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幼小动态 > 正文

把课堂“搬进”田野——研学游激活安康文旅新业态

幼小动态 陕西日报 2025-04-23 10:05:37
[摘要]春日的秦巴山区绿意葱茏,采茶、育苗、手工……一堂堂别开生面的“耕读课”正在绿水青山间展开。

学生在平利县田珍茶业园区研学(资料照片)。 本报通讯员 赵晓罡摄

  春日的秦巴山区绿意葱茏,采茶、育苗、手工……一堂堂别开生面的“耕读课”正在绿水青山间展开。

  近年来,安康市将研学实践教育融入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依托自然资源与产业特色,打造“研学+文旅”融合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让“行走的课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自然课堂进茶园

  4月15日,安康市高新中学的400余名学生走进田珍茶业园区,开启了一场“寻茶之旅”。

  “大家注意看,采摘时要‘一芽一叶’,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向上提……”在茶技师的示范和讲解下,学生腰系竹篓,小心翼翼地尝试采摘鲜叶。

  一个多小时后,学生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来到手工制茶体验区,在制茶师傅的指导下体验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作茶点,感受茶乡饮食文化。

  “春茶季和研学游的热潮,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年春茶季,我们接待的研学团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不少。”平利县田珍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胡学华介绍,基地设有研学实践茶园500亩、研学教室1500平方米、学生餐厅700平方米、宿舍40间,还配套开发了茶艺表演、茶宴品尝等特色项目,让来研学的师生在感受美丽乡村独特魅力的同时,感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研学游深度嵌入茶产业链发展,让茶产业焕发新生机。

  近年来,平利县依托茶饮首位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融合,依托规模茶企、茶园,积极打造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截至目前,平利县已打造4个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让“一片叶”与“一堂课”巧妙融合。

  劳动课堂悟真知

  前不久,在汉阴县七叶莲农业智慧园区,来自安康市汉滨区果园小学四年级、五年级的学生上了一堂劳动实践课。

  “大家看,现在大棚温度是23℃,湿度65%,适合西红柿生长。”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学生认真记录数据,不时蹲下观察西红柿植株的生长情况,体验从调配营养土、装育苗盘到播种、育苗和移栽的全过程。

  “研学游能让学生沉浸在特定的环境中,让课本上的现代农业知识变得直观可感。”汉滨区果园小学党支部副书记王婷说,学校积极探索家庭社会的协同育人机制,组织学生开展校外研学和家庭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劳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塑造品格。

  “接地气、有农味”的研学实践课程,正吸引越来越多安康市中小学生参与。

  安康市打造15条适合不同学段、不同时长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7条“多彩春日”安康研学精品线路;围绕学生多元发展需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开发出融合乡土乡情特色、体现德智体美劳主题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课程,不断提升研学效果。

  生态研学促振兴

  “快看!那只鸟的羽毛是粉红色的!”4月9日,在石泉县草池湾田园综合体观鸟茶室,石泉县城关镇银龙小学五年级学生谭浩宇兴奋地指着远处飞翔的朱鹮说。

  丝银坝村是60余只朱鹮的栖息地。立足朱鹮这张生态名片,当地在保护村落原始生态、保留乡村风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配备了朱鹮之家科普中心、田间课堂、乡村生活博物馆、自然研学农场等设施,并融合研学游业态,开发了亲子乐园、农耕体验、咖啡露营、乡村舞台、朱鹮沙龙等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

  “我们根据不同季节设置研学课程,可定制个性化的课程与服务,让学生在研学中拓宽视野,亲身体验、观察、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草池湾田园综合体园区主管邹井格说,如今,前来体验研学的团队络绎不绝。

  与此同时,研学游带来的可持续性“留量”,为乡村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截至目前,草池湾田园综合体共接待游客6.8万人次,创造收入达320万元。

  “我们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生态优势及历史文化底蕴,积极推动研学与农文旅深度融合,推出多条主题研学路线,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研学旅游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石泉县全域旅游发展中心主任陈欢说。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爱心校服情暖乡村娃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