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幼小动态 > 正文

这所小学把“公司”开进校园

幼小动态 西安晚报 2025-05-13 10:22:04
[摘要]在西安一小学,一群平均年龄不到12岁的小学生运营着一家特殊的校园企业——“小蜜蜂有限公司”。

“小蜜蜂有限公司”开业典礼

  在西安一小学,一群平均年龄不到12岁的小学生运营着一家特殊的校园企业——“小蜜蜂有限公司”。从产品研发到市场营销,从财务管理到人事安排,这家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的校内模拟公司——让学生作品变为产品,让职业体验课程更“生活”,以其独特的运营模式刷新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知。

  “我承诺,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在“总经理”就职仪式上,五年级学生孙帛锐郑重宣誓。日前,随着第二届管理层换届完成,这家独特的“校园企业”正式升级至3.0运营模式,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记者前往该校实地探访了这家开在学校里的“公司”。

  “总经理”的商业蓝图

  5月7日,在西安高新第八小学教学楼的一角,一块“小蜜蜂有限公司”的牌匾格外引人注目。这可不是普通的兴趣社团,而是一家以学生为主体的模拟公司。

  新上任的“总经理”孙帛锐同学手持一份详尽的岗位名单,向记者展示这个“商业帝国”的完整架构:创意研发部、生产制作部、市场营销部、财务部、企划部、人力资源部、后勤和公益事业部,8大部门数十个岗位,全部由四、五年级的学生通过竞聘上岗。这位小学生的智慧与努力令人惊叹。竞选前,他利用人工智能软件做了大量功课,深入了解公司架构,分析研究各岗位竞争和发展趋势,最终凭借专业的研究报告和自身的优秀表现脱颖而出。

  尽管刚上岗不久,但这位年轻的“总经理”已展现出超乎年龄的商业头脑。“鉴于之前人员因毕业流失,我们计划先用1个月时间招募新成员扩充各部门,3个月完成团队建设,再用2个月进行市场调研和业务测试。”孙帛锐向记者阐述着他精心制定的商业计划,不仅考虑到眼前人员更替的问题,还着眼于为公司长远发展建立可延续的管理体系,“希望方案能为后续管理者提供参考,助力公司开更多‘分公司’。”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在这个微型商业王国里,小学生们不仅要参与公司日常管理,还要完成真实的经营任务。从产品设计的头脑风暴,到财务管理的精打细算;从市场营销的创意策划,到人事安排的斟酌考量,孩子们在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体验着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在实践中不断吸收知识和经验,学习团队协作和商业思维。

  “蜜源集市”的商业实战

  “古法香皂限量发售!”“纯手工发夹买二送一!”……五一劳动节前,西安高新第八小学的校园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蜜源集市”在孩子们的期待中热闹开市。这可不是普通的校园义卖,而是一场由学生公司全程运营的专业商业实践活动。

  走进集市现场,15个特色摊位各具特色:“绿植小铺”展销学生亲手培育的多肉植物,小摊主们专业讲解养护知识和心得;“科技创客”摊位前,自制手工药皂和科技小发明吸引师生驻足体验;“手作工坊”里,编织手环、剪纸窗花等文创产品两小时售出近百件;“美食天地”的百香果柠檬水和手工饼干更是供不应求。学生们一边吆喝一边记账,俨然一副“小老板”模样,现场生意火爆。

  “这次我们改进了定价策略,确保每件商品都有合理利润。”四年级的李诗晗分享着她的“生意经”。这位新任销售部长回忆道:“第一次卖油泼辣子时因为满减设计失误亏了本,这次我们吸取教训做了充分准备。”作为学生公司销售部长,她带领团队提前市场调研,制定了详细的营销方案。“套圈游戏,1元1次,8元10次。”活动现场,她和其他两位同学密切配合,一人扯着嗓子大声吆喝,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一人微笑着递出圈圈,热情地邀请大家参与;一人专注地收钱找零,分工有序、配合默契。

  活动现场,“总经理”孙帛锐亲自参与古法香皂的销售。“副总经理”王紫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协调场地维护。宣传部设计精美的海报,财务部实时更新收支数据,后勤部则默默打扫着场地,保障场地整洁干净……学生公司的“员工们”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

  “这些在课本上学不到的实战经验,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教育成果。”许多家长反馈,孩子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收获的不仅是厨艺技能,更有商业思维和领导力的启蒙,在沟通表达、问题解决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从厨艺社团到模拟公司

  “公司前身其实起源于最初的厨艺社团,后来升级为‘小蜜蜂有限公司’组织形式。”该校劳动教育中心主任陈瑾向记者揭秘了这家特殊企业的“进化史”。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9年高新八小成立“蜜”食者厨艺社团,通过陕西面点制作、煎炸烹炒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由于课程趣味性强,每学期报名需“线上秒杀”,成为最受欢迎的社团之一。

  2022年9月,该校将社团升级为“小蜜蜂有限公司”,这不仅仅是名称和形式的改变,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升华。学校以模拟企业运营的方式,依托“小蜜蜂品质劳动课程”体系,搭建校本化“微型社会”实践平台,将劳动教育从单一技能培训升级为涵盖设计、研发、生产、销售、财务等全链条实践,让学生通过真实职业体验为职业生涯规划埋下启蒙种子,同时推动劳动教育走向日常化、生活化、体系化。

  “我们不仅教孩子做产品,更让他们体验完整的商业流程。”陈瑾介绍说,从第一代产品“八小蜜辣”到“太空餐厅”创意菜、枇杷膏、秋梨膏等特色食品,目前公司的产品线已扩展到十余个品类,从选料到包装都是孩子们自己完成的,并建立严格的成本核算和销售体系。企划部的同学们更是发挥创意,以学校吉祥物“小卓小悦”为原型,开发微信表情包和文创产品;学生记者团则通过镜头记录校园生活,锻炼传媒实践能力。

  劳动组组长晁思北老师告诉记者,为了让公司得到良好运营,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了解食品企业的运作流程,从源头食材的精心采购到创新产品的研发,再到精准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与财务管理,每一步都力求贴近市场实际。公司收益用于公益活动,学生们用义卖款项购买物资慰问养老院,当他们把温暖和关爱送到老人们手中时,内心的喜悦与成就感也让他们明白,商业不仅仅是追求利润,更是一种责任和奉献。

  如今,这家特殊的“企业”已成为该校特色课程的金字招牌。在这里,孩子们不再只是课堂上的学习者,更是运筹帷幄的“经理”、精诚合作的“合伙人”以及社会责任的“践行者”。

  看着一群群“小蜜蜂”在实践中羽翼渐丰,陈瑾很是欣慰,“正如公司的企业文化‘勤劳、务实、创新、发展’一样,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真实的商业实践平台,让孩子们得以在真实的挑战中,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一步步蜕变和成长。”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传统文化进校园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