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其
李文婷
陈楚乔
近日,青少年成长纪录片《真实生长》播出,引发不少观众对素质教育、青春成长等话题的讨论。素质教育改革试点学校的教学是怎样的?教育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发掘学生潜力的?沉浸在素质教育环境中的学生呈现了怎样的青春面貌?松弛、鼓励式的教育如何推动他们寻找自我,规划未来?《真实生长》呈现了完全不同于普通高中高压学习模式下的教学环境,让观众看到了另一种让人感到激动、羡慕的初高中学习、生活模式和氛围。
三位性格迥异的中学生
《真实生长》以素质教育改革试点的北京十一学校里的3位学生为主角,从2012年至2020年跟踪记录他们关于学习、关于父母、关于师生关系、关于人生选择的真实生活,呈现他们在矛盾与冲突的压力下,如何从迷茫、不知如何选择,到后来一步步通过独立思考找到自我,摆脱原生家庭束缚,逐渐成为独立个体。纪录片直面应试教育现状,引发“什么是我们追求的素质教育”的思考。导演重点围绕3位学生进行拍摄,观众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度过肆意生长的青春年华的。
片中,三位孩子性格迥异,却都有着困扰:良好的人文环境中长大的“非典型学霸”周子其,学习成绩特别好,兴趣广泛,面对大学专业选择犹豫不决。他热爱历史,但父母希望他报考金融专业。周子其在高中学校里,是思维活跃、比较爱“挑刺”的学生,但他与同学、老师的思维碰撞、辩论研讨,呈现出一个高中生的学识与成熟的思考方式。
文艺女生陈楚乔多才多艺,度过了高中富有创造力的三年。对她而言,艺术创作和其所带来的金钱收益具有同等的吸引力,宽松的学校环境激发她的才艺,她跟同学一起将漫画改编成影视剧作品,度过非常充实的高中生活。
来自小县城的李文婷,为了成绩终日埋头苦学,不喜欢社交活动,但她最终也摆脱了父亲“中庸才是一个女孩幸福的关键”的告诫,慢慢寻找自我。
纪录片通过很多学生日常生活事件,来呈现北京十一学校的素质教育环境如何激发青春学子的学习热情,如何探索成长之路。
第一集一开篇,学校还在军训阶段,周子其就开始运用其擅长的批判性思维与历史老师展开了一场“个体自由”与“群体纪律”之辩。年级会上,历史老师李亮称,“军训时,一粒汗珠挂在你的脸上,规则不允许你擦去,你能否坚持你的操守?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来拓展你的规则意识、自控力。这就是军训的目的。”强调纪律、告诫新生守规矩,本是很正常的入学流程。但周子其在会后堵住老师,抛出去一系列问题进行辩论:“趋乐避苦是人性,您对这点怎么看?公共意志和人性相违背呢?我该遵从谁的看法?趋乐避苦是人性,那是否意味着,军训过程中我可以坐下来擦擦汗?460个同学都想擦汗,不让擦汗是否违背了我们的公共意志呢?”李亮老师随即以强大的逻辑思维“反杀”,他说:“这可能暂时地违背了你的人性,但它是为了长远的发展,勇于吃苦、勇于挑战自我也是人性,而非任何条件下人都要趋乐避苦。”
在后续的几集中,周子其又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没有激情,为何找不到如何跟这个世界发生关系”,他焦虑于“以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史学观去应付一场考试是庸俗化的”……周子其还参与了学校“学文科还是学理科”的辩论赛以及“学生内阁”的活动,对学校军训、老师、学校管理方式、食堂饭菜价格等提意见,而且得到了老师和校长的认真对待以及积极回应。周子其的可贵在于,他呈现了一个不被规则、服从的话语体系所规训的年轻人的样貌,他有自我清晰的表达和自我意识,将开放、思辨的思维方式呈现给观众。
纪录片中呈现的陈楚乔也是一个冷静、自省、有着很强自我生长能力的学生。她英语口语纯正,虽然害怕死记硬背选择了理科,但是热爱艺术,在课堂上热情洋溢地给同学分享“万能青年旅店”的《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秦皇岛》等歌曲,她自己写小说,写下“终于到来的属于新世界的黎明”,还与同学们一起筹措资金将原著漫画《极度恐慌》拍成了影视作品。
