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的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在欧亚,教师们从五湖四海而来,有人执守讲台,有人引领实践,有人醉心科研,有人悉心守护…..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学生们铺就通往更大的世界、通向更好的未来的道路。今天,我们邀请了在西安欧亚学院执教2年、4年、5年、10年来自不同岗位、不同领域的教师,聊一聊他们身为教师和在欧亚任教的那些事儿。
2021年来到欧亚学院的Sohaib, 如今,已经是他在欧亚度过的第三个教师节了。来自巴基斯坦的他,不仅成为了一名地道的“欧亚通”,还收获了一批又一批可爱的学生,实现了自己的教育理想。而他对欧亚的热爱也在与日俱增。
Sohaib与学生们
“我非常喜欢西安这座城市,选择西安是因为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大雁塔、兵马俑、历史悠久的城墙,多样化的美食和不断发展的新兴科技产业,这些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和蓬勃发展的经济机遇都深深吸引着我。”Sohaib说道。而他选择西安欧亚学院则是因为学校多元且包容的文化氛围与自身教育理念十分契合:“中国有句古话我很喜欢——‘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大学教育应该是百花齐放的状态,所以我渴望在这里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来到欧亚后,这里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Sohaib在这样的氛围中很快便融入其中。他积极参与各种教师会议,与同事们合作制定课程,并经常组织学术咨询与学生们交流互动、探讨问题。在教学上,Sohaib一直秉持着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欧亚“以学生为中心”、“国际化、应用型、新体验”的教学理念:
“首先,我一直鼓励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不能只听我的传授,而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这一点很重要,他们将获益终身。同时我还利用欧亚多元化的数字技术,不断为学生带来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为了让学生们所学的知识与实际产生结合,我还会将实时的商业研究案例融入课堂,为他们提供前瞻、真实的教育。”
课堂上的Sohaib
当他竭尽所能为学生带来优质学习体验的同时,学生们的积极配合也令他的课堂趣味横生。时常与年轻的学生们聚在一起,Sohaib仿佛回到了曾经的校园时光。“我真诚地感谢我的每一位学生,是他们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让我的每一次课堂都可以碰撞出不同的思想火花,成功激发了我的教育灵感。”
课堂教学外,Sohaib也希望自己能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
目前他的研究重点倾向于社交媒体营销、消费者行为、品牌资产、价值共创和冲动性购买行为等方向,共发表了14篇研究论文,其中部分发表在SSCI/SCI顶级期刊和EI期刊上。近日,他作为第一作者,在社科类SSCI顶级期刊《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上发表了影响因子为10.4的《通过社交媒体营销、品牌信任和品牌忠诚度构建价值共创》和影响因子为11.7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心理健康、福祉、价格公平、态度、忠诚度以及酒店环境中绿色品牌的传播》两篇一区研究论文。
工作之余,Sohaib的生活也丰富多元。他经常在空暇时与同事们打羽毛球,或观看历史和科学纪录片,以此不断扩充自己的视野,不断为自己输入更加多元的学科信息。
Sohaib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两年来,Sohaib见证着校园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丰厚的教育底蕴、不断完善的教学设施、持续扩展的校园环境,都令他对欧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欧亚在校园改善和校园文化发展方面的变化反映了它持续发展和不断适应社会进步的能力。这意味着他们坚持致力于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一个充满活力和支持性的环境。”Sohaib期待继续与学校携手共进。
未来,他计划在保持卓越的教学水平的同时,纵向拓深自己的科研能力,促进学术创新的同时为学生们留下积极深远的影响。
对于2023年新入学对于2023年新入学的同学们,Sohaib想说:“教育不仅仅是获取知识,也是实现个人成长的最佳途径。永远保持好奇心,并在需要帮助时毫不犹豫地寻求支持,你在欧亚度过的所有时间都将充满意义。”
如果说本科阶段是种下一颗知识与梦想的种子,那么于王瑛而言,研究生阶段所接触到的真实项目实践不仅为这颗种子浇灌养分,更让其明白了自己要长成什么样、该往哪个方向长。
赴国外攻读研究生的王瑛,每学期都要参与大量的项目实践,在长期的“做中学”中她清晰地感知到设计何为、自己的专业如何与真实社会产生连接,成为其未来发展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做项目时你能知道书本的知识该如何活学活用,也能看到企业、社会对设计系学生最真实的要求,进而修正自己的想法与能力,这对于设计师的成长帮助非常大。也因此我想让更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便能接触到项目实践。”2019年,王瑛来到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开始带领团队推动真实项目实践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与落地。
