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中学动态 > 正文

西安教育再添新活力 一批“家门口的好学校”今秋上新

中学动态 西安晚报 2025-08-26 09:35:46
[摘要]天气渐凉,古城西安又将迎来新学期。

西安市经开第五学校航拍图 学校供图

西安市经开第三学校校门口 记者 雷伟东 摄

  天气渐凉,古城西安又将迎来新学期。近日记者走访了解到,即将到来的9月开学季,我市教育资源扩展,一批教育新生力量备受关注——

  西安市经开第三学校签约西安交大附中,其二期工程即将启用;西安市经开第四学校获得高新一中初级中学和高新第二小学联合帮扶办学,小学部、中学部9月正式投用……一批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集中落地,将以全新面貌迎接新生,更多孩子实现“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

  优质教育资源注入助力打造教育新生态

  时尚现代的教育楼、崭新的操场、近千人的室内报告厅、两个室内运动场馆及可同时容纳2000人的餐厅……走进西安市经开区重点打造的高标准、高起点学校——西安市经开第三学校,这里现代化的气息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由交大附中实行‘一校十区’一体化管理。现有39个教学班,近1900名学生。教师团队中研究生学历占比64%,高级教师及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达52%。”走进学校,西安市经开第三学校执行校长王平定介绍说,学校的二期工程初中部即将投用,这学期开学,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环境将发生新变化,学校正通过“名校”模式,快速提升教育质量。

  高新系优质名校资源教育的注入,也让西安市经开第四学校备受关注。据介绍,该校一期工程小学部、中学部、餐厅及风雨操场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始投用。目前,经开区已为该校引入高新区优质教育资源帮扶办学,其中初中由高新一中初级中学的优秀团队管理,小学由高新二小的优秀团队管理。学校规划54个教学班,建成投用后将提供近2550个学位,有效满足区域内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经开区将优质的城市配套资源向高铁新城倾斜,这里的教育迸发无限活力,目前已拥有各级学校29所,涵盖幼儿园至职业教育全学段,在校生超过2.2万人。随着交大、高新多所名校教育资源持续注入高铁新城,经开区进一步开启了新建校的合作办学之路,全面形成资源供给合力、品牌学校集聚、高端人才聚集、教育服务优质的教育新生态,让高铁新城的孩子享受到更多优质教育。

  名校辐射引领

  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智慧现代的教学环境,视野开阔的“天空之眼”操场、具有前沿性的人工智能跨学科课程、特色中医馆、“五源”文化生态教育、家校共育中心……走在经开区高铁新城这片发展热土,西安市经开第五学校同样引人注目。

  “从昔日的草莓园变成今日经开区的一所高标准高品质的学校,三年的时间,学校的快速发展备受家长好评。”西安市经开第五学校执行校长谢南燕说,作为西安市经开第一学校一体化管理的学校,学校教学理念、管理理念、校园文化、团队文化与经开第一学校一脉相承,目前拥有69个教学班,3415名在校生。

  据了解,作为经开区本土成长起来的一所学校,经开第一学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优质资源不断扩容,目前已发展成“一校三区”,中学部已于2024年正式投用。

  自2014年起,经开区推行“名校”合作办学模式,通过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引入西安小学、西安中学、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西安市第五保育院等市内知名学校,以“委托管理、一长多校”的模式打造教育新生态。

  据了解,由西安中学托管的经开第一中学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亮眼成绩。由西安小学托管的经开第一小学,自2014年开办之日起即成为区域优质学校,先后托管经开第八小学、经开第十八小学。2024年,经开第三学校加入交大附中“一校十区”队伍,市第八保育院全面托管经开十四幼。2025年,经开四校由高新一中初级中学与高新二小联合帮扶,复制“名校”师资与管理经验,为经开教育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实现“上好学”愿望

  记者了解到,今秋将投入使用的还有陕西师范大学浐灞国际港实验学校(西安市浐灞国际港第一学校)、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陆港学校、西安市长安区第十六小学、西安市长安区第十七小学、西安高新区第五十小学、西安高新区第五十一小学、西咸新区沣东第一高级中学、西咸新区沣东第五初级中学等。

  其中,陕西师范大学浐灞国际港实验学校(西安市浐灞国际港第一学校)是由浐灞国际港管理委员会创办的一所九年制公办学校,规划54个教学班(小学24个班,初中30个班),主要包括综合教学楼、多功能厅、食堂等。目前,学校已为秋季开学做好准备。浐灞国际港核心区域的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陆港学校,功能部室齐全、教学设备先进,拥有一流的现代化校园设施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学校规划小学48个教学班和初中48个教学班,将于9月正式开学。

  作为长安区与西安交通大学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深度合作项目之一,西安市长安区第十六小学也备受关注,学校共设有36个教室,12间功能部室,新校园将“外延连廊”“开放阅览室”“风雨操场”打造为多样化、可选择、体验式的第三成长空间,目前已准备就绪。

  规划设置48个标准教学班的西安高新区第五十小学,将提供2160个学位。走进学校,综合教学楼、体育活动室、餐厅、高标准室外运动场一应俱全,校园绿化景观以及完善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和空间让人充满期待。

  随着这些新学校的投用,将有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实现“上好学”的愿望。

  教育是民生之本,更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随着一批批新校建成、一项项改革落地,西安正以更加均衡、更高质量的教育回应市民期待,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教师入职培训 为教育新人指路领航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