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20名来自中亚的职业农民在陕西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结业。经过20天在首批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班的学习,他们对中国农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今年5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六国元首在共同发布的《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提出,各方愿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加强节水、绿色和其他高效技术应用和先进经验交流。
6个月后,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20名职业农民来到渭南市,学习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技术、新理念。学校教室、田间地头、养殖场、博物馆成为他们了解中国农业的窗口。在这里,他们接受了畜牧业、种植业、中国农耕文明等系列主题课程的培训,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业交流与合作。
从奶山羊养殖、棉花种植到育种技术、智慧农业,乌兹别克斯坦育种专家安瓦尔对中国农业充满好奇。经过学习培训,他说:“我希望将两国的经验与技术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智慧。”
“我所经营的农场里种植小麦、葡萄、豌豆,还养羊。培训内容均有涉及。回去后我将尝试把节水、滴灌、温室栽培等技术运用到农场里。”乌兹别克斯坦学员贾苏尔说,“我们将把在这里学到的各领域知识技术带回国,传授给更多农场主。”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副院长付宏岐是这次培训班的班长。他介绍,这次培训,从课堂理论的教案、课件到实践教学的示范园、加工厂,都针对中亚学员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安排。12月28日,学员归国后,学院指定了专门老师继续与学员们保持沟通交流。
“中国同中亚国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我们将立足区域农业资源优势,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培训交流。”渭南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局副局长原向勇说。(李妮)
编辑:张嘉琪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引领产业发展,共谋人才培养——西咸新区产教融合高峰论坛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