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高校动态 > 正文

西安高校师生创新思维促进非遗传承与共享

高校动态 西安日报 2024-06-11 09:29:10
[摘要]记者注意到,我市不少高校团队依托学科背景、科研成果、创新思维,热情投入到非遗现代化传播和数字化传承中,在数字化的今天,他们大胆创新、勇敢尝试,带着古老的非遗一起“潮”,让数字化为非遗保护传承“添翼”!

  原标题:西安高校师生创新思维促进非遗传承与共享 数字化“添翼” 古老非遗“潮”起来

西安美院考工集艺团队在蓆棚斋皮影博物馆考察。(受访单位供图)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转化备受关注。记者注意到,我市不少高校团队依托学科背景、科研成果、创新思维,热情投入到非遗现代化传播和数字化传承中,在数字化的今天,他们大胆创新、勇敢尝试,带着古老的非遗一起“潮”,让数字化为非遗保护传承“添翼”!

  数字化平台 助推非遗走入“掌”端

  精美的传统纹样、传统文化中的“五毒”,随着一把把小团扇飞入了市民手中!6月9日下午,在我市南郊举行的一场非遗主题分享会上,陕西延川布堆画华彩手工社社长马小燕、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罗潇潇老师,以端午传统的“五毒”形象为基础,设计了有着祈福辟邪美好寓意的布堆画作品。

  “剪纸、皮影、布堆画……非常美且独特,还能随着时间流逝愈发动人,历久弥新。目前,我们正在尝试用年轻人最常见、最易接受的形式,将非遗之美进一步传播、传承。”罗潇潇说。创作当中搜集和提取图样需要借助数字技术,尤其是在复原和修复过程中,要通过软件尝试对图样进行修复和弥补,让非遗作品得以及时有效保存。

  据介绍,该校造型艺术系曾军梅教授,应用数字技术分类收集了各样民间非遗美术素材,还搭建起了一个民间艺术大型数据库,师生们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对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挖掘探索。“相关创作非常多,例如今年的毕业生雷思思以皮影元素为基础,绘制出大型插画《北周史君·浮生梦回》,非常震撼。学生刘宗婷,则以马勺脸谱中装饰纹样元素为基础,设计了26字母,其后续可延续开发出更多的文创产品。”罗潇潇说。

  数字化助力非遗飞上广阔的“云端”,也进一步丰富非遗保存保护、传播传承的方法途径。记者了解到,西安工程大学不少师生,正在运用数字化创新形式,通过艺术创作、参加比赛、展示以及搭建数字平台等方式,将青春力量投入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邱春婷也是其中一位践行者。她指导大学生创业项目《促进布堆文化传承,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曾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陕西赛区红旅赛道省级金奖。

  同时,邱春婷团队还将延川布堆画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保存、分类和整理,有效地防止非遗文化的流失和损毁。其次,建立延川布堆画的数字化平台“延川布艺”。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将延川布堆画以数字化、可视化的形式呈现给更广泛的受众,从而推动延川布堆画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传统与科技交融 非遗数字化创造无限可能

  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潇娟,是该校跨媒体艺术系学科建设项目“考工集艺——关中民艺考察与再生创作”负责人。项目组成员由专业教师、本科生、研究生等组成,团队对陕西非遗进行田野考察,整理数字化文图资料,建设非遗资料信息库,并针对非遗内容进行再生创作。其间还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举办讲座,让师生、艺术家们进行对话,让非遗走进青年学子的课堂、生活以及艺术创作中。

  “城市数字表皮艺术”(CDSA)是基于公共空间中的屏幕与建筑外立面等城市表皮,以公共艺术的数字化表达为诉求的艺术形式。2023年5月,考工集艺师生组创作的新媒体作品数字壁画《醉长安 梦江南》,以皮影元素为基础,将皮影的文化魅力通过数字形式来展示,该作品参加了第二届CDSA国际媒体艺术创意大赛并获优秀奖。

  《负笈秦川之二》也是考工集艺师生组的经典作品之一。“这是一个户外3D Mapping光影展演。灵感源于龙头风筝的造型。在创作中我们以风筝为创作起点,一个龙头风筝被塑造成一把打开现实与奇幻之门的‘钥匙’,风沙中拴马桩静静地屹立,龙头风筝穿越屏幕,进入色彩交织而成的时空通道……传统与科技交融,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感。”该作品创作团队成员吴振华表示,作品展现出传统文化和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传统文化不仅为数字化创作提供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灵感来源,更蕴含着浓厚的趣味与共同记忆。而数字化的创作,使传统的美学取向与科技的现代元素相互交织,又将非遗之美展现给更多年轻群体,让非遗的元素和非遗艺术在我们生活中“活”起来。