“高校除了教书育人外,还应承担社会责任。”基于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战略内涵,王瑛将“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定为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真实项目实践的两大方向,既锻炼师生实践能力,又能为地方发展做出贡献,体现出高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村民们非常感谢王瑛团队的到来
“一开始推动时非常艰难。一方面是老师们需要面对从教学型向应用型教学转变的压力,另一方面是老师和同学们都要面临走出校门直面复杂问题的压力,团队磨合比较困难。”回顾首个项目实践,王瑛感慨万分,“伴随项目逐渐走向正轨,不管是参与的师生还是我自己都获得了成长,弥补了一些短板,更收获了专业自信。”
2019年,王瑛带领的第一个项目——赵庄村/南江村改造项目成功交付,项目受到了来自政府和村民的肯定,令团队伙伴士气大增。正是因为有了此次良好的开端,越来越多的艾德师生开始以积极、专业的精神参与项目,包括灞桥区政府、未央区政府、新城区政府、阎良区政府、奥雅集团、曲江建设集团等在内的众多政府、企业也纷纷向艾德艺术设计学院抛出“橄榄枝”,逐步构建起了政-校-企三方合作的良性生态。“今年夏天,南江村整村搬迁改造,致力于打造旅游示范新村,村委会再次找到了我们合作,这也是学院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社会服务行动。”末了,王瑛欢喜地表示道。
王瑛带领的团队为赵庄村进行乡村面貌改造与环境治理,在“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县评比”中获得殊荣,并受到《农民日报》公众号——“全国农村人居环境”的表扬与肯定。
截至目前,王瑛共带领或参与了20余个真实项目实践,艾德艺术设计学院也已形成了“项目实践100%进课堂“的教育模式。即学院依据真实项目的体量程度,将其融合在课堂教学/学院设计周/毕业设计/学生实习四大教育板块中,以此学生们全年都可接触到真实项目,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而在此过程中,很多学生获益匪浅。
数据显示,参与过真实项目实践的学生,沟通表达能力较强,作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落地价值。除此之外,有的学生因为“美丽乡村”的经验而考研成功,不少学生则收到了来自国内知名设计事务所或设计院的offer,也有学生毕业后成功创业。而最令王瑛感动的是,学生们从中收获了自信,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幸福:
“有位和我一起做过许多项目的学生告诉我,在做项目时,他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与付出是受到他人认可的。如果可以,他愿意一辈子都待在欧亚,一直学习,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说学习是最幸福的事了。”
王瑛正对学生作品进行指导
回顾四年的实践教学经历,西安欧亚学院就像一个蓄水池一般,总能源源不断地满足王瑛的各类教育实践需求。
从校长到院长,从学院师生团队到校级处室,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协作努力。“无论我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在欧亚事事都有回应、事事都能被解决,也因此我的这些成绩并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每一名参与的师生和每一个给予我帮助的组织、团队。”王瑛如是说道。未来,她将继续在学校“应用型”教育理念和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强调的“于专业教育中的实践应用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号召下开展更多维度的项目实践,为学生发展、学院提升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018年8月,刚刚毕业一年的吴桐带着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向往与热爱,踏进了西安欧亚学院的大门。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她在欧亚度过的第六个难忘的教师节。
作为欧亚Queens’land社区的辅导员,她管理着392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其实我们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也并不是特别固定,除了日常一些工作资料的处理与提交以外,社区辅导员最常出现的地方便是学生宿舍。学生在宿舍或在课堂以外的教育同样重要,我经常在和学生的互动沟通中会发现各种问题,例如交友、成长,或者是学业压力、焦虑烦躁等等。”对于学生们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吴桐都认真对待:“首先我会从侧面了解学生情况,询问产生这种情绪的动因,从问题本身去拆解,进而采取家校联动的解决方案或是心理咨询,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疏导与鼓励。”
吴桐组织召开2023年导生见面会
除却日常关怀外,2021年疫情期间,吴桐还身兼数职——不仅仅是社区的辅导员老师,同时还担任基层团委书记,负责指导社区的学生组织发展以及团员的日常管理,积极保障学生健康与安全:
“辅导员在这种关键时刻一定要对学生起到积极的精神引领,包括组织核酸、分发物资,在公众号上撰写推文,举办一些适合在疫情期间体验的活动,当时缓解了许多同学的精神压力。”那时候的吴桐与其他辅导员一起,在学校留守了整整47天,从前期的防疫准备,再到解封后保障所有学生安全到家,她全程参与。在被问到是否感到辛苦时,吴桐说道:“我们学校特别好的地方在于,当初学校为所有冲在一线的辅导员老师和工作人员提供最好的住宿保障,比如学校的EU酒店。反而是学校的领导们都睡在自己的办公室或是在教学楼里自己搭架子床。”那段时间虽然较为艰难,但却让她感受到了教师这份职业的重要性。
