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色梧桐节。(西安交大供图)

原创话剧《毕德显》赴四川演出后,部分参演师生及观众感受。(西电供图)

小朋友们在金色梧桐节上表演。(西安交大供图)
金色梧桐节铺就鎏金美育之路,合唱团唱响地域文化之声,交响乐团奏响高雅艺术之韵,“繁星计划”点亮成长之光,舞台剧演绎青春理想……连日来,记者探访发现,陕西各高校深耕“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将丰富多元的美育活动与学科特色深度融合,以艺术为媒滋润学子成长历程,用美的滋养启迪心灵、赋能成长,为大学生健康成才筑牢精神根基。
学科融趣
在文化漫游中感悟生活
从落叶留言板上密密的秋日心语,绵延数百米金色的梧桐大道,到以古典诗句装点的“梧桐诗语”亚克力板……每当深秋季节,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的金色梧桐节也如约而至,让每一位漫步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秋日的浪漫与温暖。11月22日,西安交大梧桐道上,金叶纷飞,诗语悬挂,这里不仅是秋日的风景,更是美育的生动课堂,让学子在金色浪漫中陶冶性情、塑造人格。始于2019年的西安交大金色梧桐节,如今已是校园年度标志性文化盛事。
步入校园,记者被200多米长的彭康路深深吸引——金黄的梧桐叶层层叠叠铺展开来,化作浪漫璀璨的金色长廊,成为师生们争相拍照留念的打卡地,校园内处处洋溢着热闹温馨的氛围。
据介绍,第七届活动首次实现兴庆、雁塔、创新港三校区同步联动。沉浸式打卡场景各有韵味,记者穿梭其间,目不暇接:兴庆校区内,“西迁小梧桐”前,师生围坐聆听校史故事,问答间满是对先辈的敬意;“读书小梧桐”旁,同学们亲手体验《论语》雕版印刷,指尖沾染墨香,感受传统文化的古朴魅力;“国风小梧桐”下,身着汉服的学子吟咏填诗;“体育小梧桐”区域,舞龙、投壶等活动热闹非凡。雁塔校区的“医路梧桐”打卡区里,健康科普展台前人头攒动,师生们争相体验急救操作,中医药非遗互动区的香囊制作、草药辨识等项目,让大家感受医学人文温度。创新港校区的“新港漫游”打卡点,将建筑美学与工程文化融入金黄景致,学科魅力与自然之美相得益彰。
此次活动更是一堂鲜活的“美育大课堂”,随处可见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师生们以落叶为原料,精心制作的梧桐造型摆件、栩栩如生的落叶拼画、错落有致的景观装置散落校园各处,将自然之美与艺术匠心完美融合。体育文化展上,学子们矫健的身姿在运动中彰显拼搏精神;劳动育人文化展里,一幅幅实践照片、一件件手工作品,记录着学子们在劳育课中的成长与收获;“大先生”话剧展现场,演员们深情演绎,再现一代代交大名师立德树人的师者风范……
“本届金色梧桐节生动体现了学校‘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西安交大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色梧桐节早已超越视觉的盛宴,成为“行走的思政课”——在打卡中嵌入学科知识,在景观中融入美育内涵,在活动中注入人文温度,让文化育人如秋风拂叶,自然无形却深入人心。
采访中,不少同学向记者分享了参与感受:“走在金色长廊里像闯入童话世界,亲手完成落叶拼画时满是欢乐,看着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成就感十足,和同学们一起创作的经历太难忘了!”来自东亭诗社的王同学说,“这漫天金黄配上诗词吟咏,秋的诗意扑面而来。活动让我们发现了校园生活的浪漫,也更愿意放慢脚步观察生活了。”
叶落成诗,诗润心田。金色梧桐节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礼赞,更是西安交大“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
“繁星计划”
从美育大课堂汲取养分
10月26日晚,西安交通大学“繁星计划”美育大课堂(第一讲)在兴庆校区开讲,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著名表演艺术家冯远征走进西安交大,以《青春有我,岁月有痕》为题,带来戏剧大师课。据介绍,西安交大校团委牵头推出的“繁星计划”美育大课堂,搭建起国内外艺术名家与交大学子面对面交流的文化艺术平台,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品牌活动取名‘繁星计划’,意在让文化艺术的养分如繁星的光芒洒满校园的每个角落,浸润每一个交大学子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实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目标。”西安交大团委副书记毕晓楠介绍。
西安交大相关负责人表示,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学校拥有深厚美育传统,将进一步强化美育工作,系统整合校园环境、历史、载体等美育资源,推动美育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为有特长和兴趣的学生搭建卓越成长通道,让美育超越课堂、浸润心灵、赋能创新,成为交大学子求学路上乃至终身受益的精神滋养与成长动力。
