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课程与新教材下,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已不是新鲜事,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将舞台完全交给学生,并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成果以多种形式进行汇报展示,这一活动不仅颠覆了以往的学习方式,还让家长们集体点赞:“堪称综合性学习盛宴,这是真正的学以致用!”9月19日下午,一场打破空间与时间界限的活动:“向爸爸妈妈汇报——我们这样学习”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成果发布会在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航天中路校区成功举行。
活动设主会场报告厅与各年级教室分会场,以项目展示、艺术展演、体验交流等形式,全面呈现学校“学习方式变革”的创新实践。四至六年级全体学生与家长代表共同参与,见证了这一融合传统文化、科学探究与人文实践的综合性学习盛宴。
传承文化制作皮影展示非遗魅力
校思晓管乐团奏响《1812序曲》和《康康舞曲》后,迎来第一篇章:非遗之美,文化寻踪。学生们带领大家走进光影艺术的世界。
“灯影下的传奇”以快板开场,解析皮影成像原理,并精彩演绎《三打白骨精》片段,娴熟操作赢得全场掌声。“千年遗迹寻踪——皮影戏”的项目小组则通过资料查阅、实地寻访、亲手制作及合作表演“桃园三结义”等环节,全面展现皮影艺术的魅力与团队协作的成果。
航天四小王芊羽、王芊雅姐妹利用暑假走访渭南华县皮影发源地,完成“陕西华州皮影——光影中的千年非遗”汇报,系统介绍了皮影起源、24道精湛工艺及唱腔、光影与操纵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并展示皮影与动漫、游戏融合的创新形态,传递非遗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当代活力。
运用人工智能设计密铺图案舞台秒变T台秀
接下来,精彩的思晓拾光舞蹈团表演“梦蝶飞舞”之后,第二篇章“数理之趣,思维遨游”不断上演精彩。“探秘计时器的发展”小组从日晷到智能时钟,解读人类对时间的认知与利用历程,他们现场演示沙漏制作,展现科技与智慧的演进。
“穿越时空的密铺之旅”项目小组围绕“书包减负”问题,融合古埃及、中国等文化中的密铺智慧,运用数学原理与AI技术,最终呈现数学主题书包及精彩的T台秀,彰显数学与生活、艺术、科技的深度融合。他们还使用了人工智能工具如Deepseek完成密铺图案设计,当同学们将自己设计的密铺图案制作为文创帆布包在舞台走秀时,引发家长阵阵掌声。
“车轮基因解码”项目小组从几何特性、实验验证及历史演变等多角度探究车轮为何是圆形,并展示学生自主设计的未来创意车轮,体现跨学科学习与创新思维。
该小组成员通过吉利汽车制造厂的研学经历,阐述了汽车发展史、制造工艺及新能源车工作原理,畅想智能环保的未来汽车,见证“中国智造”实力,立志助力民族工业发展。
学校思晓悦歌合唱团带来演唱《一只鸟仔》和《给宝贝》后,第三篇章“多元之彩,成长筑梦”英文项目、星际田园与红色研学项目依次亮相。
用英文展示24节气 将“蔬菜种植”搬上舞台
“奇妙的二十四节气”小组用英文展示“夏至”“芒种”等节气的天文特征、物候现象与传统食俗,演绎《芒种小镇》剧情,体现学生对节气文化的深入理解与创新传承。
“星际田园成长记”小组则以情景剧的方式展示从播种到收获的校园农场实践全过程,他们将“西红柿”“黄瓜”等“蔬菜植物”搬上舞台,融合劳动教育与生命教育。学生通过选种、栽培西红柿与黄瓜等作物,学习科学种植,体验协作与收获,并延伸探讨太空无土栽培技术,展现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劳动精神与航天梦想,“我知道了黄瓜原来是有藤蔓的。”
“红色照金:一段跨越时空的信仰之旅”小组将观众带回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讲述照金镇革命历史,融汇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历史、戏剧表演,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学子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的最后,学校“红领巾”小记者现场采访了三位家长代表,家长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真切感受到项目化学习带给孩子们的成长与自信,高度认同学校融合育人的理念。
