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教育时讯 > 正文

让“校园餐”成为学生的“幸福餐”

教育时讯 渭南日报 2025-02-19 14:12:48
[摘要]2月18日中午12时05分,在临渭区北塘实验小学食堂内,学生井然有序地排队打饭。食堂阿姨精准熟练地将一份份色香味俱佳的菜肴盛入学生的饭碗中。

  落实校领导陪餐制度,确保用餐安全。

  严格把控食材采购,确保食材安全。

  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确保操作规范。

  规范食材进货查验,确保烹饪安全。

  本报记者 魏宝宝 通讯员 吕凡

  打饭窗口明亮卫生、工作人员着装整洁、学生排队有序……2月18日中午12时05分,在临渭区北塘实验小学食堂内,学生井然有序地排队打饭。食堂阿姨精准熟练地将一份份色香味俱佳的菜肴盛入学生的饭碗中。

  土豆红烧肉、西红柿炒鸡蛋、清炒西葫芦、紫菜蛋花汤……学校食堂当天烹制的饭菜得到学生的好评。“食堂饭菜味道好,饭量足,每天都有肉,我特别喜欢吃。”对于学校的营养午餐,五年级学生王奕昕甚是满意。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校园食品安全更是“大于天”。如何保障学生在校吃得安心、舒心?让家长和公众放心?

  近年来,临渭区教体局积极探索,精准施策,聚焦源头把控,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细化操作流程和规范标准,实现校长老师、食堂管理人员、家长代表、学生“四方同餐”,鼓励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对“校园餐”进行监督,用心用力守护学生“盘中餐”,让“校园餐”成为学生的“幸福餐”。

  聚焦源头把控 走好第一步

  “家长们最关注的是食材采购和加工配送是否安全,这也是‘校园餐’的风险点。”渭南小学校长郗莉说,渭南小学建立了严格的食材供应商筛选机制,优先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实施食材可追溯体系,确保食材来源清晰、安全;定期评估供应商表现,及时调整采购策略,以高质量食材保障饭菜品质。

  据了解,为全力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牢牢守住校园食品安全防线,2024年,临渭区教体局又将米面油肉蛋奶列入大宗食材,实行政府招标采购,蔬菜水果、调料等在临渭区教体局和临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核通过的供应商中定点采购,从源头上保障食材新鲜、质量安全可溯源。此外,通过“政府采购+定点采购”方式,大宗食材和蔬菜水果采购价格均低于市场价格。采购成本的降低使学生饭菜质量明显提高,供应品类日益丰富。

  同时,临渭区作为全国试点区率先使用营养改善计划智慧监管平台,利用互联网软硬件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食材采购、储存、使用等全过程进行监控记录,实现了对食材从入库到出库的全流程监管,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做实从“陪”到“参” 提升餐食质量

  临渭区官底镇中心小学虽地处农村,但是在对待学生餐饮问题上,学校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学生的吃饭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内含着教育的态度和理想。用精耕细作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健康,才是真正的大实事。”

  针对校园餐,临渭区教体局要求,校长每周至少一次参与陪餐,同时每天陪餐人员要检查当天食堂卫生、储存、操作、留样、消毒等各个环节落实情况,填写陪餐记录,对餐食的感官、口味、质量和食堂的管理等进行评价,填写意见建议。

  “走进食堂看管理,吃到嘴里评质量。”如今,临渭区无论是城区学校还是农村学校,均实行校领导、家长陪餐制度。师生、家长同窗打饭、同质同价,食安监督常态化,学校食堂有了崭新变化。

  临渭区育红初级中学设立了意见箱和热线电话,针对学生和家长反馈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2024年秋季开学后不久,学校在一次调查问卷中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菜品口味偏咸。收到反馈后,学校后勤处立即与厨师团队沟通,调整菜品的烹饪方法,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不管学生还是家长,都是我们食材加工制造环节中的一名监督者,保障学生饮食安全,才能保障好他们的身体健康,才有条件谈学习。”临渭区育红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拜会军说,学校坚持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将食堂的操作间、烹饪过程等通过实时视频监控的方式展示给师生和家长。还在食堂设置了公示栏,公示食品原材料的采购渠道、检验报告、菜谱带量带价等信息,实现“校园餐”360°无死角监控。

  “饭菜好不好,学生说了算。”在渭南市第一小学餐厅门前的黑板上写着“欢迎各位学生对菜品进行投票”,投票分好吃、一般、有待改造三个等级。学校每两周组织所有班级派出学生代表和部分教师代表,在餐厅进行菜品贴星评价。同时,向家长公布学校食品安全“即诉即办”电话,随时接受家长全面监督、举报。

  据了解,2024年秋季学期,临渭区教体局通过学生家长陪餐反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家长反馈10余万份,满意率达90%以上。

  多元理念赋能 丰富食育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学生需求,临渭区西安路小学在餐厅还专门开设了民族餐厅,操作中有专用的锅、碗、勺、盆、消毒柜。因此,该学校还被评为陕西省民族示范学校。临渭区沋西小学同样针对学生需求,设立了民族餐厅,让学生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临渭区人和小学在学校食堂开设面花社团,让学生了解关中地区面食制作工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审美能力。

  各校除了做好饮食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饮食文化习惯,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宣传饮食文化知识;借用校园标语、宣传画、演讲比赛等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就餐习惯,加强节约粮食宣传教育;坚持开展“光盘行动”评比,对表现优秀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激励学生养成节约习惯。

  此外,临渭区吝店镇中心小学还优化食堂供餐方式,提供小份菜、半份菜,方便学生按需取餐,减少浪费现象。

  做好“校园餐”需要的不仅是责任心,更是细心和耐心。下一步,临渭区教体局将围绕“让孩子们吃得营养健康”,继续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管和指导,推动学校食堂不断完善硬件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办好家长放心、学生舒心、服务暖心的学生食堂。

  (照片由临渭区教体局提供)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让“校园餐”成为学生的“幸福餐”

上一篇:【软科】中国民办大学50强公布,各省入选数量及名单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