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充电 > 教研成果 > 正文

“十化”驱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

教研成果 华商网 2022-01-26 15:59:13
[摘要]聚焦学前教育公益普惠高质量发展,树立“呵护孩子就是呵护未来”的理念,立足区域、扎根园所、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凸显特色、精准发力,以“名校+”为引擎,以幼儿园评价为导向,创新打造学前教育“十化”品牌,即保育教育科学化、五大领域系统化、基本活动游戏化、幼小衔接精准化、规范办园刚性化、幼儿学习启蒙化、师资发展专业化、家园共育协同化、三餐

  聚焦学前教育公益普惠高质量发展,树立“呵护孩子就是呵护未来”的理念,立足区域、扎根园所、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凸显特色、精准发力,以“名校+”为引擎,以幼儿园评价为导向,创新打造学前教育“十化”品牌,即保育教育科学化、五大领域系统化、基本活动游戏化、幼小衔接精准化、规范办园刚性化、幼儿学习启蒙化、师资发展专业化、家园共育协同化、三餐两点营养化、孩提成长规律化,以此能为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提供积极有效的有益参考,提供全面科学的理论支持与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为幼儿园实施科学保教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探索,让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幼儿园能更有目标,更有特质,更有方法的发展,让教师能共享全面且有方法的教育经验,让家庭乃至社会能共享和谐且有品质的科学保教,让幼儿一开始就能共享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资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保育教育科学化。保育教育的科学化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教育理念的科学化。通过培训学习、教科研究、辐射引领等多项措施并举,帮助教师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引教育活动的方向性、指向性和正确性,确保保育教育活动的科学性。保育工作的科学化。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和要求,科学合理幼儿一日活动的时间安排、饮食搭配、安全教育、生活起居、活动设置等,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教育教学的科学化。以《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南》为依据,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幼儿个体发展差异,以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课程观和活动观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育策略的科学化。讲究教育过程中语言策略、行为策略、材料策略、环境策略等方面的科学性,依循幼儿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学习特点、思维特点等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计划性的实施教育策略,切实做到看见幼儿、发现幼儿、理解幼儿、分析幼儿、支持幼儿和引导幼儿。教学模式的科学化。注重教育内容、教育计划、教育形式、教育组织等方面的科学性,规范课程设置、合理安排作息、有效组织活动,以陶冶式、探究性、体验式、互动式、场景式等科学化的教学模式助推幼儿主动地内化成长。五大领域系统化。《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的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如何实现五大领域对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良好促进作用,需要我们系统梳理各领域核心目标和经验,在五大领域系统化梳理和落实工作中,做出了诸多努力。领域目标的系统化。高度重视教育活动中目标的导向作用,深化、细化、强化、具化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渗透,注重目标设置的逻辑性、层次性、整合性和可操作性,保障领域目标的系统化。领域内容的系统化。在内容的选择上,既要紧密联系幼儿生活实际,又要准确把握最近发展区原则;既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又要着眼于幼儿未来发展;既要纵到底,关注个体发展差异,又要横到边,统筹幼儿整体发展水平,确保领域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活动设置要系统化。幼儿园活动设置要兼顾活动内容、环境布置、材料投放、教育评价等方方面面,纵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需求,横要把握各领域核心经验,系统设置活动方案、活动模式、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设计、活动实施、活动评价等。领域整合要系统化。从目标上,要准确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点,知识与能力的落脚点,过程与方法的展开点”;从内容上,要全面把握五大领域之间的相互整合与渗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从活动设置上,要完整把握基础活动与特色活动的合理比例,把握活动的完整性、均衡性、逻辑性、适龄性、生活性和发展性,系统地助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基本活动游戏化。《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在《指南》《纲要》精神的引领下,高度珍视游戏的价值,寓教于游戏之中,不断开发、整合、利用游戏,将教育目标、内容等融入游戏化的活动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更好地成长。注重一日生活的游戏化。从环境创设、材料选择、游戏开发、器械设置等方面着手,为幼儿创设丰富且有内涵的教育环境,全面保证了幼儿常规活动、集体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环境创设等一日生活环节的游戏化,“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注重集体教学的游戏化。支持和鼓励辖区内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思维特点,保证活动的趣味性、生活性、可操作性,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保证集体教学活动的游戏化,保证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目的性,帮助幼儿在活动中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主动习得。注重师幼互动的游戏化。