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儿童智能手表秒变“窃听器”,充电宝竟成“数据小偷”……这些潜伏在身边的网络安全隐患,给孩子们上了震撼一课。5月9日上午,高新一小30余名师生在陕西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网络安全教育基地,通过十余项网络安全体验系统,亲身感受数字时代潜藏的安全危机。这场沉浸式教育之旅,为孩子们筑起防范网络诈骗的第一道认知防线。
上午9时,师生们参观了教育网络安全政策、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等内容展板。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相关政策法规,让师生们了解到网络安全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每个人在维护网络安全中的责任。
网络安全体验环节,更是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在“移动充电宝攻击”体验台,当学生将手机接入经过改装的充电宝,大屏立即弹出“充电宝已获取通讯录、照片等数据”的警示;“微信窃密”系统则通过模拟钓鱼链接,让参与者目睹聊天记录被实时监控的过程;最令孩子们震惊的是“绵羊墙窃密”装置——看似普通的公共Wi-Fi竟能截获所有连接设备的浏览记录。“我再也不敢随便连免费Wi-Fi了!”一名学生捂住嘴巴惊呼;在黑客改号体验区,学生们亲自操作设备,目睹正常来电号码在系统中被篡改为“110”等随意设置的号码;在密码安全小实验体验系统前,孩子们亲自参与了密码破解实验。此外,儿童智能手表体验、勒索病毒攻击、银行卡信息窃取、网站攻击等演示系统,通过生动形象的展示方式,让孩子们深刻理解了网络安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今天的参观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利用软件就能冒充亲近的人的声音来骗钱。我记住了,不点陌生链接,不随便透露隐私,要当网络安全小卫士!”三年级1班的来俊琦同学说。六年级4班张楚怡说,“网络世界潜藏的种种风险让我触目惊心,也意识到日常上网时的小疏忽就可能酿成大隐患。”六年级1班张旖纾感悟到,智能设备的普及,也给生活带来了更多潜在的风险,我们应时刻保持警惕和清醒的头脑,守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合法权益。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实用的网络安全知识,也为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校方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将网络安全知识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让孩子们在网络世界中健康成长。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