在吴桐长达五年的职业生涯中,有许多令她至今难忘的事情。
她清晰地记得在社区班会上,一名学生说起他在欧亚的感受时的情景:“那名学生的眼神特别坚定,他说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在欧亚让梦想生根发芽。”这一句简单的话却带给了吴桐深深的触动,也让她更加清晰地认知到守护每一位学生健康、美好成长的重任。
吴桐参与德鲁克青年社区表彰典礼
在吴桐眼里,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是相互成就的:“老师只是学生教育的提供者或是参与者,师生之间更多的是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互相陪伴。”正是因为这种温暖互融的关系,今年她迎来了一名特殊的新同事——她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一名男生毕业后回归母校,毅然选择成为一名辅导员。“就像蝴蝶效应一般,一场海啸的起因是一只蝴蝶扇动了翅膀。欧亚四年的时光里,带给了他许多快乐与感动,也正是因为这些弥足珍贵的小细节,才造就了这场奇特的‘缘分’,好的教育足以让人久久感怀。”
距离毕业已5年之久的吴桐,在每一名学生身上总能看到年轻时候的自己,而这些年轻的身影也在时刻提醒她不忘初心、守护梦想。而在被问及未来的规划时,吴桐说:“未来?什么是未来,现在就是最好的未来,做好当下就是最好的未来”。
在众多职业中,“教师”一职令申雅琛最为神往。“相较于其他职业,教师需要一直保持输入与输出的状态,这种源源不断的知识吸收、探索与转化令我感到快乐与成就。”怀揣着强烈的知识热忱与教育向往,申雅琛选择入职欧亚,今年她迎来了在欧亚度过的第十个教师节。
2012年7月,从法国高等经济与商业学院毕业的她深刻感受到国际教育的益处。
进入欧亚后,申雅琛不仅成为一名三尺讲台的教师,还选择兼任金融学院(现更名为金融与数据科学学院)的国际项目负责人一职。除却日常为学生们提供专业的留学指导外,2016年起,她开始带领学生们进行游学之旅。更高等的学府、更先进的理念、更卓越的企业……学生们对学术和职业生涯更高层次的追求在游学中被激发,众多学生因此更加努力学习,实现了学业与人生的转变,至今仍对申雅琛深怀感激。“身为教师,我要竭尽所能带给学生们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 对此她说道。
2016年,申雅琛带领学生前往香港安盛集团访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申雅琛在教学上渐入佳境,但面对瞬息万变的金融世界与MOOC等全球优质在线课堂的兴起,她开始思索如何带给学生更加优质、更加与时俱进、也更加受用的知识。“所以我将目光转向到了科研。在做科研的过程中,我能接触到许多高质量、前沿的论文,同时也能有机会研究金融行业最新的理论、技术、问题与创新点等,充实自我的同时,将极大反哺教学”。带着强烈的探索意愿和教育使命,她开始向科研迈进。
虽然科研并非坦途,但在申雅琛看来,这样的从零开始并不艰难。
“我仍记得第一次申报校级课题被驳回时,那种沮丧和失落。” 身为科研“小白”的她,初次尝试便遭遇碰壁,但来自学院科研秘书与科研团队、学校科研处和科研人员培养制度等多维度的支持与鼓励,令她重拾信心。也正因为这次的失败,申雅琛在相关同事的帮助下一点一点摸索出了正确申报课题、如何有效做科研的方法,为后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所有的坚持不懈与团队合作最终迎来了收获。
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探索,申雅琛明确了“科研紧扣教学,做有用的科研”的原则,并基于教学业务的需要和学院发展方向,在“数字经济”与“商科国际认证”两大领域扎根生长,开展纵深研究。目前,申雅琛主持省部级、厅局级课题8项,校级课题3项,参与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3篇,EI会议2篇,主编教材1本,参与并获得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硕果颇丰。
而所有的研究成果,也都运用到课堂和金融与数据科学学院的教学改革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学院的教学质量和国际化程度不断得到提升。
工作中的申雅琛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这句偶然看到的话令她铭记在心,当她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不断得到落地并产生良性效果时,这种持续“输入与输出”的循环令她感到十分欣喜,也因此她真诚地说道:“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在科研中找到自己的快乐和成就感”。
未来,申雅琛将继续依托金融与数据科学学院的学科特色,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建立更加高效、有组织、有体系的科研团队,将学院严谨、持之以恒、互帮互助的科研氛围传递下去,共同提升纵向科研能力和横向交付能力,为教育教学和社会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能量。
以上四位老师只是上千名欧亚教师的缩影。
康德曾说:“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越是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于教师而言,“道德律”便是他们对于教育的执守、对于“教师”一职的敬畏和对于知识的尊重。西安欧亚学院作为一所“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老师们都在以各自的教育信念与独特的教育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未来,既成为知识的传播者,更成为精神的引导者,在欧亚,遇见教育的美好。
西安欧亚学院向所有可亲可敬可爱的老师们
道一声辛苦
祝大家节日快乐!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