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北农林科大将“减脂塑形”纳入体育教学课程 这门课,“塑”出学生健康体魄
“跟着王艳老师,还能再瘦30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专业大二学生赵梓萌自信地说,入学时她的BMI(身体质量指数)达34,一学期后降至29,减重18斤。
这样的蜕变,源于该校体育部推出的减脂塑形课程(原“阳光减脂训练营”),课程于2021年10月启动,由王艳教授主讲,开设每周2次免费集中训练,配套每日三餐及运动打卡机制。入营的86名学生平均减重11斤,内脏脂肪指数平均下降2.2,23人通过体质测试。上学期,该课程招收168人,平均减重14.68斤,跳远平均提高10厘米。
减掉体重,收获自信
高三时期,赵梓萌习惯于通过吃宵夜缓解压力,一年内体重飙升30斤。一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她就报了减脂塑形课。
“一开始很不好意思,觉得自己胖。”这是许多学生的初体验,但随着课程推进,羞涩感逐渐被陪伴与分享的喜悦取代。大家开始互相分享减肥心得——从运动燃脂技巧到食堂清淡餐档口推荐。赵梓萌说:“因为有‘搭子’的互相鼓励和信息共享才坚持下来。”
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保专业2023级学生张皓男用一学期将BMI从35.5降至25.7,瘦了60.2斤并练出了清晰的肌肉线条,他的秘诀是“一天都不敢偷懒”。从2024年8月起,他每天坚持向教师打卡三餐和运动锻炼情况,在教师日复一日的指导下,成效很快出现。如今,他能给想减肥的同学讲饮食搭配、代谢原理及塑形技巧。
2024届毕业生于前前是减脂塑形课首批学员,4年间BMI从33.6降至27.5。她在毕业典礼上分享收获:“减脂课让我实现了身心重塑,给了我改变人生的勇气。”如今,通过西部计划选拔的她已赴新疆支教。
纳入课程,科学考核
2024年,“减脂塑形”正式纳入该校体育教学课程,与体测、综测挂钩,面向BMI>28的学生开课。课程内容以有氧运动减脂为主,通过力量训练增肌燃脂,循序渐进养成运动习惯。期末成绩构成为:课堂出勤、三餐(忌重油重盐)和运动锻炼(课外APP乐跑、12000步数)打卡、BMI降低幅度占比50%,乐跑占比10%(课程要求55次),以及体质测试项目,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占比40%。
2024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赵瑞是“减肥名将”,BMI从33.6降至27.7。“老师要求乐跑55次3公里,我跑了57次。”超额运动量让他体质测试合格、体育课成绩能达良好。
2024级应用数学专业的李思辰曾被诊断为脂肪肝,在老师“特殊照顾”下,一学期减重40斤,BMI从32.8降至26.9,引体向上从0个提升至5个。
2024级机化专业的张子尧身高175厘米,初始体重204斤,BMI31。为获平时作业成绩A+,他坚持三餐打卡与每日12000步,减重20斤,BMI29.1,体脂率从31%降至25%,实现“由胖到壮”的转变。
看到孩子瘦了,精神焕发,张子尧的家长很惊喜:“我们都看到了孩子的改变,全家高度认可,这门课办得好!”
减脂强身,拥抱健康
上课铃响,王艳带领学生先做30分钟有氧热身操,学生心率升至140次—150次/分钟,再进行20分钟高强度间歇训练,最后是拉伸放松。她逐一指导,调整呼吸,并鼓励学生“跟不上没关系,坚持就是胜利”。
“减肥不是‘急行军’,要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习惯,爱上运动。”被学生称为“活力女神”的王艳说,减脂课的意义远超体重数字,“当孩子们在操场奔跑大笑时,我看到的是生命的绽放。”她偶尔还会“威胁”学生:“复胖要重修哦!”正因这份用心,该课程至今零挂科,不少学生次年仍自愿跟练。
王艳说,从2021年86人的试点训练营到如今每学期168人的品牌课程,她见证了每一位学生的蜕变,也坚定了将减脂塑形课推广至全校的信心。
据介绍,目前该校BMI>28的学生有150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6.6%。从2025级新生开始,该校减脂塑形课程由2个班增设至5个班,未来计划开发线上教学模块,覆盖更多超重学生。
近日,该校体育部发布《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本科生课外APP中长跑锻炼通知》,要求全校所有本科生参加,鼓励研究生参加。通知明确,本科生每学期中长跑不少于36次,建议每周不少于2次。其中,一、二年级本科生中长跑情况纳入本学期体育课综合成绩考核。
由部分超重学生的减脂到全体学生的强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正在推进多项行动举措。体育部负责人表示,今后每节体育课身体素质练习内容占比不低于30%。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