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技术如何真实且深度地改变学校教育?AI时代的学生画像是怎样的?创立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有什么新模式?人工智能时代带给教育哪些思考?“三新”背景下,中学教师怎样上好一堂课?4月18日至19日,2025年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西安站)在西安市铁一中学举办。
本次论坛由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陕西省教育学会主办,西安市铁一中学承办,主题是:以“全面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长、教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一线教育工作者、相关部门代表、高校知名教授齐聚西安,通过“实地考察+教学观摩+主题交流+跨界对话”四维研讨模式,探讨教育热点问题,共商育人良策。
出席开幕式的有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尚勇,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孙科,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院长姚炜,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申雪峰,西安市政协副主席陈长春,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唐江澎,西安市教育局局长李红雨,陕西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陕西省决咨委委员、省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赵昶葆,陕西省教育学会会长张新民,西安市碑林区委常委、区委副书记张营,西安市碑林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王菲,西安浐灞国际港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范明,陕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二处处长陈娟,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邵国希,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解慧明,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秘书长杨华,西安市碑林区教育局局长杨磊,西安市灞桥区教育局局长曹宏顺,西安浐灞国际港教育局党委书记陈朝华,西安浐灞国际港教育局局长张燕,西安市碑林区教育局副局长成延春,新教育研究院学校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滕靖南,西安市铁一中学校长庆群。
18日上午,在论坛开幕式上,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院长姚炜,西安市碑林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王菲,陕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申雪峰,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尚勇分别做了致辞。
申雪峰提出四点倡议,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扩充顶部抬高底部,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提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缩小城乡和校际之间的差距,实施阳光招生,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他希望以本次论坛的举办为契机,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共同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和力量。
尚勇表示,中国基础教育现已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和要求日益提高,从“有学上”迈向“上好学”,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基础教育工作者要聚焦国家战略,担当时代使命;聚焦核心命题,探索可行有效的路径,把握规律,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构建更加公平、更具质量、更富活力的基础教育体系。
在18日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与会代表聚焦学校现代治理体系重构、人工智能驱动教育变革、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探索、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创新性与可复制性的路径深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典型经验等内容,深入探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路径。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做了题为“数智技术如何真实且深度地改变学校教育”的报告。就数智教育需要改变什么、需要如何改变、需要解决什么、需要避免什么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指明了“技术赋能教育”而非“教育依附技术”的发展方向。
围绕“AI时代的学生画像”,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集团总校长,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唐江澎带来一场金句频出的精彩报告。他强调,AI时代,应该培养拥有健康体魄的“终身运动者”,拥有高尚品格的“责任担当者”,拥有创造本领的“问题解决者”,以及拥有审美素养的“优雅生活者”,“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能挑起家庭、国家、人类的担子才应该是AI时代的学生画像。
西安市铁一中学校长、教育部领航工程名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指导专委会委员庆群做了题为“立德树人 做面向未来的教育———西安铁一中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的分享。她以西安铁一中在追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为载体,对“立德树人”的内涵进行了多维度的诠释,并分享了对“人”全方位培养的体系建设,为促进基础教育模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一种理解与可能。
18日下午,在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展示环节,西安铁一中教育集团一线各科老师做了精彩的公开课展示,涵盖语文、数学、英语、项目式学习、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多个学科。铁一26名教师进行了公开展示课授课,全国多位教学名师做了评课。老师们表示收获满满,“不论是老师的公开课还是专家、学者的讲座,都令我深受启发”,西安市曲江第一学校初中语文老师杨景然说。
19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大咖相继做了精彩的主题分享。其中,国家督学、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王殿军做了“创立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新模式”的主题分享。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任炜东做了“聚焦核心素养 建设多元-卓越学校课程”的主题交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朱焱分享了“育人为本,以教育的创变培养创新的人”的做法。
就自己的互联网教育之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知名科普视频创作者李永乐做了分享。围绕“扩优提质的实验中学探索”,国家督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李晓辉畅谈了经验与做法。重庆市巴蜀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潇珂做了题为“数字化共同体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巴蜀实践”的分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为大家讲述了镇海中学“奇迹”是如何创造的。
随后,与会人士聆听了两场精彩的高端学术报告。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导,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就“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思考”这一主题做了深入的探讨。大模型的原理是怎样的?它如何赋能教育?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徐宗本深入浅出地做了阐述。
与会期间,在西安市铁一中学学生活动中心,铁一学子奉献了一场极具艺术享受的视听盛宴。在这场铁一中学校美育成果展示中,学子们表演了管弦乐、合唱、舞蹈、独唱、陕西快板、民乐合奏 、重唱、朗诵等节目,充分展示了铁一学子风采,受到与会人士的一致好评。
19日下午17时许,为期两天的大会圆满落幕,陕西省教育学会会长张新民做了热情洋溢的闭幕致辞。本次论坛通过高端对话、经验分享、课堂展示等丰富形式,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创新思路和实践智慧,开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的篇章。
华商网记者 耿艳红
编辑:韦瑞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解码AI教育新未来|西安市AI时代教育创新研讨会在西安高新第二中学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