高度重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提倡教师在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首先要创设宽松愉悦的游戏化环境,提供给幼儿主动表达、表现的机会与平台;其次,要尊重幼儿,创设游戏化的交流互动环境,以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行为与幼儿进行交流与互动,给予幼儿平等的对话交流权;最后,要在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游戏化的互动中看见幼儿、发现幼儿、理解幼儿、分析幼儿、帮助幼儿。幼小衔接精准化。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幼儿阶段与小学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不尽相同,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旨在准确把握幼儿园和小学两个不同学段的教育要求和教学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水平的合理期望,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帮助家长缓解入学焦虑。保证文件解读的精准化。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科学有效衔接,整合多方教育资源,与家庭、社区、小学统筹联动,紧密联系,形成有效合力,做好了相关政策、相关文件的精准解读,做好了解读对象、解读内容、解读形式的精准化,有效缓解家长焦虑,助力幼儿发展的可持续性。保证课程设置的精准化。精准把握幼儿学习发展特点与规律,关注幼儿发展的连续性,尊重幼儿原有经验和发展差异,通过教科研究、学习培训、精品课例、模拟研磨、反思评价等形式,保证幼小衔接做到在“学习上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时间上与小学过渡,在能力上和社会搭桥”,着力解决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作息时间、课程组织与实施等方面的精准化,以点滴之行汇聚江海之爱,着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品质、道德品质,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全面准备和适应,助力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保证双向对接的精准化。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鼎力配合和双向的精准沟通,确保幼儿园与小学对各方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作息安排、年龄特点等方面的精准化了解,便于双方组织部署各项工作,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减缓坡度,促进幼儿顺利过渡,助推幼小衔接工作的科学化、精准化发展。保证管理机制的精准化。精准把握幼小衔接方向,坚定站稳科学衔接立场,严格落实幼小衔接要求,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坚持规范管理,加大治理力度,纠正和扭转幼小衔接班等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与行为,切实保障家长的权益,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提供良好的教育生态。规范办园刚性化。以“依法办校、从严治教、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为指导思想,严格落实强化幼儿园规范化办园要求,着力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优质、刚性、跨越、持续发展,为统筹推进学前教育的优质发展不懈努力。规章制度的刚性化。深入贯彻和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坚持“辐射引领、统筹推进、以查促改、精准施策、求真务实、普惠为民”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高标准,严要求,可执行,为规范办园提供制度保障。办园条件的刚性化。严格落实关于办园开园的相关政策要求,对幼儿园建设用地标准、园舍建设标准、设施设备标准、教职工配备标准、经费保障等提出刚性化要求,保障政策、制度的落实,跟踪办园、开园的进度,为幼儿、教师、家长、社区、社会创设可信任、可支持、可配合的园所环境。队伍建设的刚性化。通过建章立制推进队伍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科学化和刚性化发展,以培训学习、师德师风、教科研究、资源共享、辐射引领、送教下乡等途径全面推进幼儿园队伍建设,注重通过职业道德与理念、专业知识与方法、专业能力与行为等方面展开全方位、深层次的培训,增强教职员工职业道德意识,提高教职员工专业水平与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团队,驱动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园所管理的刚性化。以“尊重、平等、关爱、疏导”为管理的基本原则,强调园所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刚性化,逐级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并将职业道德、管理水平、专业能力、个人发展等与绩效考核挂钩,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既鼓励教职员工积极向上的风貌,又设立底线零容忍。办园行为的刚性化。构建了“以查促学,以学促思,以思促行,以行促质”的评估监督体系,以学习+培训模式、共享+交互模式、赋能+发展模式,加强对薄弱幼儿园的指导和监督管理,通过现场观察、问卷调查、座谈访谈、资料查阅和数据统计等对辖区内幼儿园的办园资质、园舍场地、设施设备、膳食营养、卫生保健、疾病防控、课程建设、队伍建设、专业成长、权益保障等内容给予监察、指导、督促,进一步规范辖区内幼儿园的办园行为。监督机制的刚性化。统筹兼顾全覆盖,强化监督稳推进。以“五字诀”(细、学、实、育、活)助推规范办园走深走实,对幼儿园办园条件、办园机制、师资队伍、规章制度等进行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监督检查,汇编《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汇编》7大部分62章、《保教一日规范流程》5大部分260余条,开展辩论赛、演讲赛等师德师风“线上+线下”培训,建立问责追责机制,加大问责力度,将其与年检、等级晋升、评先评优工作挂钩,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提升办园质量。幼儿学习启蒙化。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和学习思维特点要求我们,在幼儿阶段,教育和学习要以“启蒙”为主,要以激发幼儿兴趣为基本原则,注重幼儿学习的启蒙化,注重唤醒幼儿对世间万物的好奇与探索欲望。我们在探索幼儿学习的启蒙化进程中,做出了如下几点探究与实践。教师的引导用语要启蒙化。幼儿天真、纯朴,为了能和幼儿进行有效互动,促进幼儿内在的、自觉地发展,教师的引导用语既要符合幼儿的思维、记忆特点,贴近幼儿心理,又要生动、形象、简明、有趣,具有启蒙化的特点。活动内容的选择要启蒙化。