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职教动态 > 正文

「教有方·师有为」变被动为主动,她让医科课堂活起来!

职教动态 西安医药科技职业学校 2025-04-11 19:38:43
[摘要]「教有方·师有为」系列栏目,零距离对话专业课教师,解码西安医药科技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创新实践,探寻教育思维的进阶之路。

  「教有方·师有为」系列栏目,零距离对话专业课教师,解码西安医药科技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创新实践,探寻教育思维的进阶之路。

  本期栏目,让我们一起走进优秀教师张思亲的课堂,看她如何在“提分”与“育人”的平衡木上,让课堂既成为知识的熔炉,又化作能力的孵化器?在职业教育的土壤中,点燃学生的内驱力,让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成长”。

image.png

image.png

  张思亲

  专业基础课教师、教研负责人

  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在核心期刊发表《杂交玉米品种家佳荣2号种子纯度的In Del分子标记鉴定》、《杂交玉米品种DUS必测形状的表现与优化》、《基于灰色关联度DTOPSIS与模糊概念法的玉米姊妹系综合评价》3篇文章。

  曾获奖项

  2021年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微课程教学大赛三等奖;2021年西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2022年西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2023年西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第八届微课大赛二等奖。

image.png

  “教学如同精密仪器,每个环节都需要环环相扣。”张老师将闭环视为课堂质量的基石。

image.png

  课前:锚定目标,精准设计

  “不打无准备之仗”是张老师教学的铁律,她以“学情为基础,课标为纲要”,构建了系统性备课框架。

  备课前,张老师通过与班主任、课代表沟通,结合学生课堂表现与课标要求,精准定位学生的基础薄弱点,并结合课标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筛选教材核心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并预设突发问题解决方案,以保证教学效果。

image.png

  课中:多元培养、分层教学

  课堂上,她以“岗课赛证”融通育人理念讲解课标内容——对接岗位需求、竞赛要求与证书标准,加大实操比重。

  同时推行分层教学,对实操能力强的学生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实训PK”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和实训实操能力;对理论扎实的学生开展“案例研讨+翻转课堂”,锻炼学生的表达和问题解决能力。

image.png

  课后:反思迭代,闭环提质

  课后,她通过作业、实验、考试等多维度检测学习成果,并将反思纳入下一轮备课,形成“分析-设计-教学-检验-迭代”的闭环链条。“教学不是单程票,而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她这样总结。

image.png

image.png

  在张老师的生物学课堂上,传统的线性教学被彻底打破,她采用“项目教学法”,以知识关联性为锚点,将教材内容重新解构。

  课堂上,张老师不再按章节顺序照本宣科,而是将分散在不同单元的核心概念提炼整合,形成如“细胞能量代谢”“遗传信息传递”等专题模块。“知识点不是孤岛,而应该像神经网络般互相关联。”

image.png

  在“微生物代谢”专题中,她会串联“酶动力学”、“发酵工程”等跨章节内容,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ATP生成路径、代谢调控机制等关联逻辑。

  这种“主题式聚合”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系统认知,更通过“绘制-讲解-迭代”的思维可视化训练,让重点知识在反复应用中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

image.png

image.png

  “知识若不能应用,便是空中楼阁。”张老师尤为重视实训课的“落地”价值,她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训课。例如“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中,学生需自主设计变量、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

  实训前,她会与课代表反复预演实验细节;课堂上,在讲解完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后,张老师则会退居幕后,让学生主导操作与讨论。“动手的过程,就是知识内化的过程。”

image.png

  她鼓励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向主动输出知识,将更多课堂时间用于讨论、合作以及问题解决。这样的互动交流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并在此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image.png

  此外,西安医药科技职业学校定期举办校级专业技能大赛,构建以赛促学、以赛选优的实践平台,通过竞技选拔机制挖掘学生实操潜能,有效提高了他们的专业实操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image.png

  “无情境不命题,无实践不真知。”张老师擅长以真实情境激活课堂。在讲解“病毒感染方式”时,她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为切入点,将班级分为“病毒侦查组”“药物研发组”与“防疫宣传组”。

  侦查组通过数据分析揭示病毒传播规律,研发组探究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分子机制,宣传组则设计防护方案并科普免疫知识。学生不仅掌握了病毒相关理论,更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到科学与社会责任的联结。

image.png

  正如张老师在教案反思中所写:"当学生能从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联想到《生物化学》中的抗原抗体反应,从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理解药物研发的分子靶点,我们的课堂就真正成为了连接科学理论与社会责任的桥梁。"

image.png

  同时,张老师还会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比如微课视频,用动画演示让药物化学反应变得直观易懂。这种多媒体教学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image.png

  从初入医科教学时的青涩,到如今成为独当一面的教研负责人,张老师始终以“研教相长,以赛促教”为职业准则。

  她深度参与学校教研活动体系,在好课堂比赛、优秀公开课及教师教学能力比武等常态化教研活动中,通过“研课—讲课—评课—议课”将集体智慧转化为个体教学能力的提升。

  此外,张老师积极参加省市级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和微课程大赛,并屡次斩获奖项。她认为:“教学比赛是检验教育理念的试金石,更是创新课堂的孵化器。”

  比赛备赛期间,她系统拆解获奖课程的设计逻辑,逐步构建“赛教融合”的课堂标准,将项目式学习、情境化教学等前沿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实现 “以赛促教、以教提质” 的职业教育新生态。

  张老师以独特的教学智慧,在“提分”与“育人”间架起桥梁,用实践的火种点燃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期待西安医药科技职业学校教师以她为榜样——让知识在实践的土壤中扎根抽枝,让技能在责任的担当中拔节生长,共同培育出既精于专业、又心怀家国的新时代栋梁。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重磅!!西安育华职业高中与西安市东城第一中学“名校+”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成功举办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