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七届农民工技能大赛选拔赛日前在眉山市举行。
大赛设有美容、数控车工、中式烹调、养老护理、电子商务、汽车修理等项目,来自各个行业的200名选手同台竞技,其中包括新生代农民工。
图为参加美容技能比赛的选手正在紧张比赛中。(张忠苹摄)
今天的新生代农民工什么样?
他们是活跃在我们身边的快递及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是凭口碑走俏、供不应求的家政服务大姐;也是在现代化生产车间里组装汽车、操控数字机床的产业工人。他们更倾向于从事服务业,更频繁地更换工作,时兴有能耐的返乡自主创业……这些相关特征频繁引发热议。
新生代农民工“新”在哪儿?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他们如何与社会互动?中国劳动学会相关课题组开展的一项基于“百企万人”的调查,勾绘了一幅新生代农民工的群像。
新技能
产业转型倒逼手艺升级
“中国农民工规模之大、贡献之大,在新中国壮丽70年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采访伊始,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这样强调农民工群体的重要作用。
许多人对农民工的印象还停留在工厂流水线的操作员,实际上,他们中不少已是在“生产车间组装奔驰、宝马的现代工人”。
在富士康、北汽、中铁工盾构机组装、海尔智能空调、大连光洋数控机床等企业的一线生产操作中,70%以上员工是来自职业技术院校的农民工;在东方汽轮机精焊大师工作室,60%的技师也是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显示,先进制造业是规模化吸纳农民工技工的主阵地。
在建筑行业,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主的新型建筑业也在拓展新生代农民工进入技能型现代产业工人的渠道。调查显示,2018年,中国建筑业从业人数5563万人,80%是农民工。其中中建、中铁建、中铁工、中电建、中交建五大建筑央企吸纳农民工约400万。在赴海外施工的建筑业农民工中,技工、技师约80万,占到赴海外农民工的80%以上。
技能,是今天谈论新生代农民工难以绕开的词汇。
一方面,产业升级推动着新生代农民工朝技能化方向转型。杨志明指出,农民工正面临着由原来总量不断扩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向技能素质不断提升的人力资本优势转变的过程。2002年到2012年,在经济快速扩张的这10年中,农民工大量进城的外溢和城市大量用工的内需交错,大批农民工来不及学习技能就被吸引到中低端岗位。但这种状况已经成为过去。2013年以来,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从低端加速转向中高端,新生代农民工也亟需提升技能来适应岗位需求。
另一方面,农民工就业正从总量压力为主向“两难”结构性矛盾突出转变。杨志明分析,一是农民工供给有限性导致普工招工难,二是技能人才短缺性导致技工招工难,且这种困境正从东部向中西部扩展,从季节性向常年转变。2018年第四季度,各技术等级或者专业技术职称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7,迫切要求新生代农民工加快技能提升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
新渠道
更加青睐现代服务业
相比工厂,现代服务业离生活的距离更近,从快递外卖配送员到网约车司机,这些职业角色就活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现代服务业新业态快速扩张,这些都在吸引着新生代农民工的目光,在第二产业中挑起大梁的农民工在第三产业中仍然肩负重任。”杨志明说。
这背后有着大量的数字支撑。调查显示,在外卖平台美团公司,送餐人员中有75%来自农村地区,其中82%为“80后”;在网约车平台滴滴公司,出生在农村的司机占76.34%,新生代农民工占59.3%。数字经济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已经成为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渠道。
蓬勃发展的现代服务业还在孕育更多机会。例如,受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家庭服务社会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家庭服务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课题组预计,到2020年,家庭服务业将吸纳3000多万农民工就业,到2035年将吸纳5000万以上农民工就业。
现代服务业作为就业渠道快速兴起的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倾向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倾向于从事服务业或自主创业,愿意到更加灵活的服务业就业,也有不少人明确表示不愿意到工厂。其中,未来有创业愿望的占比达40.77%;想从事服务业的次之,为24.94%。
杨志明分析,这主要是由于从事现代服务业收入相对较高,调查显示相对其他传统行业平均高出30%-50%;同时,服务业从业时间更具灵活性,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自主安排工作时间。但这一变化也带来劳动关系界定困难、参加城镇职工社保比例偏低等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在政策研究方面有新的设计。
新诉求
融入城市,分享成果
“老一代是拉着蛇皮袋进城的,新生代是带着拉杆箱;老一代的目标是挣钱回乡发展,新生代是融入城市发展;老一代要求支付工资,新生代要参加保险;老一代呼吁改善劳动条件,新生代要分享发展成果……”杨志明连用了一串形象的对比,这些都说明新生代农民工与父辈已有了明显的区别。
择业有新标准——
在就业地点上,他们除了选择收入高的城市之外,还会选择就业机会多和离家较近的城市。中国劳动学会调查数据显示,55.91%的新生代农民工重点考虑“收入比较高”,36.79%的人选择了“就业机会多”,还有30.75%的人选择了“距离老家较近”,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有亲友同乡在、城市宜居、语言或生活习惯相近、农忙时便于回去等。
在就业岗位上,更加注重劳动环境和行业发展等。就业岗位所处的劳动条件、劳动强度以及企业的声誉、所属行业的发展前景和社会地位等都是重点考虑的因素。
流动性更高——
经济转型中创新活跃,新业态层出不穷,新生代农民工一直对外部环境保持新鲜感,工作岗位和地点变动也更频繁。
工作岗位方面,调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没有换过工作的占比为26.27%,换过一到两次工作的人员比例达到44.30%,甚至有5.54%的人换过7次以上的工作。工作地点方面,调查数据显示,没有更换过的占31.33%,更换过一个和两个的分别占28.58%和22.61%,还有近30%的人更换过3个以上城市。
此外,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注重劳动权益保障,在就业创业方面也需要更为精准的服务。“这种多方位转变也让用工企业、用人单位等重新思考并顺应新生代农民工合理的利益诉求。”杨志明说。(记者 李婕)
编辑:李欣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