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幼小动态 > 正文

乡村小学里上起热闹“秦腔课”

幼小动态 西安日报 2025-05-29 10:12:55
[摘要]5月28日,由西安市文旅局、西安市教育局联合主办,临潼区文旅局、临潼区教育局协办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秦腔艺术进校园”活动在临潼区秦陵街办下和小学举行。

秦腔演员们为孩子们进行现场表演。

  “锣鼓响、眼神亮,一上台、把戏唱……”5月28日,由西安市文旅局、西安市教育局联合主办,临潼区文旅局、临潼区教育局协办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秦腔艺术进校园”活动在临潼区秦陵街办下和小学举行,临潼区人民剧团的秦腔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闫军社、虢亚旗、高飞翠等艺术家,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精彩纷呈的戏曲盛宴,让乡村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

  “秦腔的乐器按照传统习惯分为‘文乐器’和‘武乐器’。板胡就属于‘文乐器’,有‘文场一把手’之称。”活动现场,闫军社着重讲解了板胡、梆子、二胡等秦腔主要伴奏乐器的构造、种类和发展,并邀请同学们登台亲身体验演奏,在多重维度上感受传统艺术的无限魅力。

  在戏曲表演环节,临潼区人民剧团的演员们表演了《火焰驹·表花》《花亭相会》等秦腔经典剧目选段,高亢激昂的唱腔、精美的戏服和生动的演绎引得师生阵阵掌声。剧团还特别编排了寓教于乐的《三娘教子》,通过互动形式,让孩子们在“悠扬秦腔,弦歌不辍;古韵新声,曲美情切”中理解秦腔的唱词与韵律。

  在“文化小课堂与非遗体验”的互动环节中,秦腔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用通俗语言讲解秦腔发展历史,介绍“生旦净丑”行当特点,并示范“手眼身法步”基本功。师生们踊跃参与,专业着装上台,像模像样地学习起甩水袖、耍花枪等动作,现学现唱《三滴血》。

  此外,生动有趣的“画脸谱”环节,更是深受小学生们的欢迎,“通过这堂课,我了解了戏曲知识。我要学两招,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脸谱颜色的秘密——红色代表忠诚,白色代表奸诈,黑色代表正直……秦腔里的学问真多!”六年级学生袁浩源边说边兴奋地向记者展示着自己画的秦腔脸谱。

  “农村孩子接触高雅艺术的机会有限,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近距离感受了传统戏曲的魅力,更在互动体验中深度感知戏曲背后的知识,收获了难忘的文化记忆。”看着学生们在秦腔艺术家们讲解中,充满求知欲望的一张张小脸,下和小学校长靳春娟说,“未来,我们会继续争取更多的机会,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传统文化扎根乡村教育,助力孩子们全面发展。”

  “将戏曲文化活动‘搬’到课堂,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播种’。”临潼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临潼区文旅局将加大政策保障力度,通过加强乡村文化空间联动,发挥“文艺轻骑兵”的先锋作用,广泛开展更多形式的戏曲培训与普及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植孩子们的心房。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传统文化浸润校园 五彩活动趣享端午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