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有着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它的丰富性、综合性都可以成为思政课绝好的发挥平台。
高中地理教学主要由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三部分组成,三部分方向不同,每一部分培养的素养都各具特色,并凸显着思政元素。
首先是自然地理内容,思维逻辑更强,较多涉及人地协调观、科学精神、逻辑思维、环境责任和勇于探索等思政元素。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向高质量方向迈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越来越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在自然地理当中,有关内外力作用的部分,也隐含着辩证法的思想,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其次,人文地理内容,更倾向于家国情怀,环境责任,文化传承,社会责任等诸多思政元素。如大气污染防治问题,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等,无一不透露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有利于向学生渗透思政教育。
此外,区域地理内容,主要在分析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基础上认识区域特色,其中凸显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区域认知等思政元素,也是思政课程开展的良好载体。每一个内容都是一个宣传思政内容的有效切入点。
作为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会深入挖掘。通过多种渠道挖掘地理课程中思政教学内容。首先要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一定要在课前认真备课,研究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目标,结合丰富的课内外知识,结合我国具体的生产实践,通过多种方式挖掘思政元素,做到思政教育润物无声。
其次,在时政要闻中,挖掘思政内容,并与地理现象的结合。在时政要闻和热点问题中,蕴含着大量的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及时挖掘时政要闻中的地理素材思政内容,有助于增强地理课堂中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另外,获取旅行和研学体验中的各种思政素材。自身旅行和研学体验通过讲解人员的细致讲解和自己的仔细观察往往能收获从课堂上难以到达的理解和感悟。此外,还能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和建设美丽家乡的热情。通过景区讲解员的细致讲解和学生自己的仔细观察与想象,从而对河流等资源的溯源,有了更深的了解。
还要挖掘相关学科的思政素材,形成大学科思政教育优势。政史地学科相互联系紧密。大学科的形成,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学科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在大学科教育中,引入思政元素将更有说服力和教育意义。
作为地理老师,应该深挖教材中思政元素,寻找更多的思政切入口,以达到更好地宣传思政的目的。
编辑:李国栋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