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把整个馆逛过了,我觉得这个馆富有科技感,很神奇还很励志!”在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大树星球”社区科技馆开馆仪式中担任小讲解员的五三班徐睿泽兴奋地说。
“大树星球”社区科技馆开馆
1400多平方米,9大展区,课程模块与展区完美融合,既有令学生们兴奋不已的多款机器人、3D打印机、无人机、小颗粒积木做的“摩天轮”、人工智能、还有融合了科技元素的非遗——皮影,以及数百种植物标本等,这个被小学生们称为“科技感与未来感满满”的地方就是大学南路小学“大树星球”社区科技馆!
2025年11月10日,大学南路小学倾力打造的“大树星球”社区科技馆正式与师生见面。这座占地逾1400平方米的创新教育空间,以“家校社协同共生”为核心理念,积极引入社会前沿科技力量,携手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西安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大学、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东超世沃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自然博物馆等多家单位,共同构建一个突破传统边界的未来教育新生态。
多家科研院所助力 沉浸式体验颠覆科学课堂
科技馆到处都是吸睛的项目,展品类型多,琳琅满目,“科含量”满满,“戴上这个仿生机械手臂,这个机械手就会听你的指挥,跟你的手一块儿动”,在其中一个科技展区,五五班陈锐霖边演示边介绍。
大学南路小学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了多维度的沉浸式学习场景:
在“生命探索”维度,通过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省自然博物馆等机构合作,学生们可以在科技馆内触摸全球400余种种子标本,观察秦岭特有物种的生命形态,并通过珍贵鸟类与昆虫标本;西安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则将现代农业的图景完整呈现——通过其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植物样本、生长数据,以及共同开发的“从种子到餐桌”探究项目,学生能够系统理解从自然生长到科技赋能的全产业链条。
这里有令人目眩的飞机模型,学生们通过观摩等比例航模、解析设计流程,不仅理解了信息高效处理背后的逻辑,更在心底点燃了航空报国的理想火种。这里就是科技馆一大展区——“深空探秘”维度在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合作中展开。精密的航空电系统被形象地揭示为飞机的“神经中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带来一系列充满巧思的光学互动实验设备,引导学生从微观光子到遥远星光的探索中,构筑起对光科学的完整认知。
这边,孩子们被西北大学物理学院带来的“流动博物馆”和“格物致知讲堂”所吸引,纷纷驻足体验,感叹:“简直太有意思了!”那边,孩子们被3D打印作品“高达”等吸引,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将大型基建中应用的3D打印技术微缩再现,为孩子们精心打造了一座名为"星球年轮"的椭圆型艺术装置,把宏大的时空与生命概念凝结为一件可触可感的诗意作品。
微观创新:“一平米博物馆”让每个孩子成为策展人
学校相关负责人说,“大树星球”内最动人的风景之一,是赋予每个学生一平米自主策展空间的“一平米博物馆”项目。在这里,没有统一命题,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自己兴趣王国的主角。
“那些爱捡石头的孩子,成了‘石头研究员’,认真比对不同石头的纹理与成分;喜欢植物的孩子,每天记录叶片的变化,像真正的 botanist 一样思考生长规律;迷恋昆虫的学生,则用图画和标本构建起自己的‘昆虫图谱’”,大学南路小学德育主任解珺介绍,“我们不做任何预设,只是鼓励、倾听并为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这个过程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从‘我喜欢什么’到‘我为什么喜欢’的思维跃迁。”
“这是‘摩天轮’,可以转,这是我们的‘小鸟’,这些都是用小颗粒积木做的……”与此同时,大学南路小学校园成了鲜活的科技课堂,各科技社团的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边讲解边演示。“快看,这个机器人能握手!”“你看,机器狗在翻跟头!”同学们纷纷与机器人、机器狗互动,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据悉,“大树星球”的命名源于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宗旨,这里不仅是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场所,还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家校深度互动的“教育共同体”。
“我们想要打破的,不仅是校园的物理围墙,更是教育资源与真实世界之间的隔阂”,大学南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李茵在开馆仪式上表示,“‘大树星球’不是一个简单的科技展馆,而是一个汇聚社会创新力量,让学习自然发生的生命场域。我们很感谢这些支持我们的研究所和企业,让孩子们触摸到最前沿的科技脉搏。”
共学模式促进教师新成长
“大树星球”不仅是学生的乐园,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科技馆通过与科研机构、高新企业的深度合作,为教师提供了接触前沿科技、转化教学理念的“第二研究空间”。
“在带领学生进行‘智慧农业’项目时,我们借助西安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传感器和种植套件,和学生一起学习如何优化光照与营养”,科学组段小丹老师分享道。她兴致勃勃地说:“这种与真实产业对接的‘共学’模式,让师生都成为了面向未来的学习者。”
打造面向未来的教育新范式
据悉,学校将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紧密、有机的“家校社教联体”,让教育的探索从校园这个“主脑”出发,通过发达的“神经网络”延伸至家庭与社会,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生态系统。
在这一教联体中,学校是课程的设计师与系统的主导者,将持续输出核心的科学思维与探究方法;家庭将转型为最贴近生活的实践场,在“厨房实验室”与“阳台观测站”中验证与延伸课堂所学;而广大的社会力量则成为不可或缺的资源库与导师团,以前沿的技术、真实的场景与专业的智慧,为学生的奇思妙想提供坚实的支撑。
“学校期望实现的是一个打破物理与时空界限的‘泛在学习场’。在这里,学校、家庭与社会深度融合,知识、素养与创造力在联动中循环生长,共同滋养每一位学生走向可持续的未来”,大学南路小学党总支书记王建说。
“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到这么多的科技项目,看到这么多的展品,太酷了!”孩子们纷纷赞道。他们说,当天就跟逛科技庙会一样,充满新鲜感,“除了合木图书馆,我们又多了一个好地方。”
此次“大树星球”的成功构建,标志着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在“家校研企”四方联动育人模式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未来学校建设提供了融合、开放、创新的“碑林样本”。
华商网记者 耿艳红 视频 周翔
编辑:赵晓雪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汉中首推中小学生春秋假,家长求假期同步,教育厅点赞汉中“先行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