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特点、学习特点,幼儿园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是启蒙化的,既要符合幼儿现阶段发展水平,又要保证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即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既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又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即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即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教师的教育方法要启蒙化。蒙以养正,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教师教育方法的启蒙化深刻影响着教育活动目的的达成度,深刻影响着幼儿对经验的获取,基于此,注重运用陶冶法、榜样法、体验法、参观法、演示法、实验法、谈话法等帮助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丰富认知经验。幼儿的活动过程要启蒙化。无论是一日生活常规,还是基本教育活动;无论是幼儿的学,还是教师的教;无论是环境的布置,还是材料的支持,其过程都必须是启蒙化的,必须是幼儿易于接受,便于操作的。我们注重各个环节、要素与幼儿的互动交流过程,注重幼儿活动过程的启蒙化,以角色扮演法、交互体验法、探究操作法等让幼儿在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活动过程中获取经验,提升自我。师资发展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从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我们高度重视对师资力量的培养,高度重视对专家型、研究型、创新型师资团队的建设,以多种手段与途径不断推进师资发展的专业化。价值观念的专业化。教师价值观念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向盘”,指引着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向和质量,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深刻的影响,对幼儿的一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高度重视师资队伍价值观念专业化的发展,以乐享乐学、分层培训、监察督导等途径帮助教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积极的、专业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的专业化。始终坚持朝着以“树立专业师德师风,塑造良好教师形象”的目标不动摇,全面推进、深入贯彻并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保障落实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关工作,以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学习培训、榜样引领、政策奖励、案例警戒等途径扎实推进师资队伍职业道德专业化的发展,坚决抵制有损教师形象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为学前教育事业的稳步和谐发展创造温馨、和谐、专业的外部环境。知识能力的专业化。对于幼儿教师来讲,要给孩子一滴水,我们首先得是一片海。既要有丰富渊博的知识能力,又要源源不断的学习吸收新的东西,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领会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培养输送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奠定好坚实的基础。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努力拼搏之姿,追赶超越之态,丰富内涵之势”大力打造创新的、精进的、务实的、专业的教师专业团队,巩固拓展教师环境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的知识与能力,驱动学前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教育行为的专业化。教育是一门专业,教师是从事教育的专业人员,不仅对专业知识与能力、职业道德与价值观有高标准的要求,对教师的教育行为也是有高标准的要求,其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质量与幼儿的发展,影响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发展,我们高度重视教师教育行为的专业化水平,对教师的教育行为提出了高度的标准和要求,着力从文明礼仪、言行举止、廉洁自律、教学策略、学习评价、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环境的创设与利用等全方位,多角度规范教育行为,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专业化。教研科研的专业化。注重提高教师教研科研水平,注重激发教师内在的自我觉醒,深化学前教育改革规范发展,大力促进师资队伍教研科研的专业化水平,以多维度、多层次、多类别、多主体、多形态的培训策略,致力于提高师资队伍在课程建设、课程审议、课题研究、论文写作、行为观察、活动设计等方面的教科研究水平与实际践行能力。个人素质的专业化。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并要躬身践行,时刻以空杯状态学习新的、专业的、科学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提高自我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致力于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以课题研究、技能大赛、信息技术、岗位练兵、跟岗学习等专业化手段和途径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思想道德、业务素质、心理素质、教育水平、实践能力、学习能力、评价能力等综合素养,促进个人素质的专业化发展。岗位练兵专业化。不断加强教职员工对不同岗位的适应力,着力提高教职员工综合素质和履行职责的能力,开展专业化、常态化、精准化的岗位练兵工作,灵活运用理论研讨、经验交流、协作学习、教学观摩、师徒结对等方法和手段,积极助推广大教师全面系统学习、及时跟进学习、深入思考学习、联系实际学习,并对岗位练兵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和专业标准,保证了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和质量落实,大力开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打开了“有学习、有思考、有讨论、有交流、有互助、有成长”的岗位练兵新态势,有效提高了教师学习效能和个人发展效能,提高了岗位练兵的效益和质量。家园共育协同化。《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为进一步增强幼儿园、家庭、社区之间的教育合力,形成教育共识,达到携手育人的目标,以家园共育协同化为家园共育指导原则,积极开展家园共育各项工作。重视共育目标的协同化。