航天四小王芊羽、王芊雅的妈妈激动地说:“我们的孩子们在这次展演中很好地分享自己,大方自信地展现自己,这是在短时间内无法通过分数表达出来的。我相信这样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孩子以后的发展,包括思维的提升、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以及在社会上的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
校长:更像是一场“学习博览会”,一堂“看得见成长的素养课”
“我们一起见证了10个小组的展示、3个精彩节目,超过100个孩子走上了这个舞台。从皮影戏到星际田园,从车轮科技到二十四节气,从千年非遗到红色信仰——我们还欣赏了管乐、舞蹈和合唱……这不仅仅是一次汇报,更像是一场‘学习博览会’,一堂‘看得见成长的素养课’”,航天四小“名校+”共同体总校长杨勇在发言中回顾了学校自2020年建校以来在“减负提质、融合育人”方面的持续探索。
他说,学校较早系统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国家2022年新课标要求高度契合。经过几年实践,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显著提升了学生解决真实问题、团队协作与创新表达等综合素养。杨校长呼吁家长关注过程、提供支持、共建教育生态,并表示学校将继续通过项目化学习,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022年,国家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让我们特别欣慰的是,航天四小其实早已走在这条路上——我们从‘提前探索’走向‘系统建设’,从‘点滴尝试’走向‘全面开花’。”
从2023年起,航天四小全面推行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围绕“多学科融合”和“核心素养”两条主线,陆续推出《寻龙记》《护鹊行动》《探秘城墙》《博物馆奇妙夜》《二十四节气之旅》《星际田园》等一系列项目。当天的展示,融合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美术、音乐、劳动等多个学科,涵盖传统文化、科技工程、人文社科、艺术表达等多个领域。孩子们在真实地“展示成长”。
杨校长认为,通过参与本次活动,孩子们在三方面得到了提升:第一,是真实问题解决的能力。孩子们面对复杂、开放的真实问题,学会调研、设计、实验、反思、调整——这是任何试卷都无法完全检验的综合能力。第二,是团队协作与表达沟通的能力。没有一个项目是靠一个人能完成的。他们在小组中分工、合作、讨论、达成共识,最后还能清晰、自信、有条理地向大家汇报——这是真正的“输出式学习”,是素养的外显。第三,是文化自信与创新意识。很多项目扎根中国传统文化,但孩子们没有停留在“模仿”,而是加入现代科技、艺术表达甚至国际视野,做出属于自己的创新。这种“守正创新”,正是新时代少年最需要的素养。
家长:小学生太厉害,把学到的、看到的变成了有意思的节目
活动圆满落幕,家长们难掩激动,纷纷表达对这一活动的高度认同。一位家长激动地说:“原先以为实践作业就是查查资料,找个借口出去旅游转转,写写画画,没成想孩子们全给演活了,动手制作皮影,演绎皮影戏,制作计时器等,没想到现在的小学生太厉害,不是死读书,而是动手又动脑,把学到的、看到的都变成了有意思的节目。这些孩子才小学就这么有想法,敢表达,台风又稳又自信,我坐在台下一边拍照,一边忍不住感慨,为孩子们骄傲,为现在的教育方式点赞!”
一位家长说:“今天的汇报会太精彩了,从皮影非遗的传承,到车轮科技的探索,再到星际田园的梦想,孩子们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学科巧妙融合,展现了惊人的创造力与合作精神。”
一位家长代表说:“今天有幸走进学校参加‘向爸爸妈妈汇报——我们这样学习——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成果汇报’活动,收获了很多惊喜,看着孩子们自信地展示成果,尤其是生动有趣的皮影戏表演特别受触动。我能感受到孩子们在项目里不仅动手又动脑,还学会了合作,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到有趣的实践中,这样的学习方式特别有意义。”
华商网记者 耿艳红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