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孩子们吃得科学动得合理 西安各校园切实守护学生身心健康
体育老师带来的“饮食与健康”课堂。(记者 程静 摄)
5月20日,是第36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吃动平衡 身心健康”。如何让孩子们吃得科学、动得合理?记者在走访校园中发现,从校园餐的科学配比,到运动场景的创新重构,再到营养课堂的知识浸润,西安部分中小学正以“吃动平衡”为支点,通过构筑健康新生态,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吃”出健康:
丰富校园餐守护“舌尖上的幸福”
“今天的红烧鸡翅和土豆烧牛肉太香啦!”5月19日中午,长安区第三小学的食堂里,学生们正有序排队打饭,享用午餐。餐盘里看似家常的菜肴,实则是学校邀请专业 “营养配餐师”定制的科学餐食。
“我们组建了经验丰富的后勤管理团队与技艺精湛的厨师队伍,配备专业营养配餐师,根据营养学原理定期优化菜谱,为学生膳食‘精准把关’。”长安三小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建有动态更新的食谱库,并邀请家委代表与校长共同陪餐,充分听取多方意见,以提升餐饮质量。
考虑小学生口味与饮食习惯,烹饪过程中,学校食堂坚持蒸、煮、炒、炖等健康方式,既保留食材营养,又兼顾色、香、味、形;在膳食搭配上,遵循低油、低盐、低糖原则,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干稀搭配,构建全面营养体系。
饮食健康是家长心头的牵挂,各校每周通过公众号发布的营养食谱,早已成为家校间温暖的“健康约定”。
在西安市东城第二学校周一食谱上,四菜一汤(红烧丸子、鱼香肉丝、蒜蓉菜心、红烧茄子、青菜豆腐汤)搭配米饭、馒头及水果等,尽显“种类齐全、营养均衡”的设计理念。西安航天城第三小学秉持“全面、均衡、营养”原则,根据季节变化,动态调整食材库,科学配比当季时令蔬菜、新鲜肉蛋奶与谷物;每周更新的食谱,既贴合少年儿童生长需求,又充满“时令风味”。
从专业配餐团队的科学指导,到家校协同的品质把控,再到烹饪工艺与营养搭配的细节雕琢,西安各校园正用“一餐一饭”为学生成长铺就健康底色。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多所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后厨,实地查看食材仓储、加工流程与卫生环境。透明化管理既筑牢了校园饮食安全防线,又让“舌尖上的幸福”有了可视化的守护。
“动”出活力:
让孩子从“要我动”变为“我要动”
每天中午12时许,西安高新区第十七小学的校园里,孩子们在班主任老师带领下进行20分钟的餐后慢走。“小运动量的有氧运动,既能帮助消化,又能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放松心情。”十七小的一位班主任老师说。
高新十七小的餐后慢走,是让校园运动时间落地的一个缩影。从本学期开始,西安市出台“刚性”政策,保障学生课间正常活动及体育活动时间,着力解决校园“小眼镜”“小胖墩”问题。新学期开学以来,西安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掀起“体育新风潮”,通过每天一节体育课、每日在校运动大于两小时、创新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鼓励学生课间15分钟走出教室“趣味玩”等措施,让孩子们“动”起来、“跑”起来。
为让孩子们都认真“动”起来,西咸新区沣西实验学校创新推出快乐课间“五部曲”,利用校内安装的摸高器、投掷打靶游戏、中庭的七彩活动区域、微笑机和AI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方式。西安高新第四小学增设36片运动场地并引进共享运动器材,任由孩子们选择中意的课间休息方式。
“学”出新意:
趣味课堂让健康饮食知识入脑入心
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健康实践课在西安高新区第十二小学三年级教室展开,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奇妙之旅。
“为什么有的同学长得高高壮壮,有的却瘦瘦小小呢?”健康课堂上,章秀平老师抛出这一问题,瞬间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盯着屏幕上营养不良、肥胖和健康三种体型的对比图,孩子们从饮食和健康方面,展开热烈“讨论”。
“第一关,食物分类大挑战!”章老师话音刚落,AI生成的20种食物图片便出现在平板电脑上。“米饭是谷物类!”“鸡蛋属于肉蛋奶!”孩子们两人一组积极参与分类,并对照 “谷物、蔬菜、水果、肉蛋奶、油脂”五大类进行自查纠错。
“大米能让我们有力气,因为它富含碳水化合物!”营养探秘环节中,各小组成员化身“营养侦探”,谷物组利用AI工具查询大米、小麦等谷物的营养价值;蔬菜组专注探究菠菜中富含的维生素等。章老师趁机在黑板上“亮”出膳食营养金字塔:“谷物要占30%,蔬菜25%……就像搭积木一样,各种营养素比例对了身体才强壮!”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每一餐都藏着‘比例魔法’。”
在了解了每一餐的营养比例后,同学们尝试着搭配食物设计自己的“周六食谱”。“早餐吃包子和鸡蛋,中午要有青菜!”“晚餐不能只吃肉,得加个水果!”在AI的提示下,大家不断调整食谱,直到自己设计的食谱通过“营养均衡检测”。
在这堂充满趣味与挑战的体育与健康课堂上,孩子们对于健康饮食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不仅是课堂上的营养师,更要成为生活中健康饮食的小卫士!”
从餐后慢走到课间狂欢,从课堂教学到自主运动,西安校园正通过“时间碎片化、形式多样化、参与自主化”的运动设计,让“要我动”变为“我要动”。这股从校园掀起的 “活力风暴”,正在为“吃动平衡”的健康理念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