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至17日,“益”起赋能全国课改名校小学精品课展示会在铜川市七一路小学举办。图为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当课堂教学改革与AI碰撞,创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教学更加个性化、精准化。
5月16日至17日,“益”起赋能全国课改名校小学精品课展示会在铜川市七一路小学举办。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海南、河南、陕西等14个省市的300余名教育工作者,共同见证了新课改下师生精彩的教学新样态,领略AI技术让课堂焕发出的蓬勃生机。
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改的重点。20多年来,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推出了百花齐放的课改模式。
七一路小学副校长王婷介绍,此次活动中,来自全国的课改名师带来了49节精品课,涵盖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艺术等学科,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新风貌。
5月16日上午9时,七一路小学语文教师王嘉妮用AI“数字人”开启互动教学。“同学们好,我是丰子恺,很高兴认识大家。”大屏幕上,数字人“丰子恺”用风趣的语言介绍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学生被AI的幽默话语吸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语文课堂中,AI将抽象的文学意象转化为可交互的场景;数学课上,智能题库根据学生答题轨迹实时生成差异化训练方案;艺术课上,AI绘画分析系统为学生提供风格溯源建议。AI的加入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AI能够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可交互的真实情境,解决传统教学中‘情境缺位’的痛点。”王嘉妮告诉记者,“这节课,我使用AI‘数字人’设计了互动环节,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效果非常好。”
“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构建更契合时代需求的育人体系。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人工智能的引入已成为推动课改的强大助力。”西北大学教授宋永成说。
AI“助教”点燃学习热情
“在课前预习中,我有时会使用豆包和DeepSeek收集和整理资料,很方便!”七一路小学四年级学生王宇航介绍了自己如何使用AI。
七一路小学四年级学生宋子涵说:“遇到不会的问题,我会请教AI。老师告诉我们,不能只看答案,一定要了解AI深度思考的过程。”
“我经常会把自己的想法和AI进行探讨。AI可以给我很多建议,拓展我的思维,让学习更高效。”七一路小学六年级学生李紫菡向记者分享了与AI的互动故事。
采访中,许多教师给出学生使用AI的看法与建议。
“我们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AI,提升学习效果、培养创新能力和信息化素养,而不是让AI代替思考。”内蒙古鄂托克旗桃力民小学数学教师王瑞娜认为。
“王益区推进‘益课堂’教学改革,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无论是教师引导的自主探究,还是借助人工智能的自我提升,都是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王益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付斌荣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帮助他们在面对未知领域时,能够独立分析和学习。
为教育提供广阔想象空间
在用AI赋能课改上,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先锋外国语学校将AI与课改深度融合,打造5G高效课堂教学生态系统。校本资源系统、课堂交互系统、数字平台系统、教学评价系统、AI教育智能体等多个平台的搭建,实现了强课、提质、减负、增效。
在当天的全国精品展示课上,先锋外国语学校教师李艳的英语精品课让人眼前一亮。在她的5G课改课堂中,评估和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
借助AI和大数据,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情况,并根据数据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同时,智能评估系统可以自动批改作业,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帮助教师更好地发现问题并开展针对性教学。
先锋外国语学校校长陈玉芳表示,AI对中小学课改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帮助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高效、智能化地互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AI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并为教师提供辅助支持。
先进的科技手段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未来。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变得更加开放、灵活、智能。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