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幼小动态 > 正文

“无边界阅读”创新实践汇聚西安 多维探索阅读育人新路径

幼小动态 西安新闻网 2025-11-13 10:54:17
[摘要]11月11日,“2025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特色课程博览会”分会场活动——“无边界学习理念下中小学阅读课程创新实践现场会”在西安市浐灞御锦城小学举办。

  11月11日,“2025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特色课程博览会”分会场活动——“无边界学习理念下中小学阅读课程创新实践现场会”在西安市浐灞御锦城小学举办。围绕“阅读无界,素养共生”这一主题,活动汇聚全国教育智慧,通过专家讲座、校长报告、课堂展示与成果体验等多种形式,系统探索中小学阅读教育的创新实践与发展趋势。

  活动现场,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统编语文教材审定专家贾玲,以《数字化背景下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为题,深入剖析数字时代阅读教学的转型方向。

  在校长的实践分享环节,多所学校的代表性成果依次呈现。西安市浐灞御锦城小学构建的“格课程”体系与“三线三格”实施路径,通过“晨读—午诵—暮省”机制有效拓展了阅读的时空边界;杭州市养正小学带来的“根系、主干、枝叶”三级书目体系,清晰解答了“读什么”与“怎么读”的实践难题,使阅读成为可指导、可管理、可评估的教育过程;东北师范大学华蕴实验学校则聚焦小初衔接关键期,提出“小初贯通全域阅读行动”,通过课程化建构与贯通化实施,实现阅读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的有机衔接;石家庄私立一中附属小学倡导“大语文”教育观,将语文与历史、艺术、科学等多学科融合,使阅读成为联通知识、激发综合素养的枢纽。

  随后的课程展示环节,教学创新成为焦点。在《重走西游路》一课中,教师团队通过跨学科协作,从文学、视觉艺术与音乐等多维度构建沉浸式学习场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课堂上,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深入解析故事结构与文化内涵;《大自然的声音》示范课则以“聆听—描绘—探究”为线索,实现语文与科学的跨学科融合。课后点评指出,精心构建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更能促进语言知识向真实能力的转化,是实现“素养生成”课堂的关键。

  活动中,学生阅读成果的动态展示与静态作品同样引人注目。与会教师还走进学校智能广场,亲身体验“棋艺对战”“人机对话”“VR教育”等科技融合项目,感受无边界学习中技术赋能的广阔可能。

  本次现场会通过理论引领、案例分享与实践展示的多维对话,为中小学阅读教育提供了系统而落地的解决方案。无边界阅读不仅拓展了学习的外延,更在课程融合与技术赋能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与素养生长注入持续动力。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幼儿篮球嘉年华乐趣多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