称“经开三中”)。近日,华商网记者走进经开三中,与执行校长郑宏宝深入对话,探寻这所“家门口的好学校”快速崛起的密码。

  托管赋能,华丽蜕变

  2020年7月,经开三中被西安中学全面托管,这一举措成为学校高速发展的“起点”。两校在师资培训、课程开发、质量检测、评价激励、作息时间等多方面资源共享,实施一体化的管理。西安中学“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这一核心文化基因,深深浸润每一位三中教师,激发其自觉提升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内驱力。教师的提升则直接映射到学生身上,执行校长郑宏宝指出“学生的学习劲头、自我要求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再加上我们练考的科学性,学生的学业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托管5年,学校中招录取位次逐年提高,去年更大幅提升6000个位次。高考成绩也连年突破,2025届高考物理类最高分达629分,历史类最高分达615分。面对这份成绩单,郑宏宝校长更看重“增量”价值:“衡量教育成效,核心在于‘出口’与‘入口’的差值。本届高三学生,有的三年前入校分数线只有598,如今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师生勠力同心的最好证明。”

  课程创新,点亮多元未来

  步入校园,教学楼中厅展示的学生创意绘画、木雕作品引人驻足。每一面墙壁、每一件作品,都诉说着“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绽放”的教育追求。

  基于“正德”文化,经开三中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正德”课程体系,涵盖“德仁、德智、德慧、德和、德美、德创”六大板块,打通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界限,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其中“德创”课程聚焦实践创新,成为拔尖人才孵化器。学校今年成立“德创学院”,通过“三进两结合一平台”模式,即“学生进实验室、学生进企业、学生进课题组”“教学与实践结合、课题研究与实践结合”以及“搭建科技社团平台”,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第39届西安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斩获4个一等奖。PAIM 融合课程则是另一个亮点,该课程以美术为主,融合音乐、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实现多学科协同育人。从这一课程中衍生出来的Navi文创部,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社会实践能力,学生们在这里设计帆布袋、抱枕等文创产品,参与从创意到营销的全过程。

  在经开三中,教育绝非照本宣科,而是通过丰富的课程体系、多彩的实践活动和满怀热忱的教师队伍,挖掘学生的多元潜能,让学习寓教于乐,并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广阔舞台。

  家校社协同育人,重塑教育未来

  面对新高考改革对学生生涯规划的前置要求,经开三中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在西安中学的引领下,成立西安市首个“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并以“方圆”德育为引领,全面打造德育系统“五个中心”,即:学生发展辅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校企协同育人中心、校外德育联络中心、安全教育实践中心。其中,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定期为家长提供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孩子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

  依托地域优势,学校在陕西汽车控股集团、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等10余家企业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同时构建“课程奠基、专家引领、产教融合、社会协同”的“四位一体”生涯教育体系,还邀请高校教授、行业导师开展讲座,并整合科技馆、博物馆等资源,打造多元化实践平台。郑宏宝校长表示,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让学生在高中阶段明确未来规划,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面向未来,西安市经开三中也将持续精进育时代新人。2025年秋季高一招生计划430人,统招215人,定向194人,体育特长生21人,中招预估线约715分。

  五年砥砺前行,这所年轻学校用课程创新打破学科围墙,用深度校企协同打开育人边界,用数据思维破解改革难题。其独特的“经开三中转化率公式”:(“经智”教学+“方圆”德育)×(实干+奋斗)=正德少年×高翔ⁿ,正是这所年轻学校对教育真谛的诠释——为每个生命提供绽放的N种可能。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快乐“艺”夏度暑假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