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幼小动态 > 正文

世界儿童日解锁环保新玩法 孩子们让可回收物“焕发新生”

幼小动态 西安新闻网 2025-11-10 10:20:24
[摘要]11月8日,西安经开第五小学热闹非凡,百余名孩子围在铺满纸壳、塑料瓶、旧纺织品的创作区,剪剪贴贴、拼拼凑凑,原本不起眼的可回收废品,在一双双小手的巧思下逐渐变身成蕴含环保深意的艺术装置。

  11月8日,西安经开第五小学热闹非凡,百余名孩子围在铺满纸壳、塑料瓶、旧纺织品的创作区,剪剪贴贴、拼拼凑凑,原本不起眼的可回收废品,在一双双小手的巧思下逐渐变身成蕴含环保深意的艺术装置。

  这是西安市妇联、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志愿者及社会公益组织艺术家,为响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25年世界儿童日“敢作气候担当,点亮儿童未来”倡议,开展的“绿脉共生”创意点亮活动现场。西安市儿童友好观察团和经开第五学校生态社团的孩子们,在大学生志愿者和艺术家的带领下,将日常生活中的纸壳、塑料瓶、旧布料等可回收物品,变废为宝。

  活动中,西安市儿童友好观察团与经开第五学校生态社团的孩子们分成小组协作,围绕气候与环境主题展开创作。有的小组用蓝色塑料片堆叠出“冰川”,边缘点缀破碎的泡沫模拟消融痕迹,呈现“冰川警示”的紧迫感。有的用深浅不一的布片拼贴出秦岭山脉,再粘上彩色卡纸剪的动植物,诠释出“秦岭绿肺”的生态价值。还有的将塑料瓶剪成碎片铺成“黑色眼泪”,直观展现水污染的危害。九组作品涵盖黄河长江文明、梯田共生、海洋塑化污染、山火之殇等多个主题,每一件都凝结着孩子们对地球的关注。

  “我和同学用旧纸箱做了梯田的层次,还贴了小草,希望大家都能爱护土地。”参与创作的孩子一边整理作品细节,一边分享想法。“我希望我们的城市能更好地保护秦岭,让它一直一直都是西安的‘绿肺’。”儿童友好观察团成员汪海若一边整理着手中的“秦岭”模型,一边说出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西安能准备好应对更多的极端天气,让我们可以更安全地长大。”儿童友好观察团成员姜珊说。

  孩子们在创作中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收集材料,有的设计造型,有的进行组装,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协作中深化了环保认知。“看着废品变成艺术品,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了气候变化的影响。”现场志愿者介绍,艺术创作让抽象的环保理念变得可感可知。

  西安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既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也让全社会更关注气候变化与儿童权利。未来,西安将持续支持儿童参与环保行动,共建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据悉,本次活动创作的九组艺术装置将在西安市公共空间持续展出,让更多人通过孩子们的视角感知环保的紧迫性,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为儿童打造更友好的生态环境。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国消防日——筑牢校园消防“安全网”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