可圈可点
用艺术诠释科学精神
不仅在西安交大,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西北工业大学等诸多高校,陕西高校的美育育人都可圈可点,成果喜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华俊文介绍,该校美育工作主要围绕“美育课程、美育讲座、美育实践”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展开,旨在全面提升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与素养。
“除每学期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美育课程外,我们还联合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多所高校,推出‘终南’美育实践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体验美、实践美的平台。”华俊文介绍,在艺术实践中,学校尤为重视合唱艺术,连续十年举办“瑞金之星”大学生合唱节。该校合唱团的《秦川谣》《信天游》等原创作品,累计斩获国内外重要奖项20项。此外,校大学生交响乐团连续三届斩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西北地区高校唯一),排演的《长征组歌》入选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在陕西13所高校巡回演出,以高雅艺术引领美育发展。
“如果你知道一路艰难,你还会再来吗?”“会!当然会!”这段铿锵有力的问答响彻整个剧场,这是西电原创话剧《毕德显》首次走出陕西,在西南石油大学演出的现场。
西电原创话剧《毕德显》,讲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毕德显对中国雷达工程事业的毕生奉献。该剧成功入选“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并在多个国家级平台展演。
“《毕德显》话剧让我深刻体会到,伟大源于坚定的选择。面对艰难,他毅然选择归来报国。这种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的价值选择,至今仍是激励我们前行最深沉的力量。”一名大学生如是说。
“参演过程,是与毕老先生进行灵魂对话的过程,”参演的同学们感慨道,“每一次排练、每一句台词,都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科学报国。”这种“代入式”体验,让学生在扮演中理解、在共鸣中认同,实现了从“旁观者”到“传承者”的身份转变。
西电团委书记傅超介绍,学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起特色美育实践模式,形成“一院一剧、一院一品”格局,多部剧作入选国家级精品名录,还推出主题展览与文创产品,走出一条用艺术诠释科学精神、以舞台传承红色基因的育人之路。
多元实践
让美的滋养生根发芽
陕西高校以多元美育实践为抓手,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内涵深厚的“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新路径。从原创戏剧、话剧、音乐展演,到校园主题画展、摄影展,从非遗手作工坊、落叶拼画/装置艺术创作,到国风雅集、诗词吟唱会、传统服饰展演与古琴民乐演奏;既有校园美育嘉年华、陶艺/油画/剪纸艺术工作坊、环境美育打卡路线、跨学科艺术创作项目,也有校园合唱节、舞蹈大赛、音乐节、原创微电影展映、中外艺术团体交流汇演,更不乏校园景观美学设计、建筑艺术导览、美育讲座沙龙、艺术经典赏析课程等特色形式赋能美育。
浸润着思想力量与艺术张力的作品,既扎根三秦大地的文化沃土,又紧扣时代脉搏与青年心声,如同播撒在学子心田的精神种子,在美的滋养中生根发芽、抽穗结果。陕西高校用丰富多元的美育实践,让审美教育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不仅为青年成长注入持久的精神动力,更彰显了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丰硕成果与蓬勃活力,为高校美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生动范本。、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影视·承韵·育才 | 陕西地区影视微短剧生产、戏曲传承与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论坛在西安工商学院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