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教育时讯 > 正文

8133“宝”藏之约 | 中医药学院

教育时讯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2025-02-19 15:01:18
[摘要]中医药学院前身是1952年创建的宝鸡专区中医进修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中医药学院

  中医药学院前身是1952年创建的宝鸡专区中医进修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为国控医学类专业,毕业后可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陕西省重点专业。现有专业实训室23个,建有中药标本馆、中药园、康复实训中心等实训基地,其中康复实训中心为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教授、副教授26人,硕士研究生31人,双师教师占比87%。拥有省、市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18人。建有大师

工作室2个。

  中医药学院在校学生2100余名,2024年专升本上线率87%,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近年来,学生在国家A类比赛中获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其余国家级奖项12项、省级奖项65项。现有省级精品在线课程2门,院级精品在线课程6门,4门课程为国家级教学资源库课程,编写国家级、省级十四五规划教材2本,省级终身学习品牌2个,主持各类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

  开设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中药学、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7个高职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两个专业在高考统招阶段招生。

  01专业介绍

  康复治疗技术

640.webp

  省级重点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康复医学、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等知识,具备康复评定、康复治疗、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等能力,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及信息素养,能够从事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面向康复技师职业,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岗位(群)。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发育学、基础医学概要、临床医学概要、康复医学导论、康复评定技术、物理治疗因子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常见疾病康复、儿童康复、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康复心理学等。

  药学

640.webp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典型药物的药理作用、药品调剂与用药指导、药品生产与检验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处方调剂、药品零售、质量检测等能力,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及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药学服务、药品质量检验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面向药师等职业,药学服务、药品质量检验等岗位(群)。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要、天然药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品市场营销学、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等。

  中药学

640.webp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中医药基础、药学服务、中药生产、质量检验、药品经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调剂与用药指导、炮制加工与制剂生产、医药营销与管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中药调剂、中药学咨询与服务、中药饮片生产、中药制剂生产、中药质检、中药购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面向中药师、中药炮制工、药物制剂工、药物检验员、医药商品购销员等职业,中药调剂、中药学咨询与服务、中药饮片生产、中药制剂生产、中药质检、中药购销等岗位(群)。

  主要课程有中药学、中医学概要、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鉴定技术、中药调剂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药制剂技术、医药市场营销、中药制剂检测技术。

  药品经营与管理

640.webp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医药学、医药企业管理、医药市场营销等知识,具备药品信息查询与收集、药品推介与指导、顾客服务、药品购销管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药品采购计划编制与采购实施、药品销售和售后服务、药学咨询与用药指导、药店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面向药师、医药商品购销员等职业,药品采购、药品销售与服务、用药咨询与指导、药品储存与运输管理、药品质量管理、药店运营管理等岗位(群)。

  主要课程:中医药学概要、医药商品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理学、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营销心理学、医疗器械概论、药品储存与养护、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品市场营销学、推销谈判与技巧、零售药店管理实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医药电子商务等。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640.webp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智慧健康养老管理等知识,具备养老服务综合评估、老年人建筑和环境智慧化设计与改造、养老项目筹建规划、养老服务设施智慧化管理、养老服务培训与能力建设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养老评估、智慧适老环境规划、养老服务设施管理、智能服务设施及产品研发、养老培训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面向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师、老年能力评估师等职业,老年评估、养老项目管理、医养个案管理、服务设施管理、适老化环境规划等岗位(群)。

  主要课程:基础医学概论、老年学概论、管理学基础、信息应用基础与应用、老年基础护理、老年营养与膳食、保健按摩技术、老年康复护理、老年心理护理、老年疾病预防与护理、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等课程。

  招生专业仅供参考,具体以省教育厅公布为准。中医学、针灸推拿仅在高考统招阶段招生。

  02学院荣誉

640.webp

640.webp640.webp

640.webp

640.webp

640.webp

640.webp

  03专业实践

  学院建设有药学、康复、传统医学三个实训中心、23个专业实验实训室、1个中药标本馆和1个中药种植园。康复实训中心为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中药标本馆内藏3500余份中药标本,在省内高职院校处于领先地位,2020年被授予“宝鸡市科普教育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有附属医院1所,教学医院3所,实习医院18所,制药及药品经营企业6家。

  校内部分实训设备

image.png

image.png

校外部分实训基地

image.png

  04就业情况

  中医药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2022年就业率更是超过98%。

  毕业生分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等大中城市的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并且面向基层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目前全省几乎所有二级甲等以上医院都有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学院的毕业生。

image.png

640.webp

05教师风采

  张维杰

  教授,陕西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1-2025年)康复治疗类专业委员会委员,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委会委员、民政行指委康复专委会委员、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外科研究会秘书长、陕西卫生职业教育外科教研会秘书长。先后担任主编、副主编等编写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12篇,完成科研课题5项,承担《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等4门课程教学工作。

  主持完成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发展规划、康复实训中心发展规划,康复治疗技术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目标等内容。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成为院级重点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并成功申报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将康复实训中心建设成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将《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课程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程。

  完成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实践研究》;院级课题《行动导向教学实践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开发实践研究》《项目教学法在康复治疗技术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所完成的科研课题获得宝鸡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

  先后完成8篇学术论文并在公开期刊发表。作为主编,编写的首部全国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并投入使用;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正常人体解剖结构》《人体解剖生理学》《临床疾病诊治》等书籍,已正式出版发行。

  其所设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分别获教育部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优秀奖、二等奖。2012年在全国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比赛中获陕西省二等奖,多次受到部、省级的表彰奖励,曾三次被学院选派参加全国高职高专骨干教师培训。

  崔淑兰

  教授,院级教学名师,中医教研室主任。2003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杏林春”中医药文化传承宣讲团队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主要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课程。主持《中医诊断学》院级精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院级中医学重点专业建设,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陕西省教育厅等各级课题9项、参与8项,撰写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6篇,参编教材7部,参编专注4部。2022年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普奖;2022年获陕西省中职微课程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2021年获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优秀职教论文评选二等奖;2021年获宝鸡市第19届自然科学成果奖二等奖;“杏林春”中医药文化传承宣讲团2022年被共青团宝鸡市委认定为宝鸡市“青年突击队”。先后荣获学院优秀教师、优秀教研室主任、最美教师、骨干教师、巾帼标兵、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高军权

  副教授,针灸推拿专业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双师型教师。曾获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院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在院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主持完成省级重点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建设工作;参与编写全国中医药“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其他各类教材2部;主持参与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3项;主持完成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4门。

  高引莉

  副教授,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智慧养老专业负责人,高级双师型教师。曾荣获学院“骨干教师”、“最美教师”荣誉称号。陕西省学生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省赛一等奖指导教师;参编规划教材及其他教材6部;参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任务(项目)建设”项目中“康复治疗技术骨干专业建设”;发表教学科研论文7篇;主持参与各类课题5项。

  脱梅娟

  副教授,执业药师,医学学士、工程硕士,专业负责人,高级双师型教师。先后荣获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职教学会优秀教师,学院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及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称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指导教师;陕西省学生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省赛一等奖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获省赛银奖;“挑战杯”获省赛铜奖;参编规划教材4部,校本教材1部;参与药品质量与安全省级资源库《中药制剂分析》课程建设;发表教学科研论文十余篇;研发实用新型专利5项,主持参与各类课题5项。

编辑:赵晓雪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年新气象 启航新学期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