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厚植家国情怀,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团委在校党委的指导下,组建了“延河星火相传,青春筑梦前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暨“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专项实践队,在暑期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红色实践活动。
实践队在校团委刘双阳老师的带领下,先后走进延安大学校史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梁家河、南泥湾、延安市凤凰广场、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及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以实地研学、沉浸式体验、红色宣讲等形式,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精神寻根之旅,让青年学子在行走中感悟革命伟力,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
实践队首站走进延安大学校史馆,从陕北公学的窑洞课堂到新时代创新实践,从“两弹一星”元勋彭士禄的笔记到作家路遥的手稿,队员们在史料中读懂延大“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队长李博原同学感慨革命精神是青年奋斗的力量源泉。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队员们通过声光电技术重温长征历程,在象征1935年胜利的纪念碑前肃穆致敬,实践队员表示“长征从书本走向现实,先辈牺牲让我们更懂奋斗意义”,返校后实践队还将通过宣讲、视频展播传递长征精神。
在梁家河,队员们参观知青旧居与村史馆,与村民交流感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内涵,还主动搀扶行动不便的游客,用行动诠释担当。队员们抵达南泥湾,在大生产展览馆感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体验农耕劳作,实践队员直言“先辈顽强意志是青年行动指南”。
在凤凰广场的防空警报中,队员与群众共缅先烈。队员们瞻仰“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雕塑,并化身宣讲员向广场上的学生讲述军民抗战故事。随后,实践队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在《黄河大合唱》手稿前感悟革命历程;探访王家坪、枣园、杨家岭等革命旧址,从简陋窑洞与历史场景中,体会先辈艰苦奋斗与“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在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与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队员们通过文献、实物了解革命先辈在政权建设、干部培养中的贡献,模拟“革命会议”沉浸式体验历史,实践队员表示将把抗大精神转化为学习动力。
这场“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专项实践意义非凡,实践队以“校史联学+实践赋能”模式,让青年学子在红色研学中汲取信仰力量。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通过返校后的红色主题班会、宣讲会、心得分享等活动,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未来,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青年学子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实践中勇挑重担,用青春智慧与热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青春篇章。(通讯员:刘双阳)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从母校学子到年薪百万负责人 陕西新华优秀毕业生王双艳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