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下午,第二届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高峰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论坛主题是《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实施路径》,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办。
第二届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高峰论坛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陈矛出席并致辞。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国家教材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马工程)专委会主任顾海良,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西南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刘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裴长洪,云南财经大学校长伏润民,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谢地,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院长汪昌云,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院长潘敏,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盛斌,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曹廷求,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等专家学者作了专题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陈彦斌主持。
刘伟表示,作为高校经济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依托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深入贯彻中央部署,落实教育部相关要求,扎扎实实做好经济学教材建设基础研究工作,努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作出更大贡献。第二届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高峰论坛,重在搭建平台,促进交流,凝聚共识,更好地为中国经济学教材做好支撑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致辞
陈矛指出,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教育部对推进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作了整体谋划、系统部署。当前是推进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的关键时期,希望有实力有积淀的高校和优秀学者教师积极参与,联合学界、业界和相关部门的一流专家,瞄准目标、明确重点、创新方式、合力推进,建设好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要进一步发挥好支撑保障作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意义重大,是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助于培养扎根中国大地的高素质经济学人才,而且有助于以教材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中国经济学理论发展,提炼中国特有范畴,从而整体推动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围绕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的方法论、建设原则、教材体系、核心内容,以及如何实现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与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协调推进等问题,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研讨,进一步凝聚了共识。
与会嘉宾合影
《光明日报》理论部主编张雁、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编辑金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相关负责人参加论坛。中国人民大学高校经济学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是教育部认定的首批11家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也是高校经济学领域唯一的教材基地。基地服务国家教育发展和教材建设重大战略,致力于打造“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高级智库”,着力推进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以教材建设和研究为载体,用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李南山)
编辑:张梦洁
上一篇:西安翻译学院在京荣获“2020年度综合实力民办高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