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一所以“双证”育人为特色的医学高校正持续向医疗健康行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建校45年来,累计培养6万余名毕业生,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部分专业学生未毕业即被三甲医院、知名药企“预定”,形成独特的“医专现象”。
产教融合铸就“校院一体”育人模式
作为西北地区医学专科教育的先行者,该校“校中院、院中校”的办学格局,依托附属医院及120余家合作医疗机构,构建起“临床教学-岗位实训-职业认证”全链条培养体系。通过将教室搬进病房、把病案引入课堂,实现“早临床 多临床 反复临床”的教学特色。大数据显示,2023该校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82%,显著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专业集群对接健康产业全链条
围绕“生命全周期 健康全过程”理念,学校打造医疗、医养、医药三大专业群,14个专业精准对接基层医疗需求。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毕业生连年供不应求,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新兴专业毕业生更是企业高薪争相聘用。校企共建的“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覆盖60%以上专业,学生毕业即获医院、药企“上岗通行证”。
“五金”工程锻造核心竞争力
学校以金专业、金课程、金教材、金师资、金基地建设为抓手,将1+X证书制度深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近三年,学生人均获取2.3本职业资格证书,护理专业学生母婴护理、老年照护等拓展证书持有率达100%。这种‘学历+技能’双认证模式,让我们的学生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
行业赋能培育“医者仁心”
在西安医专,医学人文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通过“名医工作室”、“大师讲堂”等载体,将“精诚至善”的校训精神融入专业教育。多家用人单位反馈,该校毕业生不仅技能过硬,更展现出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双高”建设开启发展新篇章
当前,学校正全面推进省级“双高计划”建设,重点打造高水平护理专业群,深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随着数字化解剖实验室、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新型教学平台投入使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校长在采访中透露:“我们正与跨国医疗集团洽谈合作,未来将构建‘国内+国际’双轨认证体系,为健康产业发展输送更多复合型人才。”
西安医专的办学实践印证了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成功路径。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基层医疗需求激增的当下,这种紧贴产业、深耕特色的办学模式,为破解医疗人才结构性矛盾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华商网 杨帆 西安医专 杜小成)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