利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向家长广泛宣传《指南》《纲要》《家庭教育促进法》《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等文件、政策、法规,帮助家长逐步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让家园教育目标一致化、协同化,为家园共育各项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为幼儿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重视共育内容的协同化。幼儿园教育涉及幼儿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将幼儿的生活游戏、社会交往、学习探究等各类教育活动与内容和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向家长介绍各类活动的目标、意义与组织等,保障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双向沟通的及时化、通畅化和协同化,便于双方更深入、更细致、更全面的了解幼儿发展和需要,便于家庭对幼儿园教育内容与方式的支持与配合。重视共育形式的协同化。家园共育对幼儿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如何在不给家长造成负担的同时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实践的,只有尊重和考虑家长的现实情况,才能更好地激发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为此,我们规范家长学校管理,建立家长协同中心新机制,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积极利用微信平台、腾讯会议、家长学校、家长课堂、家长义工、半日开放、家校护卫队等形式,以多样化、便利化、协同化的共育形式,让家长能有效参与到幼儿园管理和课程的建构中来,促进家园共育的有效性和高效性。重视共育资源的协同化。合理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社区资源,能为幼儿的学习生活提供更加广阔、更加便利、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与环境。幼儿园也会为家庭和社区提供一定的资源,便于家庭对幼儿园教育更多的了解与支持。这种双向的互动与配合,为家园共育提供了资源的丰富性、便利性和协同化、共享化,如:警察叔叔进校园、神奇的无人机、走进消防大队等活动,都是合理利用家长资源为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利条件。三餐两点营养化。学龄前儿童正值成长发育关键期,为了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安全的成长,我们高度重视幼儿园三餐两点的合理搭配和饮食安全,始终坚持以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对幼儿用餐质量严格把关、严防死守,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全力打造三餐两点的营养化,以专人专管专项负责,全力保障幼儿餐食的营养化。保证餐谱制定的营养化。对餐谱的制定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建立由保健医主导,厨师和伙委会参与的餐谱制定团队,依据季节特点、地理特点、幼儿身心发育特点,严格根据“学龄前儿童各类食物每日摄入量”,科学合理制定幼儿带量餐谱,从时间、数量、种类等细节入手,保证食物的多样性、搭配的科学性,切实做到平衡膳食,营养多样。保证食物搭配的营养化。由于幼儿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旺盛期,对六大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较高于成人,为保证幼儿生长发育所需,对幼儿的食物搭配提出了“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多样化、营养化”的要求,遵照参考“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将各种食物合理搭配,注重搭配的频率、比例、质量、口味等,实行陪餐制,充分参考教职员工和家长代表的意见,既要保证食物的色香味俱全,又要保证食物搭配的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多样化、营养化。保证烹调方法的营养化。烹调过程及方法的科学性直接影响食材本身的营养状态,影响幼儿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转换,为了更好地保障幼儿营养摄入的有效性、多样性,我们对食材的烹调方法提出了“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对“洗、切、烹、调、配、烫、煮”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着重强调烹调方法的营养化,多方位保证幼儿营养的摄入,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好基础。孩提成长规律化。幼儿的成长和学习是有规律可循,有规律可依的,只有掌握这种规律,才能助力我们的教育向高品质、可持续发展。鼓励和支持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指南》《纲要》为指引,深入研究幼儿成长规律,将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都建立在这种规律之上,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科学有效。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孩提成长规律。只有全面了解幼儿成长规律,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以幼儿为本,尊重个体差异,尊重阶段水平,才能看见儿童、发现儿童、分析儿童和指引儿童,才能保证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有效性、科学性、指向性,才能让我们以尊重幼儿成长规律为前提,设计和组织遵循幼儿成长规律的教育活动。要尊重孩提成长规律。尊重孩提成长规律要求我们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幼儿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想幼儿之想,解幼儿之惑,不拔高、不设限、不批判。我们支持和鼓励教师积极采用个案研究法、跟进追踪法、访谈记录法等去走进幼儿的世界,走进幼儿的心里,发现深埋于幼儿内心的小秘密,真正正向鼓励和引导幼儿更好地发展。要遵循孩提成长规律,要求我们要与幼儿平等对话,理解他小小世界里的迷茫、困惑、不安……欣赏他小小世界里大大的进步、温暖、善良……我们创新推进小标兵、小卫士、积分制、代币兑换、爱的抱抱等班级教育常规机制,不断激发幼儿内在的力量,萌发幼儿对这个世界的关爱之情,以规律促进教育行为的科学化,以教育行为的科学化促进幼儿有规律的、持续的、向上的发展。

image.png

杜蕊简介

  高级教师,北师大研究生,西安航天基地教育局学前教育部负责人,西部未来学前教育研究中心航天基地办公室副主任,省市教育督导评估专家,省级示范幼儿园评估专家,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重大项目主持人,创新提出学前教育“十化”品牌和“三维二十一项”特色评价体系,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

编辑:张梦洁

相关热词搜索: 学前教育

上一篇:心灵驿站(第13期)|| 如何进行学习复盘?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