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封封急电便成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的有力见证。谁能在硝烟弥漫中看清胜利方向?谁能在生死攸关前扛起民族大义?谁能在泥沙俱下时担当中流砥柱?让我们叩问历史、探寻答案。”9月16日上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思政大课“中流砥柱”篇在全国同步开讲。
全国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 学生深受感染
屏幕上,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思政课教师梁寅子的问题层层推进,学生们凝神思索、踊跃作答,课堂在思维碰撞与情感共鸣中,让“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历史定论愈发清晰。
这堂思政大课是由教育部、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其中,初中课程“中流砥柱”由陕西思政教师团队精心打造,以真实的史料为基,用富有说服力与感染力的故事串联课堂,以理性思辨的深度激发学生的家国真情感与历史认同感,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坚定信仰和做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
在长约31分钟的课堂里,梁寅子老师从中共中央发给义勇军及全体同胞的电报讲起,深沉讲述了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面对日寇入侵不同的态度与行动,讲述了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杀敌的故事。杨靖宇将军的故事非常富有感染力,很多孩子眼睛都湿润了。
学生:铭记历史,做能撑起未来的少年
课后,有学生激动地说:“听老师讲杨靖宇将军胃里只有树皮、枯草、棉絮,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突然明白英雄不是有刀枪不入的身体,而是具有绝不向敌人低头的钢铁意志。我也要把这种‘再苦再难,信念不垮’的坚强意志传承好,守好自己的‘阵地’”。还有学生感慨地说:“原来历史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前辈用热血铺就的路!我会铭记历史,把这份担当扛在肩上,做能撑起未来的少年!”
“当看到AI里的延安小朋友讲革命根据地的故事,我更加坚定要弘扬延安精神,弘扬抗战精神,艰苦奋斗,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课后延安中学初二8班郝婉彤激动地说。
9月16日上午,西安交大附中各班学生认真地观看这堂思政课。记者看到,有的在聚精会神地听讲,有的眼里闪烁着泪花,一张张严肃的面孔写满了对先辈们崇高的敬意。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从这节课了解到是中国共产党促进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是共产党在全民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革命前辈伟大的事迹,我们不能忘记国家经历过的耻辱,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学习,不然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一定要为中国的崛起做出贡献!通过梁老师的讲述,让我们知道了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等革命先烈的事迹。全民族统一战线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正把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统一抗战的伟大精神,对我触动很大,我们新时代也需要这样的精神”, 西安交大附中初一一班谭杰熙说。
西安交大附中初一一班樊丁瑜这样说:“梁老师的课知识很丰富,她讲了延安革命根据地以及杨靖宇将军连续与敌人斗争五天五夜肚子里只有草根等英雄事迹,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授课教师:团队精心备课磨课,融入AI技术
梁寅子老师激动地说:“思政大课活动令我终身难忘。本次的教学任务不仅难度更高,责任也更大,使命和责任重大。为了上有说服力的思政课,让历史事实成为思政引领的硬支撑,备课组专门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集素材,多次联合党史专家、纪念馆讲解员共同备课、磨课,力求让每一个历史事实有出处、有依据。为了上有感染力的思政课,备课团队不断创新授课形式,通过视频连线方式,走进百团大战纪念馆,结合采访,提升课程的吸引力;为了让课程更具时代性,备课团队结合AI技术等,用多模态的呈现方式‘具象化’破题。”
她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将进一步聚焦“四史”教育,引导学生汲取奋进力量,并用新时代党的故事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推动其从“旁观者”转变为“主人公”,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教师在润物无声中完成培根铸魂的使命,用心讲道理,用情讲故事,上有温度的思政课。
作为本次思政大课的备课组长,陕西省教科院思政教研员夏波说,这节课和我们平时上的思政课不太一样,借助史料让孩子从中去印证去思考,相信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坚信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从历史到现实,让孩子们理解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这节课,孩子们更加坚信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思政教师:有情感、有温度、有深度,让思政课更鲜活
本节课也引发了思政教师的共鸣。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段伟这样评价:“这堂课用走心的故事、生动的表达、亲和的姿态上出了一节有情感、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课,这正是贯彻思政课要做到‘八个相统一’要求的鲜活实践。”
西安市经开第一中学思政课教师武莉娟表示,自己要把本地的抗战资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让抽象的知识点变得鲜活,让课堂更具温度与说服力。
延安中学思政教师罗峻鹏说:“作为延安中学的思政教师,我将充分利用延安中学校史馆的红色教育资源,扎根革命圣地延安的红色沃土,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旧址等地方,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訾艳阳表示,这节思政大课既是陕西思政教育成果的展示,也为我们如何用好红色资源、讲好抗战故事提供了范例。学校将进一步深化红色教育,通过“红色故事宣讲团”“红色研学实践课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厚植学生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华商网记者 耿艳红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