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教育时讯 > 正文

西安翻译学院董事长丁晶接受中国翻译协会专访:《加强翻译人才培养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教育时讯 西安翻译学院 2024-05-16 13:56:23
[摘要]2024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于3月30-31日在湖南长沙召开,西安翻译学院通过参与行业成果展览、承办分论坛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学院办学特色及教学成果。年会期间,西安翻译学院董事长丁晶女士接受了中国翻译协会秘书处采访,分享了她对翻译质量提升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见解,并介绍了西安翻译学院在翻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创新举措。

  编者按:

  2024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于3月30-31日在湖南长沙召开,西安翻译学院通过参与行业成果展览、承办分论坛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学院办学特色及教学成果。年会期间,西安翻译学院董事长丁晶女士接受了中国翻译协会秘书处采访,分享了她对翻译质量提升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见解,并介绍了西安翻译学院在翻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创新举措。5月13日,中国网教育对此次采访活动进行了报道。

  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丁董您好!作为外语类高校掌舵人,您认为在当前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化的背景下,翻译和外语类高校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丁晶:我认为翻译的使命,就是要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打破隔阂、开阔视野,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明互学互鉴,丰富与繁荣世界文化,是翻译的价值所在。外语类高校能够依托自身外语学科专业优势,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开设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合作或交换等项目,将国际传播、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区域国别研究相结合,培养“读懂中国、理解世界”、会讲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时代国际传播外语人才,为建强新时代国际传播专门队伍提供人才保障。

  外语类高校还可以通过学术交流促内涵建设,立足自身办学特色,积极联合当地外事办等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主办国际传播外语人才培养高端论坛等高层次、高水平、高规格学术论坛和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共同探讨国际传播的新理念、新模式、新途径,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贡献高校的智慧与力量。

  另外,外语类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区域国别研究,增进中国与对象国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比如学校的“非洲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就不断加强与中国非洲研究院和其他高校非洲研究中心的交流合作,参与中非文明对话大会等学术交流活动,承担外译项目《精准扶贫100例》,组织师生参加“非洲大使延安行”和“非洲留学生论坛”等外事活动,得到了非洲大使团、陕西省外事办及与会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和赞赏。

  这些尝试和努力,都是外语类高校在推动国际间人文交流、语言文化与经济合作方面的努力,通过增强翻译能力和翻译质量,为促进国家间交流互鉴、提升国际传播实际效果提供重要助力。

  记者:的确,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离不开翻译质量的提升,您觉得外语类高校应该如何加强翻译研究,提高翻译质量,把国家的重大需求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相契合?

  丁晶:翻译产生于语际,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手段。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翻译与国际传播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现在的应用型高校,都已经充分认识到提升翻译质量对于服务国家对外传播战略的重要性。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求,将翻译研究与实践相结合,走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结合之路,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需求的优秀翻译人才。

  首先,要将翻译实践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把模拟实战项目、行业合作项目以及社会公益项目等翻译实践项目作为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实际教学中加入中国价值理念元素,让学生可以在提升翻译能力的同时学以致用,更好地传递中国文化。

  其次,要构建多元化的翻译实践平台,深入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除了与国内企业共同搭建高级翻译实训室和综合实训平台,还应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海外实习和留学的机会。这种全方位的实践体验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也锻炼了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另外,学生还可以参与翻译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从而提升他们的信息化素养和创新能力。

  面对全球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及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外语类高校应该力求在学科专业发展布局上做到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有效推动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让学生同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只要高校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性、开放性的学习平台,那么学生就会在实践中成长为一流的语言服务人才,在创新中发展,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记者:在人工智能发展大背景下,外语学科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请您谈谈贵校外语学科建设中独特的经验或创新做法以及外语学科发展的未来规划。

  丁晶:从理解世界转向传播中国,从通用翻译人才培养转向专业翻译人才培养,从语言技能专一培训转向以国际传播为导向的综合能力培养,翻译不仅要帮助中国了解世界,更需要向世界阐释中国。想要让中国声音在海外“听得懂、听得进、听而信”,就必须进一步推进中外文化交流,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外语人才。面对时代所需、国家所盼,外语类高校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家政治、文化、科技和军事发展的需求。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在“四新”发展大背景下,外语学科需要与国际政治、国际贸易、国际传播、科学技术、军事国防、体育竞技等领域的学科专业知识交叉融合,与区域国别研究相结合,走跨学科交叉发展之路。

