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连日来,西安高新区教育管理发展中心组织开展“深研新教材 构建新课堂”系列主题教研活动。各学校教师齐聚一堂,通过研讨课展示、专家点评、专题讲座等形式,围绕新教材解读与课堂实践创新展开深度交流,为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新动能。
体育:“学练赛评” 融情境 健康育人显实效
9月24日,体育学科教研活动在高新第四小学举办。高新四小邹锋老师执教二年级《操控性技能:肩上投掷与游戏》,以 “我是特种兵” 为主题情境,从“突袭阵地”到 “攻打大本营”,情境设置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肩下抛接、肩上投掷的进阶练习中,实现 “玩中学、练中赛”。高新十七小王育策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体能游戏》课,以趣味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提升体能,学会“尊重规则、互助共赢”的体育精神。
课后,西安市“名师+”研修体主持人、高新区体育兼职教研员侯华老师肯定了两位教师“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巧”,并就课堂语言精炼性、评价时机提出了中肯建议。西安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孙寅超老师以《理解新课标,用好新教材》为题,从课程理念设定、“学练赛评”落实、大单元设计等方面提供系统指导,助力教师实现新教材从“读懂”到“用好”的转化。
英语:AI 赋能情境课 “教评育”融贯课堂
同期,英语学科教研在高新区实验小学开展。高新区实验小学张晨老师以“宠物”为主题,借助AI数字人视频、角色扮演,让三年级学生在《Our animal friends》学习中掌握词汇、传递“关爱动物”理念;高新六小丛浩文老师的四年级《The weather and us》课,以“雨滴的旅行”为情境主线展开天气主题教学,融合古诗词与AI工具,实现“英语学习与生活应用”的无缝衔接。
西安市教学能手王馨瑞在点评时称赞两节课亮点纷呈,凸显了教学理念的精准落地,有效落实了核心素养,实现了语言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同时巧妙借助AI赋能教学,让知识传递与素养培养更具实效。
西安市教科院白文华老师详细阐述了新教材的内容变化及最新目标与要求,为老师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建议。她通过大量案例解析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变与不变,提醒教师关注需要注意的板块与方法,指导老师们更好地运用新教材,提升教学实效。
语文:字理故事启思维 AI助力新课堂
9月25日,在高新一小的语文专场上,两位老师用充满激情的教学,呈现了新课标理念下课堂的无限可能。高新一小王敏老师的《日月明》课,紧扣会意字特点,通过字理故事、游戏互动引导学生掌握构字规律;高新十三小张苏晨老师的《彩虹》课,通过角色代入、动作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语言运用中感悟情感,在实践探究中深度学习。课堂上,AI小助手“智小星”的互动,更让学习充满趣味。
课后,陕西省学科带头人、高新区教研员张娜评课说,这两节课紧扣统编教材逻辑与新课标,融合AI教学,实现了知识传递与趣味相融的统一。同时以生为本,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力的培养,为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了优秀范本。
陕西省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李琦老师结合《田忌赛马》《蜘蛛开店》等丰富教学案例,建议教师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中心,优化教学设计,促进真实深度的课堂生成。其间,高新一小“你好,暑假”种子课程静态展,呈现了孩子们在项目式学习中的探索足迹与成长收获,也让参会教师直观感受到跨学科实践育人的成效。
道法:阶梯式教学传法治 情境探究育素养
9月26日,道德与法治主题教研活动在高新第七小学举办。高新七小孙娇老师执教六年级《用好法律 维护权利》,以“吕慧娴维权”故事为线索,通过角色扮演、云端律师讲堂等,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明确“依法维权”“维权有度”;高新第一学校郑丹丹老师的三年级《生活处处有规则》课,以“规则王国探秘”为引,引导学生从“发现校园规则”到“认同公共规则”,实现规则意识的主动建构。
高新七小孙贝主任对两节课例进行了关联性分析,指出三年级以“情境体验”培育规则意识,六年级通过“案例探究”强化法律运用能力,体现了法治教育的阶梯式设计,各有侧重又相互呼应,为深化法治课堂提供了有益探索。
陕西省教科院思政教研员夏波在讲座中强调,思政课需锚定“立德树人”目标,把握教材螺旋上升逻辑,结合学段成长规律,全面把握学情,精准调控教学难易,让思政课真正实现思政引领、价值引领。夏老师结合两节研讨课,对道法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做了重点指导。
此次多学科教研活动,通过“课例示范+专家引领+交流研讨”的模式,为高新区教师搭建了互学互鉴的平台,让新教材、新课标在课堂落地生根,为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