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入学礼近年来也在兴起,图为“朱砂开智”环节。 (尚洪涛 摄)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新的学年又如期而至,无论是高等学府还是中小学校,甚至是雨后春笋般的幼儿园,都会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开学典礼。其实在我国古代,“入学礼”的仪式感非常强,也比现在的开学典礼要隆重得多,它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都见证了人生的重要时刻,统称为人生四大礼。
中华民族经过了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所以古代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学生的入学时间与学期长短,与现代的秋季入学存在着很大差别。因为当时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层面,都会顺应农事的时律而开展,入学时间通常会选择农闲时期。
据东汉后期崔寔《四民月令》记载,古时入学季有三个:春季入学、秋季入学和冬季入学,具体时间分别是“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可以看到,三个时间段中,“八月暑退”与现代的开学时间最为接近。不过古代儿童的入学年龄与现在有点区别,多为4至7岁进私塾,这个阶段被称之为“开书”“破学”“破蒙”。当一双双稚嫩的脚迈进私塾的大门,学子们通常要经历“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开笔礼”等环节,可谓仪式感满满。
汉代《礼记·冠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礼义”也通“礼仪”,这句话的意思是礼法道义的开始,最基本的在于衣冠整洁、和颜悦色、说话和顺。因此,古代入学礼仪式的第一个步骤即是“正衣冠”。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课”。入学时,新生要肃然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这种仪式感也让学生对入学产生了敬畏之心。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步入学堂后,要行“拜师礼”。而在对先生行礼之前,学生要先对一位更重要的老师行礼,那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不仅学生拜,老师也要跟着拜,并且是行“三跪九叩”大礼。拜完了孔子,学生们再拜老师,只需“一跪三叩”即可。礼毕,学生要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所谓“六礼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予先生的六种礼物,分别为:芹菜,寓意勤奋好学;莲子,象征苦心教育;红豆,比喻红运高照;红枣,暗示早早高中;桂圆,寄托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诚心实意。
磕完头、送完礼之后,这些不谙世事的顽童便有些衣冠不整了,下一步进入到“净手净心”的环节。老师会叫人端来盛着清水的盆,嘱咐学生按照要求,将手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净手”,而是希望孩子们以后能够专心致志地读书,心无旁骛地学习。
“开笔”,是中国古代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形式的称谓。古代读书人只有开笔破蒙后,方可入学读书。这是开学礼的最后一道程序,包括朱砂开智、击鼓明智、描红开笔等。“朱砂开智”亦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痣”与“智”同音,所以寓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击鼓明智”的传统,也来源于《礼记·学记》,“入学鼓箧,孙其业也”,意在通过击鼓声的警示,引起学生对读书的重视。最后是“描红开笔”,就是学生在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学写人生的第一个字,一般来说,多为“人”“一”之类,虽然笔画较为简单,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开笔破蒙,人生始立。完成了以上程序之后,入学仪式即宣告结束,也代表学生已经正式拜在老师的门下,开始踏上“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学之路。
当然,学生入学礼还有其他多种不同的层级和情形,如考中进士者入太学、皇族子弟开学等等,场面自然更为热烈,出席的来宾身份也更高贵,但其流程则多是依照《礼记》等传统经典,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古时的入学礼,看似复杂,却蕴含大智慧,处处体现着严肃的仪式感。现如今,仪式感尽管发生了些微的变化,更加注重实用,但幸运的是,“尊重知识、尊敬师长”的传统文化精髓并没有被遗失,仍然在一代代传承,依然是每个学子入学必须上的第一课!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