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教育时讯 > 正文

少年提笔逐梦​ 向着未来出发

教育时讯 西安日报 2024-06-23 16:07:05
[摘要]

  6月22日,西安市中考首日,学子们怀梦想、迎朝阳、赴考场。一滴滴汗水,浇灌一路繁花;一句句“加油”,铸就了一身“战甲”。考生们提笔逐梦,向着未来出发。

  老师的笑容有“镇静”作用

  上午7点,距离开考还有一个半小时,西安市第六中学南校区考点外已是人头攒动。不少考生和家长早早就位,考生三五成群,手持书本,趁着开考前的宝贵时光,与同学共同复习,做着最后的冲刺。

  考点周围,护考工作人员随处可见。西安交警碑林大队安监中队民警们不到7点就来到考点周边疏导交通;城管执法人员在考点周边巡查,确保现场秩序良好。

  “我昨晚一直半梦半醒,不敢深睡,担心早上闹钟不响。”“我也觉得自己比娃紧张多了,手心不停出汗。”家长们小声分享着各自的状态。一位家长淡定地说;“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成绩和努力是成正比的。”

  “一定要‘慢’,不要急、不要慌,把题审清、把字写好。”西工大附中初三年级马老师叮咛考生一定要仔细。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让考生在人群中一眼能看到自己,现场很多送考老师都穿着红色短袖,他们和考生们击掌、碰拳、拥抱,面带微笑给考生们打气加油,用乐观自信感染着考生。

  “老师的笑容真的有‘镇静’作用,现在我感觉不那么紧张了。”考生孙同学说。

  即将退休教师最后一次送考

  当天清晨,在西安高新第三中学考点,身穿印有“金榜题名”红色短袖的送考教师团格外醒目。他们给考生分发准考证,叮嘱考生仔细检查携带的物品。

  “我们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们平稳心态、轻装上阵,迎接人生‘第一次大考’。”西安高新区第四初级中学送考老师吴刚说。

  在西安高新区第四完全中学考点外,记者看到,考生们以班级为单位,在老师的护送下,依次整齐地步入考场。初三1班班主任老师郭樊婷一边与学生挨个击掌,一边用手机帮孩子们记录人生这一重要时刻。

  “祝2024届九年级再铸辉煌!”考点外,来自西安市高新一中初级中学的送考老师手持小旗子为考生加油鼓劲。带队老师王秀丽告诉记者,2024届是她送走的最后一届毕业生。即将退休的她,有很多心里话想对学生说:“从教30多年来,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子,希望孩子们都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当天首场考试是语文科目,王秀丽和送考团的老师们专门穿上红色马面裙和红色唐装为学生送考。“马面裙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自信,也寓意‘马到成功’,我们希望孩子们在考场上发挥出应有水平,实现心中多姿多彩的梦想。”王秀丽说。

  95后班主任首次为毕业班送考

  当日,在西安高新第三中学考点外,有几位95后老师坚守了整整一天。

  “来了来了,孩子们马上要出来了。”随着首门考试即将结束,老师们赶紧收拾好手中的物品,在考点门口向内张望。

  考场里的考生是他们到西安高新区第四完全中学任教后的首批学生,这次也是他们首次送考。95后班主任老师赵学敏说,自己手把手带了3年的学生,和自己的孩子一样,“此刻我心情很复杂,既有一种看着自家孩子长大了的激动,又担心有的孩子会考不好,总之还是希望他们都能达成心愿。”

  同为95后班主任,李天姿也是第一次为毕业班送考。她坦言,自己已渐渐学会和这群孩子相处了,“他们的成长也是我初为人师的成长。希望他们在考场上能保持平和心态,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在等待考生时,这群95后教师精心筹划着几天后的毕业典礼。校长董彩凤告诉记者,今年全校共有10个班的学生参加中考。学校把毕业典礼放在中考之后,就是希望能帮助孩子们放松心情,给他们一个惊喜又难忘的仪式。届时,学校还将邀请家长全程参与,见证孩子告别初中生活的重要时刻。

  “战斗还没结束 少年仍会努力”

  下午4点,随着下考铃声响起,中考首日顺利结束。在西安市第十中学考点,考生李同学飞奔出校门,高兴地和妈妈来了个“熊抱”。“数学难度适中,我发挥正常。”李同学笑着对妈妈说,“战斗还没结束,少年仍会努力”。

  李同学的妈妈罗女士是一家托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孩子在西安市第七十中学就读。她的家庭氛围比较民主,对孩子的意愿比较尊重,孩子从小到大,不管有什么想法,都会大胆说出来,和大人一起商量。这次中考,孩子心态很稳,因为知道孩子平常学习努力、脚踏实地,所以无论中考结果如何,家人都能坦然接受。

  在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考点,考生吴同学走出校门,惊喜地看到前来接她的爷爷奶奶。“你们怎么来了?”“来给你加油打气啊!”吴同学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全家人对我这次考试都特别重视,爷爷奶奶大老远赶来,爸爸妈妈一直在考场外守候。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吴同学自信地说。

  “别看我们年纪大了,思想还是跟得上时代的。”吴同学的爷爷是一位退休医生。他笑着对记者说:“现在的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孩子们接触的新事物非常多,思想很活跃,接受度很高。手机时代也开阔了老年人的视野,我们见识了各种各样的职业,看到了很多不同的生活。孩子们的人生出路有很多,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是学霸,但一定要上进、走正道,做个对社会有用的好人。希望每个孩子都放轻松、好好考,给自己这个人生阶段画个圆满的句号。”

编辑:张嘉琪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陕西教育博览会暨招生咨询会即将举行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