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幼小动态 > 正文

西安“五育”并举生动实践 绘就素质教育新画卷

幼小动态 西安新闻网 2025-09-26 10:34:11
[摘要]从保障每天一节体育课、延长课间时长的刚性制度,到丰富各类活动、拓展实践教学的柔性策略,一场将“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推向深入的生动实践正在西安校园蓬勃展开。

   秋日的阳光,为古城西安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在这收获的季节,2025年西安市为民实事教育领域各项举措悄然结出硕果。

  从保障每天一节体育课、延长课间时长的刚性制度,到丰富各类活动、拓展实践教学的柔性策略,一场将“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推向深入的生动实践正在西安校园蓬勃展开。近日,记者走进部分学校,实地感受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下,校园里的盎然生机与创新活力。

在西安经开第三小学,学生们在大课间玩传统游戏“定乾坤”

在莲湖区行知小学创客社团,学生们学习搭建积木机器人

  操场上的汗水、欢笑与成长

  9月24日,秋阳正好。记者刚踏进西安经开第三小学校门,一阵阵欢声笑语扑面而来。正值大课间,孩子们跃动的身影,成为这张秋日画布上最灵动的笔触。

  操场边,一台智慧体育设备前围满了学生。三年级4班学生冯思雅和她的4位小伙伴正在进行30秒开合跳比赛。小家伙们个个憋足了劲,身影起落间,计数屏幕上的数字不断跳动。“39个!”胜出的冯思雅红扑扑的小脸上洋溢着喜悦。

  记者看到,学校里设置了多台智慧体育设备,每台设备集成跳绳、蹲起、开合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纵跳摸高等多个项目,通过人脸识别登录,增强了运动的趣味性与吸引力。

  在庭院、操场等区域,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低年级学生玩着“定乾坤”“抓石子”等传统游戏,灵巧的手指上下翻飞;跑道上,有孩子正在进行激烈的接力跑比赛,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篮球场、足球场上,队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战术演练;还有一群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练习八段锦,动作有模有样。据了解,为确保全校3000余名学生都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学校实行1-3年级与4-6年级错峰大课间。

在西安经开第三小学,学生们玩传统游戏“抓石子”

  “体育锻造的不仅是体魄,更是能够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品格。”学校体育组组长石高明道出了体育运动的深层价值。对此,学校田径队队员刘亦珊的感受尤为深刻:“我把赛场上那种不服输的劲头带到学习、生活中,遇到难题我会想办法攻克,遇到挫折我也不会灰心丧气。”

  这种品格为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基石。石高明自豪地指着荣誉榜说:杨昊霖同学在2025年经开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连破400米、800米纪录;校足球队在2025年区级比赛中连夺五冠……

在西安经开第三小学,学生们进行接力跑比赛

在西安经开第三小学,学生们练习八段锦

  荣誉背后是融入日常的体系化支撑。学校构建“常规课程+专项训练+特色活动”体系:日常体育课、每周两次体能训练、师生每日晨跑+课间操+阳光跑夯实基础;韵律操、武术、腰鼓等基本课程和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班级联赛激发兴趣;将锻炼场景延伸至幸福河生态公园,开展融合环保教育的户外实践。“我们营造‘师生同练、班班争先’氛围,让每名学生都能掌握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大队辅导员王棪说。

  成效体现在数据中:2024年经开三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96.83%,优良率56.94%且近年来持续上升。得益于“以体育人,以体强心”理念,学生们普遍展现出乐观进取的良好心态。

在西安经开第三小学,学生们打乒乓球

  科学课堂上的实践、探究与梦想

  与操场上的活力迸发不同,西安学子的另一种潜能激发与素养提升正在创客教室里火热进行。9月24日,在莲湖区行知小学,创客社团的孩子们在教师樊欣雨的带领下,围绕《神秘的碾药童子》项目忙碌着。

  “看,曲柄摇杆结构是怎么连接的?”樊欣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孩子们认真研究碾盘、碾槽、碾盘轴等实物部件,他们需要用零件拼装出各个部件,以及胳膊、腿能活动的小机器人。运用所学的齿轮、齿条传动原理和编程知识,他们要让小机器人控制碾盘在碾槽里滚动,实现“传感器检测到药材后开始自动碾药”的功能。

  记者看到,孩子们分工协作,有的小组专注地拼装调试,有的小组围绕传动结构的实现方式激烈辩论。“我从一年级开始参加创客社团,最有成就感的是独立制作了一架螺旋桨能转动的直升机。”三年级5班学生周天彧告诉记者,社团活动让他对科学探索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希望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军人,研发出更多保家卫国的先进武器。

在莲湖区行知小学创客社团,老师指导学生们搭建积木机器人

  在旁边的机器人竞赛社团,高年级学生正在进行紧张的赛前训练。“上学期我们社团在省级、市级科技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六年级4班学生闫益诚边说边向记者展示编程机器人在地图上完成任务的流程。社团负责人牛志兵在一旁悉心指导,帮助孩子们优化程序设计和比赛策略。近年来,行知小学在各级科技竞赛中屡获殊荣,仅2025年上半年就在多项省市级、国家级乃至国际赛事选拔赛中斩获佳绩。

在莲湖区行知小学机器人竞赛社团,老师带领学生们进行赛前训练

  “探索‘五育’并举的有效模式,是我们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核心路径。”行知小学校长田健说,作为市级科技教育示范校,学校正深入实践以PBL(问题驱动教学法)项目式学习为核心的科教融合,逐步构建起“课程—社团—实践—竞赛”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

  田健举例说,参观西安航空基地后,学生们自发开展了“我的航天梦”校本研究;日常学习中,抽象的科学原理通过制作“唐长安城”“未来之城”“绿能方舟—综合发电站”等大型科创模型,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具体项目。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不仅掌握了编程、3D打印等技术,更培养了创新思维与协作能力。学校还通过邀请高校专家开展人工智能讲座等方式,持续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

  一场系统而深刻的变革

  两所学校的鲜活实践,并非孤立的亮点,而是西安市深入推进“五育”并举的生动缩影。

  如今,走进西安许多中小学,都能感受到“健康第一”理念的落地生根。课间15分钟,跳绳、踢毽子、打篮球的身影遍布校园;每天一节体育课成为刚性保障,安塞腰鼓等传统体育项目让锻炼充满文化韵味;中考体育改革的“指挥棒”转向过程性评价,乒乓球、武术等新项目入选,平时考核分数占比提高至30分,引导着学校、学生、家长共同重视日常锻炼。2025年体育中考优秀率大幅提升33.2个百分点,印证了日常积累的力量。与之同步,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通过主题班会、全员大家访、家长课堂等构建起家校共育、守护学生阳光成长的立体屏障。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步入体系化发展新阶段。在西安,科学家与中小学生“面对面”已成为常态。全市配备科学副校长、科技辅导员2000余名,2个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13所实验校、6所少年科学院如同星星之火,带动科学教育呈燎原之势。

  深化“双减”的过程,是一场静悄悄的课堂革命。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让课堂告别“满堂灌”,走向“人人有参与,个个有收获”。连续四届的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评选,推动作业从“量的控制”转向“质的提升”。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联合执法机制持续净化培训环境,让教育回归校园主阵地。集团化办学与组团式帮扶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教育。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感受科技魅力 放飞心中梦想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