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西安市碑林区、长安区、莲湖区的三个社区同步开展特色活动,三场活动从文化传承、品格培养到安全守护,多维度助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别样色彩。
传统艺术浸润童年
8月21日,碑林区太乙路街道永宁苑社区笑声不断,“童心品国粹·欢乐共传承”主题活动在此暖心启幕。30余名孩子在京剧脸谱的斑斓世界里,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让古老艺术在童真童趣中焕发新活力。
活动中,社区特邀的戏曲老师手持各式脸谱教具,从京剧的起源娓娓道来,细致讲解脸谱色彩与角色性格的关联。随后的脸谱绘制环节,老师刚示范完基础勾勒技巧,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在空白脸谱坯上施展创意。有的模仿经典样式,给“关羽”涂红面、画卧蚕眉;有的大胆创新,给“孙悟空”添上渐变金纹;还有的拉着身旁的家长一起调色,亲子合作的身影格外温馨。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举着自制脸谱合影,稚嫩笑脸与五彩图案相映成趣。
童趣故事传递善意力量
“狼大叔最后变成好人了。”8月21日上午,长安区郭杜街道香溪路社区活动室里,孩子们举着绘本齐声喊道。这是社区开展的暑期绘本阅读活动,志愿者通过《狼大叔的红焖鸡》故事,为儿童传递善意与包容的理念。
《狼大叔的红焖鸡》讲述了狼大叔起初计划捕捉母鸡制作红焖鸡,为让母鸡变胖而送去大量美食,最终被小鸡们的热情与感恩打动,放弃初衷并主动送上更多食物的故事。讲述过程中,老师结合插画展示狼大叔制作煎饼、甜甜圈等情节,生动呈现角色心理变化,吸引孩子们专注倾听。
故事结束后,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们拿起材料包,发挥想象力制作圆滚滚、笑眯眯的小鸡手工作品。有的为小鸡贴上亮晶晶的贴纸当围巾,有的在鸡肚子里塞进铃铛,作品晃动时发出“叮铃叮铃”的声响。孩子们动手忙碌间,一件件充满童趣和个性的作品逐渐成型。
“平时工作忙,很少有这样的机会陪孩子互动。”居民张女士表示,活动不仅让孩子在听故事、做手工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更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友善、信任、包容与分享的意义,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
社区课堂揭穿网络“小套路”
“不能要,这是骗子的花招。”孩子们齐声反驳着课堂上的情景提问。8月21日,莲湖区枣园街道红光社区里一场“儿童网络安全守护行动”正在进行。
活动中,莲湖区妇联的老师带着《想当网红的金发姑娘》绘本走进课堂。当读到“金发姑娘为涨粉泄露家庭住址”时,7岁的睿睿急得直摆手:“老师说过,家里的电话不能告诉陌生人。”老师顺着孩子们的讨论,用翻页动画拆解了“免费领玩具要填身份证”“陌生人私信送游戏币”等常见套路,原本抽象的“网络诈骗”,在故事里变得清晰可辨。
“要是有人说‘扫码能领奥特曼卡片’,你们会扫吗?”老师现场演起情景剧,扮演骗子的志愿者刚掏出二维码,就被孩子们齐声打断:“不能扫,可能有病毒。”随后,孩子们化身“小小反诈宣讲员”,你一言我一语分享者家长们教的“防骗秘诀”。
“以前总担心娃轻易相信陌生人,现在他自己就会说‘这是圈套’了。”居民李女士表示,让孩子真正明白“为啥不能信”,比反复叮嘱更有效。这场活动不仅传授了防骗知识,更让孩子们有了识别风险的警惕心,为他们的成长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