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教育时讯 > 正文

“新课程新高考新教学”系列专题(第1期)‖新时代 新评价 新高考 新育人

教育时讯 华商网 2022-01-07 16:39:46
[摘要]陕西省新高考综合改革将于 2022 年秋季启动,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将于2025年参加新高考。西安市教科院多年来致力于高考研究暨全市高中毕业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在新课程教学指导及科学备考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编者按】陕西省新高考综合改革将于 2022 年秋季启动,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将于2025年参加新高考。西安市教科院多年来致力于高考研究暨全市高中毕业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在新课程教学指导及科学备考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了迎接新高考综合改革带来的挑战,市教科院提前谋划研究,于2019年1月率先在全市设立了新课标新高考教学研究基地175所学校,涵盖高中13个学科。在我省“3+1+2”新高考模式下,探索新课标下的新课程实施,应对新高考带来的新挑战,探索其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学科建设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质,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推动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需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此,市教科院策划推出“新课程新高考新教学”系列专题,及时总结和推广教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与教科研能力,助推新课程新高考新教学在我市普通高中学校有效实施。

  新时代 新评价 新高考 新育人

  作者简介:

image.png

  解慧明,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西安市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中心主任,理学博士,正高级教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教学质量评价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个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以及育人的要求提出了新的目标。重大理论创新是进入新时代的理论标志,近年来党和国家针对新的高考模式、新的评价理念、新的育人要求等都发布了指导性的文件,这些文件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对新时代的新高考、新评价、新育人提出了指导遵循。

  用教育评价方式的变革驱动新高考的变革,服务于党和国家选才已经是社会共识。可以说,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导向,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课程导向、教学导向、育人导向和高校人才选拔导向。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是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克服“五唯”顽瘴痼疾,破解之道在于采用“综合多元评价”的方式选人用人,根本上的人才观的转变才能推动教育深层次的变革;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育人,教育的根本场域在课堂,用“三个课堂”(校内教学课堂、校内活动课堂、校外社会实践课堂)构建育人场域,能够切实为新时代的多元教育评价提供载体。教育评价归根结底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评价导向影响育人成效,“五育并举”强调德智体美劳的重要性,“五育融合”则是从育人路径上回应了德智体美劳的关联性,也契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高考招生考试改革的方向要求。

  一、新时代推动教育评价改革,以“综合多元评价”指向育人理念

  教育评价改革最终目标是育人,但是从基础教育学段来看,教育评价改革最终是依据中、高考的评价作为关键点,“服务选拔”是评价制定的初衷。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到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坚决克服“五唯”评价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构建有效的“综合多元评价”体系(图1)首先需要评价体系的维度点适合是时代国家选人育人的基本要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评价的主要原则提到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融合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和导向性,其实际是对评价本身的评价观和党和国家选人观的综合性、复杂性考量。

  “综合多元评价”体系有助于打破“唯分数”和“一考定终身”的思维定式,让教育关注点从中、高考备考转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让育人观、评价观、选人观体现在学生的活动和行为表现上,这种育人理念的转变实现了“招分”向“招生”转变、“育分”向“育人”回归,让立德树人教育目标遵循教育发展规律,让“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在“综合多元评价”中,结果评价如何改进、过程评价如何强化、增值评价如何实施、综合评价如何客观真实,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学校的选拔,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开发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指标体系命制测评试题,就是综合评价的探索之一。我们知道对人的评价是最难的是如何得出真实的评价数据,针对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高考改革采用的“常模参照+标准参照”的模式(语、数、英3科以及2门选考科目中选择的1门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参照,再选科目中所选择的2门科目以转换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我们采用在真实情景中去评价学生的行为表现,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信息技术辅助,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等,力求在评价每位学生学业水平的基础上比较相对优势,选拔人才,这是对结果评价的改进、过程评价的强化。

  二、新高考引领教育评价体系,用“三个课堂”回应育人策略

  2021年4月,陕西省正式启动了陕西省中小学“课堂革命 陕西行动”活动,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课堂物态形式和课堂教学形态的两个转变,而课堂革命的载体就是以“三个课堂”为探索载体。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在《打造“三个课堂”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文中对“三个课堂”的概念进行了具体诠释;笔者在撰文《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 发挥“三个课堂”育人功能》中具体梳理了教育评价如何牵引“三个课堂”落地落实。

  “三个课堂”是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有机融合,以新的教学场域、新的教学范式、新的学习范式、新的师生关系、新的教学环境重塑教育观念,打通书本教材和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之间的关联,做到了校内校外的联合和互动,将理论和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引领育人方式变革。利用学校一切教育因素,发挥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让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以“三个课堂”为主阵地,基于课堂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第一课堂在注重结果评价的同时用好基于过程性评价的评价量表,第二课堂在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同时用常模参照模式关注学生的增值情况,第三课堂在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同时用标准参照模式开发结果评价量表评价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探寻“多元评价”与“三个课堂”的驱动点,牵引课堂走向深度、高阶,深耕“西安好课堂”,指导学校挖掘校内资源形成具有学段特色、遵循学生循序渐进学习成长规律的品质课程及特色活动等,引导学校和教师树立科学的课堂观和课程观,共同实现育人目标。

  三、新评价锻造教育新范式,让“五育融合”探索育人路径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和未来人才培养的长远需求出发,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囿于在“五唯”评价标准的影响下,国家教育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重片面轻全面、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在轻内在、重功利轻价值、重短效轻长远的弊端,一定程度上抑制着教育本位的回归、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升等。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符合素养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育评价改革的宗旨在于立德树人,在于为国育人、为党育才,在于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发挥教育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特别是针对当下已经有20多个省进入新高考的推进实施现状,了解各省新高考改革的实施具体方案中有关招生录取的评价依据,如何用好教育评价改革的导向作用,更好的让教育评价改革切实导向育人,需要我们教育人一起行动。

  这种教育生态使得教育评价的导向上更加注重结果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难以满足国家对新时代人才的需求,也抑制了创新意识等。因此,要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目标,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重视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导向教学,多元评价的方式选才用人,在重视“五育”的同时由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与素质教育的评价导向同向同行,彻底扭转“疏于德、唯于智、弱于体、少于美、缺于劳”的现状,形成科学的教育评价指挥棒。把“五育”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形成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等,最终指向“新育人”的总目标。

编辑:张梦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高校青年同心战“疫”@大接龙:为咸师青年点赞!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