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后,运动场上传来阵阵欢呼,篮球场、羽毛球场上都是激情洋溢的西京学子。机械工程学院的解欢老师也是这热闹中的一员,课上课下她总是和学生在一起。
短暂的放松之后,解欢老师收起装备,向工程舫走去。工程舫是西京学子们实验实训的场地之一,与运动场上的热火朝天不同,这里是冷静与严谨相互交融的地方。在喧嚣与冷静中穿梭,在生活与学问中探索,在这片天地,解欢老师寻觅着学问的深度,生活的态度。
2013年,解欢老师来到西京学院任教,这是她在西京度过的第十个盛夏,这十年间,她与西京一起成长。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已成为她的另一个家。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探究机械制造的真理,埋首于书案之间,解欢老师以桃李之心为学子搭建通往未来的桥梁。
带领学生踏出寻梦之路
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快速推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机械、智能制造、智能交互设计等新工科专业,前景一片大好,学子们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大有可为。
“我认为教学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而是教给学生安身立命的本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行业发展不会因为你初来乍到而暂缓,所以,自身有过硬的本领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很重要。”解欢老师说道。
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大多都会有过迷茫和困惑,这时引路人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解欢老师在第一堂课时,总会风趣的将专业背景及行业发展前景向同学们进行介绍,还会以往届学生榜样为例,引导新生拨开迷雾,明确方向。
懵懂无措的眼神,躲避竞赛的身影,害怕受挫的心理,这是解欢老师对如今收获满满的一位学生最初的印象。“那时候,他就坐在教室倒数第三排,有时抬头听课,偶尔低头沉思,但当我讲到竞赛时,我们眼神对视的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这位同学想要努力向上的心。”下课后,解欢老师便询问这位同学,是否想要加入学生团队,一起参加比赛?看着他坚定的目光,解欢老师便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
沉浸于虚拟仿真实验室,观察机械结构的变换运行,测量设备人机工效,在解欢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痴迷于机械原理之中,踏出寻梦之路。在与双一流高校学子同台竞技的赛场上,在团队成员的齐心努力下,西京学院学生团队最终荣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一等奖,创学校该项竞赛历史最佳成绩!
是老师,也是“欢姐”
“欢姐,帮我再看看这个制图呗~”
“欢姐欢姐,我这个实验卡在这里了!”
“走,欢姐请你们吃饭!”
......
解欢老师的讲台从未被场景所局限,教室、实验室、运动场、餐厅...她始终和学生们在一起。生活中,她是学生们眼中的“知心大姐姐”。微信不停响起的提示音,是学生向她寻求答案的信号,手边洗好的一个苹果,是学生感谢欢姐送来的“小礼物”。
在解欢老师的课堂上,除了严肃和认真,还有无限的乐趣。不同于传统授课形式,解欢老师喜欢带领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遇到晦涩难懂的知识原理,她总能用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摆脱迷茫。“欢姐,可是我们的女神,她总能带我们在机械制造的世界里,找到乐趣。”一名崇拜解欢老师的学生说。
今年,谢欢老师还被学生们评选为“最美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一份责任,一份坚守
闲暇之余,解欢老师喜欢打羽毛球、乒乓球、爬山。她总说,运动场上的酣畅淋漓让她感悟生命的无限动力,攀登时沿途的风光让她肆意享受生活的惬意与美好。
山水之间,看着往来行人登高望远,她想,攀登是学子永恒的追求,海阔凭鱼跃,丰满的羽翼才能助力学子翱翔天际。这份责任,也将坚定解欢老师教书育人、培根铸魂的信心与力量。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赤心朝光”延安红色文化探究社会实践调研队走进“大美安塞” 讲好“延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