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陕西教育新闻 > 正文

产教融合专家王民权就《西安市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答记者问

陕西教育新闻 华商网 2021-01-29 16:46:05
[摘要]近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西安市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文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会工作网记者就此采访了深入参与西安市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方案设计的产教融合专家王民权先生,听听他对此方案的解读。

  近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西安市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文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会工作网记者就此采访了深入参与西安市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方案设计的产教融合专家王民权先生,听听他对此方案的解读。

  问:您多年来一直参与全国产教融合政策的研究、实践和应用,您的圆通制研究成果被教育部以“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和科技园区全面推广,请问对西安市产教融合有什么思考?

  答:谢谢。西安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与技术资源,要将辖区省教委名录中56所高校、120万名在校大学生、10万名教授级人才资源,通过产教融合全面激活,为西安所用;将每年240万人次(两个学期)学生实习实训软性需求,30万名大学生就业创业软性需求,转变为西安市各级政府及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刚性需求;将在校师生转换成为西安直接的科技人才和劳动力,全面提高高等院校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因此,西安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势在必行。

  据有关统计资料,每年留在西安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不多,高校为西安城市建设贡献度也不足,核心问题是辖区大学与西安市社会融合度不够,缺乏粘性。高校学生实习实训难、积累工作经验难、就业难;社会企事业单位招聘难、留人难、发展难,既相矛盾又不难理解。

  西安市委市政府通过制定《方案》,打破各种界限和壁垒,为西安所有高等院校解决刚性需求问题,提高西安留存大学生的全国竞争力,是西安产教融合工作的核心焦点。而安排好每年120万名大学生实习实训,留住每年毕业的30多万名大学生又是产教融合核心焦点中的难点。

  问:西安《方案》有什么特点?

  答:首先,制定《方案》是西安2019年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的延续,西安市新一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中央深改委《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实施方案》要求,结合西安实际,加快破解制约产教融合的政策瓶颈,将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以人才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教融合成为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促进就业的“稳定器”、人才红利的“催化器”,是《方案》的一大特点。

  其次,高度重视推动教育部属高校加入西安产教融合大发展。在加强西安市属高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基础上支持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支持西北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驻市高校发挥学科优势,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特色学科。加快推进西安交大创新港、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小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部电子谷等创新创业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以高新区为引领、“高新区+航天基地+沣东新城+大学城+科硏院所”等区域为依托的科创大走廊,形成“创新增长极”等,赢得部属高校生活在斯,为地方经济发展努力做贡献的心理共鸣。

  第三,《方案》充分重视支持省属高校通过产教融合型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更充分融入西安市发展的改革洪流之中,提出共建40多个产教融合专业,西安经济发展缺什么人才,高等院校优势专业是什么,就需要西安辖区的高校领导和区县领导多做考虑,通过产教融合专业共建,共同获得合作的大平台,发展的大机会。

  问:当前西安深化产教融合还面临哪些困难?

  答:第一,在理论层面,虽然我们通过“圆通制产教融合模式”的研究,已经破解了“产教融合”的内在机理,形成了产教融合的全产业闭环链。但产教融合政策在操作层面上缺乏法律支撑与指导,目前《方案》还难以设计出满足西安“产教融合”快速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这需要西安先行“试点”,讲宏观的同时,注重实际操作。

  第二,高校与企业界深度“融合”的内驱力不足,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公共产品,输出模式严重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处分机制。

  第三,高等院校与产业界对各自角色与定位均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社会各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人才?高校能否实现针对性定制?政府是否有计划性人才培养方案?政府和高等院校都应建立大数据支撑,实现人才所需工作知识、经验、能力的个性化定制。转变理念,以真实需求为导向,聚焦市场、产业需求、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等现实问题,加持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问:西安如何加快建设产教融合行业?

  答:简单的说,产教融合行业就是搭建“产”与“教”的中介行业,需要有一批热爱产教融合工作的人来服务、支持高等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工作。

  高等院校是产教融合的主力军,产教融合行业建设重点是社会各方支持院校建立知行合一的经验传承系统;实现知识、素养、能力三个贯通;实现院校自觉对接科学研究,对接社会服务,对接学科专业和对接学生持续发展;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产教融合利益相关方形成全新思维和新空间,新标准,新使命,新智能和新桥梁,扎实改变西安高校产教融合滞后的局面。

  问:如何制定符合西安实际需要的产教融合法律制度?

  答:产教融合最重要的是政府、高校、产业组织形成合力,将完全异质的三类社会组织整合成“产教融合共同体联盟”,用法律制度界定“产”与“教”之间的逻辑平衡点,明确各方共同的诉求,构建多维赋能的互动演进机制。我们在与西北政法大学进行产教融合交流中,共识是新时代创新互动,需要更多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法律制度出台,保护产教融合创新者、实践者。我们通过总结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大型校办企业上市与无限扩张造成的影响来看,不是产教融合出了问题,而是产教融合型机构发展规模与初衷,缺乏法律的合理约束,因此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因噎废食,全国性一刀切清理产教融合企业及产教融合型机构,这与中央产教融合政策是不相符合的。

  问:您对西安产教融合还有什么建议?

  答:首先要坚决响应中央号召,加大落实《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要求的力度。从西安实际角度考虑,必须优先推进产教融合,教育科技优势才能转化为人才优势、城市优势。

  第二要支持辖区高校改革,建立西安市产教融合生态体系,发挥教育部成熟工作经验与成果价值优势,推动西安辖区高校改革,把120万名在校没有工作经验的本专科生、硕博研究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满足西安企事业单位岗位需要的合格工作者,为大西安发展提供稳定、优质的劳动力资源。

编辑:张梦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致全体教师的一封信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