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西安市教育学会联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宏景小学召开“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发展”启动会。会议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创新人才培养,正式启动覆盖全市的DeepSeek赋能教育工程、“位值评价”体系研究及人工智能编程公益科普活动。来自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教研机构、中小学校的百余位教育工作者参会。
构建数字教育新生态
本次会议提出“教育管理者引领-教师赋能-学生实践”的全链条发展模式。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建武主任介绍,活动将分三阶段推进:通过“位值评价”体系建立质量驱动新常态,开展DeepSeek人工智能教育公益科普,实施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计划。特别构建“市级统筹+区县联动+校际协作+技术支撑”的立体网络,依托DeepSeek平台建立学习行为数据库,运用生态化、差异化的评价体系推动教育创新。
破解教育发展难题
市教育学会田征会长在《知源自强 位值评价》主题报告中指出:当前教育存在质量过程数据缺失、目标定位模糊、内卷严重等问题。对此提出构建“位值评价”模型,通过“变分数为位次、位次为位值”的评价改革,以过程性质量位次变化激发教育主体能动性。该体系突出生态化、差异性、自主性特征,重点帮扶农村和薄弱学校,通过“源动力自驱合作体”整合优质资源,加速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
浙江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刘佳怡通过典型案例,展示DeepSeek平台如何实现个性化教学:AI技术可精准分析学情,自动生成分层作业,实时反馈课堂效果,为教师减负增效提供技术支撑。新城区教研员刘婷表示,“位值评价理念与人工智能应用为教研工作打开新思路,我们将组建专项团队推进实践转化”。
据悉,此次公益活动将持续至2025年4月30日,覆盖全市教育管理者、教师及学生群体,通过建立动态学习数据库、开展AI教学培训、举办青少年编程赛事等举措,全面推动西安教育数字化转型。这标志着西安在构建智能教育新生态、探索教育评价改革方面迈出关键步伐。
(华商网 杨帆)
编辑:张嘉琪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党员红”引领“志愿红”——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打造“1+N”雷锋月服务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