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教育时讯 > 正文

孙浩:新优质学校的特质和方向

教育时讯 西安浐灞国际港教育 2024-04-18 09:04:54
[摘要]现阶段,我国适龄儿童“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上好学”的问题逐步显现,人们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且分布不均成为主要矛盾。

  现阶段,我国适龄儿童“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上好学”的问题逐步显现,人们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且分布不均成为主要矛盾。正因为如此,教育部等八部门提出《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要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2023年7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实施义务教育强校提质,加快新优质学校成长。这是新时代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就基础教育而言,一方面要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城乡间、区域间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要提升育人质量,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政策文件中新出现的“新优质学校”是指经过三至五年为一周期的时间,通过高起点举办新建学校、改造帮扶基础相对较好的学校等方式,加快办好一批条件较优、质量较高、群众满意的“家门口”新优质学校。

  新优质学校的具体特质

  新优质学校须从“新”的意义上区别于老优质学校。

  其根本在于发展有据。新优质学校的政策出台是在立德树人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旨在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均衡目标探索新路。其本质上是以优质均衡为目标的育人价值实践学校,其根本在于将国家政策及相关学校管理标准、课程标准、评价标准等作为办学的依据。新优质学校的标准是立足于中国实际,从区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依照国家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体现教育公平,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奠基。

  其标准在于多元化、综合化。《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改革学校评价,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义务教育学校重点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平等权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以及学业负担、社会满意度等情况。普通高中主要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情况。新优质学校从单一标准到多元标准,从同质竞争到个性共存,学校与学校之间所构成的是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而不是竞争和排斥所营造的内卷氛围。这种多元标准的“统一”,造就了学校发展的特色性、改革性和创新性,逐步达到“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其特点在于学校的主动提升和变化。新优质学校没有了传统名校生源的优势、资源的聚集、荣誉的积淀,强调常态化办学,在对“标”中不断发现并解决自身问题,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新优质学校真正要做到“不靠生源靠队伍,不靠资源靠创新,不怕负担靠教研”,走出一条坚持内涵发展、主动探索的新路径。

  新优质学校的发展方向

  培育新优质学校是提质强校的重要路径。提质本质上就是学校办学能力的提升,强校本质上就是壮大学校自主发展的力量。提质强校归根到底就是强资源要素、强队伍水平、转变评价方式。建设新优质学校本质上是提升学校办学的规划力、领导力、变革力和协同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探明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建设,在这种能力建设中蕴含着哪些“具有新质的教育生产力”。

  新优质学校首要是提升学校的发展规划力。其包括学校的体量(规模)规划、办学理念规划、运转流程规划、办学特色规划等。学校发展规划的梳理和完善过程就是新优质学校发展“新质”定位的过程,发展规划的调整或更新本质上是一种理性决策机制下学校治理方式的转变。发展规划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学校从管理走向治理,从办学迈向做教育,实现从依据领导者的人格、专业管理向依据民主集中机制的规划管理的变革。学校领导者(即校长和领导班子成员)在此过程中需要快速提升自身的规划能力,通过规划研制过程摸清家底、凝聚共识,理性地分析和看待自己学校的优势和劣势,加强学校发展的针对性和长远考虑,进入学校发展的质变环节。第一,要依据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标准和人口发展趋势规划学校的适度体量(规模)。第二,要根据自身学段特点和质量评价指南规划学校适切的办学理念。第三,要根据自身的资源配置情况规划内部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第四,要在短期和长远相结合的原则下,挖掘学校的未来发展特色(特质)。

  新优质学校重点是提升学校的课程领导力。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的颁布,要求学校在已有课程改革经验和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性的课程育人的思考与规划。新课程方案对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即从建立“课程思维”到搭建“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要体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高质量课程育人的任务要求,要体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进行的课程创新设置和实施。首先,新优质学校的课程需要回归育人的本质追求,即学生的生长。其次,新优质学校的课程需要让学生全面有个性地成长。课程体系需要融合共生,触类旁通,激发学生智趣,举一反三。最后,新优质学校的课程需要挖掘地方特色和周边资源,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和审美情趣。

  新优质学校关键是提升课堂教学变革力。“双减”背景下,学校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校内进行提质增效。提质才是减负的最佳选择,即通过教学质量的内涵式提升进行减负。新优质学校就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进行持续的变革,将把握课堂作为产生“新质”的主要渠道。第一,新优质学校的课堂需要快乐和收获并存。第二,新优质学校的课堂需要减法和效率共生。锚定“五项管理”,创新作业管理,强化课后服务。第三,新优质学校的课堂需要全景育人,为学生成长提供全景体验、全景浸润的丰富学习渠道。第四,新优质学校的课堂需要自主自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五,新优质学校的课堂需要知识落地生根,让学生在学会弄通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新优质学校难点是“立体育人”的协同力。推进新优质学校建设需要真正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立体育人的育人格局。从学校“单一教育”迈向家庭、社会“立体教育”是新优质学校走向主动、开放、包容的新起点。其一,立体育人要竭尽所能同家长达成育人目标(规划)的统一。其二,立体育人要坚持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其三,立体育人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地域周边“大教育”资源的潜在育人功能作用。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深化政校企融合发展 西安欧亚学院携手西安市体育局共建体育赛事产业链研究中心!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