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中学生闲暇时间增多,一边是家长各种焦虑,担心孩子周末双休不可控。初高中双休后,学生和家长怎样适应这一变化?业内人士直指问题核心:中学生双休本身不可怕,怕的是孩子不会自学和不自律。
从西安到地市、从普高到职高,双休“朋友圈”扩大
据了解,目前西安市的中学,已经大面积执行高一高二、初一至初三双休的政策,仅剩高三学生周末补课一天,一位中学校长这样说,当下高三补课算是过渡期政策,相信高三也会迎来双休。陕西高中双休自西安市逐渐向地市扩散,并且,“双休”风已从普高高中蔓延到职业中学。
4月18日,西安市雁塔区一所职业高中负责人表示,已经接到相关通知,职业高中也要执行周末双休,目前除了高三,其他年级均已实行双休。
高中双休能走多远?有中学校长预测,随着双休自西安的中学向地市中学逐步延伸,越来越多的中学将加入这一行列,未来高三或也将实行双休,“不仅是陕西,像周边的河南已不允许高三补课,陕西高三或也将迎来这一天”。
校长:双休下要补的是“自学”和“自律”
对于高中生双休,西安某知名中学校长指出,问题的核心是多年来受家长和老师的安排,学生渐渐变得不会自主学习了,加之不够自律,才会导致不适应双休下这一新模式,从而短时间内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学校和家庭最该做的是,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律习惯。
“就在西安市刚实行中学双休时,我们学校就组织高一、高二学生开了双休日的主题班会,老师引导大家学会自主安排学习。同时邀请了家庭教育专家做讲座,引导家长转变观念,减缓他们的焦虑”,这位校长说道。
心理专家:过度挤占休息和自由活动时间,一定会增加精神心理问题风险
关于中学生双休,陕西省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专家、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会长周苏鹏表示,这次教育部的通知,主要针对中小学、特别是高中年级的周末双休问题,“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讲,我是举双手赞同的。毕竟,学生和老师每个星期多‘卷’一两天,多工作一两天,对学习成绩究竟有多大促进?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这些都是没有定论的。唯一能够肯定的是:过度挤占休息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一定会增加精神心理问题的风险,这是得到科学验证的,是有定论的。”
周苏鹏指出,不论对学生、对老师、还是对其他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来说,一周六天甚至更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都会导致身心疲惫,都很难保持高效专注的状态,更不用说由此导致的长期的健康风险。
他认为,周末双休本身不会带来新的问题,但很可能会暴露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对许多家庭和家长来说,连续两个全天与孩子共处,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小的压力,“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周末玩得太多、学得太少。其实,压缩学习时间,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去玩、放松休息、自己支配时间,本身就是周末双休政策的题中之义。如果把在校的‘连轴转’,变成了在家的‘连轴转’,那就违背了政策的初衷。”
周苏鹏严肃地说,首先,压缩周末学习时间,增加放松休息时间,有利于提高孩子在周内的学习效率,单就学习本身来说,也是利大于弊的。毕竟人不是机器,所谓‘分秒必争’,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是客观的生物规律,希望广大家长能够客观看待。其次,放松休息也是一项法定的权利,成年人有,青少年更应该有。我们不能要求每个成年人都把事业做到极致,也就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冲着清华北大努力,每个人都有权休息,也都有权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和位置,以及一个自身能够承受的努力程度。最后,广大家长应将周末双休视为一个契机,与孩子加强互动交流,比如和孩子一起制定双休计划,明确学习、娱乐、锻炼、家务等各项活动的时间,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
至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周苏鹏则认为,这并不是特别大的问题,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控制时间、互相监督,如果孩子能按时放下手机,那么家长也应该按时放下手机。
华商网记者 耿艳红
编辑:韦瑞娜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