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规划,积极响应2024年陕西数字教育大会精神,5月10日,一场以“聚焦数字课改,共研智慧课堂”为主题的陕西省数字化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在西安藤信学校盛大启幕,标志着该地区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迈出坚实步伐。本次活动由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西安市雁塔区教育局及西安藤信学校共同承办,会议邀请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等地教育科研机构领导及研究人员,以及超过360位一线教师、校长、学科研究员现场参与,另有近6000人通过线上直播平台观看,影响力广泛。
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和本次大会的承办方之一,西安藤信学校发展指导委员会主任、西安外事学院理事长校长黄藤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分享了智慧教育生态的建立以及国际化教育路径在教育中呈献的关键影响力和革新驱动力。基础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根本所在,西安藤信学校牢固把握基础教育的核心,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鼓励每位教师既深谙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又不断开阔国际视野,提升自我,进而引领一场教育理念与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从而在智慧教育科技的前沿探索占得先机,高效整合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打造出一个无边界、全链条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此系统通过无间缝对接教育环节,全面包涵预习、复习、现场教学及家校合作,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教育活动循环。凭借广泛的网络教育资源,学生被赋能进行前置学习,在课堂讨论中更加活跃,自由漫游于浩瀚学海,并利用即时评价、线上作业递交及课程视频重温等工具,达到学习路径的个性化设置,精确诊断并有效补救学习缺陷,高效率掌握学习要点,将学习的主动权实实在在交还给了学生,展示出智慧教育的突出优势。该校所建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和所取得的成果也赢得了参与领导、学者专家及教育界同仁的认可,为本次研讨会提供了典型案例。
随后,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部书记、院长邵国希对我省的教育数字化情况做了介绍,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前瞻性展望。他指出,未来的发展蓝图中,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日常教学是核心策略,旨在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使命。聚焦教育体系的全面重塑,包括结构的优化重组、教学内容的创新重构以及教育模式的迭代重建,力图构建一个更公平、质量优、更符合人民期待的未来教育新生态。
教育部科技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以《以教育数字化为重要突破口支撑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报告,从重要性认知、战略实施策略与成效、未来规划三个维度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系统阐述了教育数字化的关键作用。他明确了从传统向数字化过渡的“3C转向3I”路径,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原则,为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擘画了宏伟蓝图,激发了对教育创新的深度思考,为接下来如何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打开了思路。
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创新与评价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夫运,同时担任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理事长、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其报告《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新课标导向的新教学》聚焦于转型的实践路径与教育科研的前沿探索。罗会长强调,掌握教育规律与强化系统观念是实现教育数字化成功转型的双关键,对于厘清教育实践中的复杂性,衔接新旧课标,明晰教学逻辑至关重要,为教师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引。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闫寒冰,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开放教育学院)院长及多项国家级教育项目的重要职务,其报告《大模型助力教学模式创新》通过生动实例,探讨了教学模式革新与确保学习成效并进的策略。闫教授展示了大模型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被教师和学生有效利用,促进了教学法的根本转变。
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特聘专家、西安藤信学校智慧课堂研究中心主任马九克,则深入解析了西安藤信学校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践案例。他介绍的智慧课堂基于“三个五”理念框架,涵盖了新课程设计、教学法革新、技术融合、教师角色重塑及系统支持等多维度,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与评价体系。马主任强调,智慧课堂通过细致入微地将18项核心能力融入学生的学习全过程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性、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与新课程标准紧密对接,有力推动了学生高阶思维和综合素养的飞跃式发展。
西安藤信学校李苗与杨雅捷两位教师运用数字化手段,巧妙融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成功展示了语文与数学课程的观摩课——《自相矛盾》与《分式的基本性质》,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高度参与热情,还显著增强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技能。
李苗老师在《自相矛盾》一课中,借助智慧课堂平台这一数字化工具,开创性地实施前置性学习评估,精准定位每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课堂上,她围绕单元主题“思辨与智慧,树立思考问题意识”这一核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小组合作讨论和成果展示,这些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在合作探究中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深化。通过分析《自相矛盾》故事中人物的行为逻辑,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辨析和批判思维,实现了从文本学习到生活实际的思维能力迁移。
杨雅捷老师的《分式的基本性质》观摩课,则是数字化教学的又一典范。利用课前深度自学和课前测试的数字化手段,杨老师迅速准确地掌握了学生预习情况,为接下来的精准施教奠定了基础。课堂中,从回顾分数化简的基础知识自然过渡到分式化简的难点——含字母分式的处理,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启发,不仅解决了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将旧知识灵活应用到新情境中,这种“以旧带新”的教学策略极大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发展。通过平板电脑进行的交互学习和即时测试,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让学生在体验现代科技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做到了乐学善学。
下午由中国教师报编辑部副主任、副编审,同时兼任《中国教师报•现代课堂》主编的褚清源精心策划并主持的圆桌论坛上,一场关于“聚焦数字课改 共研智慧课堂”的深度对话精彩上演。参与此高规格论坛的嘉宾阵容强大,包括:上海特级教师及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培训专家、西安藤信学校智慧课堂研究中心领头人马九克;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社的副总裁王俊文;陕西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身兼多项国家级教育改革与发展重任的白浩博士;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资源与应用发展部部长罗晓峰;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小学语文教研员、全国小语会核心成员及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培训的资深专家李琦;西安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的中学数学权威教研员、同时在多个国家级教育评审中担任要职的周一子等七位教育界精英。在讨论中,这些教育专家不仅分享了各自对于数字课程改革和智慧课堂构建的真知灼见,还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交流,展现了教育创新的多样性和前沿性。
来自宝鸡、石泉、渭南和西安的宝鸡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石泉县师训教研中心、渭南初级中学和西安经开第八小学先后分享了数字化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
此次研讨会不仅是对陕西省教育数字化进程的一次有力推进,也是对全国范围内教育创新与改革的一次重要启示,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投身于数字化教育转型的浪潮中,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