  针对学校外语学科优势,英语、翻译、小语种专业联合旅游、国贸、财会、教育、体育、医护、工程等专业,进行多学科交叉教学,进一步动员外语学科人才,理解当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并向国际舆论场注入更多中国作品和中国声音。这样,才能让世界从中国汲取发展动力,也能让中国的发展更好地惠及世界。

  总的来说,学校外语学科发展必须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不忘初心”,西安翻译学院的根就是外语学科。发挥现有“国家级一流”“省级一流”外语专业优势,开办卓越人才培养创新班,做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对接。创新就是在新文科背景下,结合学校学科优势,走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结合之路,不但可以深化“外语+专业”“专业+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化外语人才,还可以真正发挥学校外语特色,避免千校一面,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社会竞争力。

  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业界、国际组织、媒体等的合作,拓展实践基地和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翻译实践机会;关注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其应用到翻译教学和研究中;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办学,与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更多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跨学科融合,培养既具备扎实外语技能又具备国际传播、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学院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专业翻译人才,为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促进中外文明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对外翻译既要站稳立场,也要考虑中外在意识形态、文化背景、审美心理、价值观念和逻辑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提高中国话语域外传播效能。因此,翻译人才也被赋予了融通中外、帮助世界读懂中国的历史使命。请问您认为哪些举措可以提高翻译人才培养质量?

  丁晶: 首先,要致力于专业学科融合。通过“省一流专业”“国一流专业”建设的强强联合和创新发展,共同培养具备复合型专业基础的高级翻译人才。举例来说,在课程设计方面,可以打造“英语+”的双语课程,涵盖商务英语、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营销等内容。在师资培养方面,可以通过师资培训、国际交流活动、博士生计划,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确保他们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指导。此外,还可以积极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管来校交流讲学,为学生搭建与实际工作场景接轨的平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其次,要致力于高校当地特色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以我们学校为例,学校毗邻终南山脉,对深入研究和挖掘这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着先天优势。学校的专家教授和教师骨干深入研究终南地区语言特征,通过翻译文献、组织跨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外语学科师生对这一地区语言学特点的理解,促进终南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终南文化专著,并推出相应译著,旨在向世界传递终南山的文化精髓;并将其融入到学生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进一步推动终南文化的传播。

  同时,为了提高翻译质量、助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级翻译人才,外语类高校还应特别注重翻译专业学生在意识形态和文化敏感性方面的培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工作坊,建设中西方各个国家文化展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西方在意识形态、文化背景、审美心理、价值观念和逻辑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和传达原文的深层含义。

  我相信通过这些举措,外语类高校将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扎实外语技能、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度文化敏感性的高级翻译人才,为推动构建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叙事体系作出贡献。

  记者: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请您谈谈高校应如何呼应时代发展和国家需求,坚持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统一,在语言和翻译技能的基础上凸显专业特色,担负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责任和担当?

  丁晶:首先,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确“四国”人才培养目标。依托高校外语学科优势,继续深化“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设诸如卓越人才实验班、口译特色班、国际班等,探索国际传播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及国际体育人才的培养路径,助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我国对外翻译和国际传播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在课程设置上,我建议开设《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中国诗词》(双语)、《终南文化》、《中国外交》等特色课程,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厚植家国情怀、融通中外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语言服务人才。

  其次,高校间要加强交流合作,推进内涵发展。外语类高校应该与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协会、国外出版社等中央和国家机构及国内外学术团体开展深度合作,发挥社会团体、学术团体专家资源优势,加强地域文化对外宣介,展现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探索构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叙事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再者,外语类高校应联合学界力量,主办或承办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等主题的系列活动,参与国际传播及翻译人才培养相关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汉学家、翻译家来校交流对话,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视域、学术视野,积极推进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构建。同时,开展与欧美、日韩等国际院校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拓展国际传播新渠道,探索国际传播新路径,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与互鉴。

  总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外语类高校应该秉持“服务国家发展、培养国际人才”的办学理念,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更大的力量。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陕西教科院数字化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在西安藤信学校召开 众多专家大咖到会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