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教育时讯 > 正文

“网络联研”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时讯 榆林市教育技术中心 2023-07-07 10:46:43
[摘要]榆林市作为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单位,通过“建平台”“创环境”“做培训”“抓教研”等方式,不断助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高质量发展。

  “马老师,这次的学科联研活动对年轻教师的成长太有帮助了,非常感谢你的有力支持和指导!”正准备去上课的初中语文教师马利接到了副校长任延军的电话,只听到电话那头任校长激动地一个劲儿地道谢。

  今年春季学期开学之初,榆林市首批21所人工智能试点学校管理者和指导教师参加了由榆林市教育局、榆林市教育技术中心主办的“全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榆林试点项目——试点学校及课题研修项目”,来自榆林市第十一中学的任延军副校长拿到项目组为学校设计的研修主题单后,立即与语文教研组长马利确定教研主题、建立研修机制,并将这次专家引领下的网络联研中课例展示的机会给到了青年教师黄豆。在马利老师的帮助下,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专家在线指导和入校课例打磨等一系列的精心准备,黄豆老师执教的《恐龙无处不有》一课终于精彩绽放,得到了专家组、学科组老师的一致好评,也让任延军副校长看到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方式。

  这种基于校本教研与跨校联合教研的新形态,已经在榆林市21所人工智能试点学校慢慢成为常态,为区域学科教研与校本研修探索了新路径。

  “互联共研”激发教研内生动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专家对教师的常态化指导?如何制定校本教研的规范和流程?如何开展跨校教研并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开展跨越时空的专家引领下的主题校本教研已经逐渐成为数字化赋能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研修平台搭建基于线下真实教研体系的“虚拟教研室”,可以实现教师自主学习、教研组集体备课、专家在线指导、跨校联合教研等多种研修方式,同时,以互联网为基础,做到了留痕迹、可追踪、能沉淀。

  今年五月,榆林市第七中学的白雨欣老师与榆林高新区第一中学的苗娟老师通过网络教研平台,开展了跨校的同课异构,活动结束后,白老师感慨道:“这次的联合教研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教研活动,项目组从主题选择、到线上前置资源的支持、并通过“三磨三评一展示”的集体备课、专家指导,让我特别受益,真实感受到了校本教研的魅力和专家的引领与帮助。同时也非常感谢与我开展同课异构的苗娟老师,同一节课不同的教法带给学生更多的惊喜,也让我深受启发,回头看去,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智能备课”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在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改革中,如何将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要求转化落地,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并非易事。

  在本次的21所试点校里,运用教研平台上的备课助手辅助备课已慢慢成为老师们的首选。“我们科组在备课前,利用备课助手的单元规划图,围绕核心素养,就单元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活动、课时规划、单元评价等方面对单元要点认真研究,有效帮助我们在备课前准确地把握了单元脉络,为后期备课的展开做好了扎实的准备工作”,榆林高新第一小学的冯宁老师说道。

  冯老师说的“智慧备课助手”是研训一体的备课系统,包括了单元规划助手、个人备课助手、集体磨课助手、听课评课助手等。 除此之外,备课系统不仅支持资源下载,还支持课件在线共享,既可以纲举目张地让学生了解课堂内容,易于展示,也极大地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方便了课堂实施,是帮助教师实现核心素养落地课堂的有力助手。

  “科研课题”牵引学校创新实践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为了将“网络联研”的经验不断创新迭代,激发教师利用技术手段赋能课堂教学的创造力,榆林市教育技术中心通过课题牵引,设计了“互联网+联合教研背景下校本教研策略”“基于单元的教学资源开发与持续建设研究”“利用视频分析方法开展课例研修”“应用智能教学助手,整体提升教学效能”“基于数据的作业设计、批阅与辅导”和“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教师专业阅读与深度反思策略”六项课题,鼓励学校管理者、指导教师牵头,学科教师共同参与课题研究。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期间,榆林市在落实“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重点任务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健全制度体系、创新推进机制,让人工智能赋能学校、赋能教师,有效提升榆林市教师队伍整体素养,实现榆林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第十四届密苏里教学周圆满落幕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