  古老的光影故事 数字化带它走向千家万户

  “噔噔锵,噔锵噔锵 ……”皮影跳跃着,在一代又一代民间艺术家的手中,穿越了时光讲述一个个动人的经典故事。小小的皮影在数字化的今天,又有哪些创新?记者了解到,西安美院考工集艺团队与位于渭南市华州区的蓆棚斋皮影博物馆,在非遗的现代化传播和非遗传承上一直有合作。

  《山海经》系列、《封神榜》系列都是蓆棚斋皮影博物馆馆藏的清代皮影作品。如何将这些作品更好地保存和传承?“通过高清数据采集和全景深合成技术,我们对这些清代皮影珍品进行了全面的高清数据采集。通过多角度、高分辨率的拍摄,将皮影的每一个细节完美呈现,确保其色彩、纹理和工艺特点得以精确记录。最终形成一个包括影像、文本和音频资料的综合性数字资源库。”张潇娟说,他们同时开发了专门的网站,利用高质量视频、图像及动画,展示非遗项目的历史、工艺及文化价值,并开展在线讲座和虚拟展览。

  高清图像数据不仅为相关研究提供了详实的一手资料,还可以助力实现精准复刻。皮影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高度还原,既能满足收藏和展示需求,又有助于技艺的传承和教学。同时,还为相关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使传统皮影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数字资源库,确保了皮影信息得以长期保存。同时,通过网络平台,这些数据可以广泛传播,增强公众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为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传统皮影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考工集艺团队不断探索其在现代艺术及商业领域的创新应用。开展了一系列展览活动,展示了现代技术与传统皮影结合的可能性。跨媒体艺术系与蓆棚斋共同完成科研项目《新时代陕西皮影艺术的现代化传承路径研究》,项目实施中蓆棚斋开发了多款创新性皮影产品,并获得了多项国际设计奖项。

  AI赋能 增强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如今,非遗保护与传承实践之中的数字化手段越来越丰富。据悉,基于群智感知计算、群智自演化知识图谱、情境敏感形象切换、多模态人机对话、美学度量、智能化视频剪辑等技术沉淀,西工大计算机学院计算与艺术交叉研究中心正在针对非遗数字交互与智能创作平台、全生态非遗文化知识图谱及智能问答系统、可穿戴辅助虚实融合非遗传承与文化传播平台等做初步探索。

  该中心博士生王娜介绍,中心尝试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开发智能创作工具,让用户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自动或半自动地生成非遗作品,帮助非遗传承者进行数字化创作。

  “前几年,一部热播剧带火了手工制作头饰绒花,很多人在网上搜教程学着做。但最终因‘眼睛会了手没学会’而放弃。我们观察,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有些教学视频在展示时还存在瑕疵,如关键部分的手法没有立体展现出来。如果能有一款产品,能够让教学视频和观众实时交互,是不是效果会更好?”王娜以制作绒花为例介绍了团队的可穿戴辅助虚实融合非遗传承与文化传播平台项目。

  “传感器如何读取‘经验’并和线下的观众交互?”据介绍,该平台有望通过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将秦绣的针法技巧与现实世界进行融合。利用可穿戴设备,如AR眼镜,学习者可在虚拟场景中观察和模仿秦绣针法。通过虚拟织机和交互式操作界面,以视觉和触觉的反馈来感受针法和技巧,并实时调整走针的力度和角度,跟随指示完成针法动作,从而帮助提高改进针法技巧。

  王娜介绍,再以秦绣为例,使用者可将传感器佩戴在头部或者手腕上进行刺绣,人工智能则在后台“接收信号”,同步捕捉实时数据,记录下使用者的针法、手法等,如果与实现预设的“模式”有偏差,传感器就会提醒使用者,“我们期待,这种可穿戴的产品及平台能够实现既虚拟又真实的面对面教学。”

  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数字技术既能重塑保存模式和传播场景,又能创新产业形态、拓展传播渠道。期待未来通过AI赋能,研发和优化非遗数字化技术,增强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效果,促进非遗传承中的共享和创新。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西安欧亚学院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