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烧杯里的液体变成蓝色了,好神奇!”实验成功,同学们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侯洵科学探究实验室”里,在老师的带领下,一群中学生正全神贯注地进行物理或化学实验,他们是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高中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在八十三中的创新实验班,像这样把课堂搬进实验室的情况早已成为常态。
同学们表示,大家不仅在学校的科学探究实验室里能够开展理化生实验,还有很多机会前往大学实验室进行参观,使用那里的设备开展实验,聆听教授的讲座,了解科学前沿信息,并且参加各类竞赛。在激发学生兴趣、助力学生探索学科奥秘方面,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创新实验班为学生搭建了创新平台,提供了挑战自我的契机。
“开始操作了,那我们可以看到:释放小车之后,在计算机上直接呈现了光电门的时间,对不对?”10月17日上午,在八十三中“侯洵院士科学探究实验室”,物理老师韦红举引领学生探究物理瞬时速度的奥秘。在讲解实验要领后,韦老师让大家分组做实验,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做起了实验。
随后,化学老师成佳诺带领创新实验班学生使用数字化仪器用滴定法检测功能性饮料中维C的含量。只见滴入碘液加入适量淀粉,再进行搅拌后,烧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液体很快变成了蓝色, 电脑屏幕上电导率的曲线也随之描绘出来。“哇!”同学们发生惊叹。大家表示非常喜欢亲自动手做实验,实验直观明了,令人印象深刻。
创新实验班毛乾睿同学介绍说:“我们会经常去一些大学,参观大学实验室,听大学教授的讲座。大学实验室有很多更精密的科学设备可以供我们使用,这样既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又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
“老师会更加注重将我们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融合,在学科学习上,带给我们更深刻的启发,特别是物理、化学这样的理科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实践机会,让我们能够在实验室里切实地感受到知识并不只是在课本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有很多的应用场景,这是创新实验班对我最大的影响”,创新实验班申沨瑜同学说,此外,理科成绩优异的同学还有机会参加各类竞赛,参与“春笋计划”,并在大学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
申沨瑜告诉记者,老师经常会结合一些比较生活化的一些例子来向大家解释一些课本上比较抽象的概念,“这样的话,对理科及文科的学习其实都很有帮助。假期老师会经常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每年老师都会开设一些探究性的校本课程,让大家去发现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例如,今年我们深入探究了城市下水道的相关问题,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提出了我们自己的独特方案。我认为这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具有极大的帮助和启发。
据了解,创新实验班是八十三中的特色班级之一,主要汇集理科领域的优秀学生,每年为高校输送拔尖创新人才。
华商网记者 耿艳红
编辑:张嘉琪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AI工具引发的责任归属你怎么看?” 人工智能课中学生热议AI话题 下一篇:这所中学人人会下围棋!学生:享受博弈,围棋带给我成功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