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网讯
教育部明确,将建设一批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023-2025年)。11月8日记者从陕西省教育厅获悉,我省相关申报工作启动,我们一起来看具体都有哪些要求。
据悉,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由高水平学校、大中型企业等多要素构成,包括1个牵头单位,3至6个核心成员和若干一般成员单位。其中,牵头单位应为高等职业学校或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普通高校。
基地主要承担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等国家级培训任务,积极参与地方各级和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工作。重点面向全国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接新标准更新知识技能、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等方面开展培训工作。
申报基本条件要求,基地组建要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突出基地成员各自优势,任务分工明确,配合协作高效。在承训专业选择上,要重点突出《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的相关专业。牵头单位具备较强的专业实力,应设有承训专业领域的二级学院(系、部),承训专业应为学校优势学科或重点建设学科。
基地应具有较强的组织实习实训的能力,在多个省份具有可满足100人以上培训规模所需的固定场所和教学设施。基地成员中的企业单位,在相关专业领域有突出的技术创新优势与丰富的产教融合经验,可为教师培训提供匹配的实践(实训)岗位、场所及必要的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
基地具有高水平的培训专家库,包括来自行业企业具有高级职称或高级职业资格的产业导师,且能比较稳定地参与培训工作。根据培训对象需求,可灵活组建培训专家团队。具有丰富的培训经验,近3年承担过省级及以上与承训专业领域相关的教师培训任务,且平均满意度超过90%。
基地应具有线上培训条件,拥有丰富的数字化培训资源,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虚拟仿真、虚拟现实教学的经验和场地设备。具有持续赋能教师成长发展的能力,借助AI、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能够为教师提供来自于企业生产运营的实战案例包,能够针对教师实际教学过程给予个性化评价与提升指导建议,能够对教师的科研、教研成果提供产业转化或应用支持。
申报要求明确,有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以及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独角兽”企业、国家级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等参与的基地可优先推荐。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任娜
编辑:赵晓雪
相关热词搜索: “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上一篇:200+用人单位招聘!“金秋联动,职场启航”2022年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促就业专项活动网络招聘会11月9日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