李文婷是从外地来到北京十一学校的学生,她不像周子其、陈楚乔一样有着非常个性化的成长方式,她有点不够自信,不够放得开。一开始,因为少了老师的督促,李文婷会感觉没有方向,看到其他人都在努力地飞速向前跑,也会感到痛苦。她不关心什么“学生内阁”的存在,认为“学生内阁”致力于争取学生权益,比如学生可不可以用手机、学校食堂的饭菜能不能降价等事情是没有意义的,李文婷觉得自己应该做的是适应,而不是挑刺。但在这个环境宽松的学校里,李文婷用自己的方式慢慢消化着压力,坚持上舞蹈课,成绩稳步提升,逐渐找到了自我和信心。
一次改革试点的记录
让学生们自由生长的是北京十一学校人性化的教学环境。2011年,北京十一学校被确定为国家高中特色发展改革试点。学校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片中可以看到,学校取消了班主任制度,采用导师制,学生们不是被班级、班主任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集体,而是围绕各门课程任课老师、导师会集在一起的,学生们没有固定教室,走班上课,而每一位老师都对每个学生的课程优势、劣势了如指掌,上课时学生与老师之间是平等沟通、互相激发的教学关系,而非灌输式教学关系。纪录片呈现了不少学校上课的情景,学生喜欢鲁迅可以在课堂上热情地分享鲁迅,与老师有不同的观点,也可以展开思想的交锋,甚至在辩论赛上,老师与学生唇枪舌剑,输了的老师们也要甘拜下风。
在这个学校,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多达300门,让人眼花缭乱的社团有200多个,下午4点以后所有时间归学生支配,这种宽松的教育,对很多学生效果不错,但也对不少学生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真实生长》就像记录下了一个素质教育的样本,通过这个样本,来探讨素质教育环境下个体教育的复杂性。
有着自主表达、自我意识的学生们需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但这种教育方式又是充满挑战的。这个学校的老师对学生有着超乎寻常的尊重,学校的管理者对学生们有着超乎寻常的耐心和爱心,学校开放包容的环境不是形式主义的,而是真正融入校园生活各个环节的,学校招收的大多是高素质人文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这些都是应试教育学校很难一蹴而就达成和构建的氛围。一个“真实成长”的青春岁月难能可贵,所以才让很多观众发出感慨。
有评价说,因为“双减”的大背景,《真实生长》遇到了一个适合播出的窗口期。十一学校的校友林树心撰文写道,“相比于让学生被最优质的教学条件包围、以最高效的方式向其传授知识,十一学校2008年后逐步启动的改革,更注重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正如《真实生长》所呈现的,在十一学校,学生可以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然后再由学校提供相应的配套支持。在这套模式下,中学教育的目标不再是制造‘标准化’的高考专家,而是让学生在丰富、多元的选项之间走出‘个性化’的生长轨迹。”
是教育突围还是真实成长
《真实生长》的绝大部分镜头在2012年拍摄,相隔十年,片中已经有了很多时代感的元素,比如那时候刻盘存储资料还很流行,付款还需要现金等。
在该片导演张琳看来,纪录片表现出来的青春张扬,老师跟同学们之间怎样相处,放到现在依然非常吸引人。“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我们的下一代真正在想什么,是怎么学习和生活的,他们内心的期待、彷徨是什么,这些东西都是永远不会磨灭的,值得一代又一代人永远去追问和关注。”
同时,张琳说,这种长时间段的纪录片,很难有大家期待的那种所谓戏剧冲突或引导干涉,“我相信,重要的是呈现其中的人物关系,看完以后观众可以清晰地了解这三个孩子是什么样的人,他们跟周遭的环境、跟同学和老师是怎样的关系。他们通过自身的一种内在的力量,能够在当时最大程度获得他们能够在这里获得的东西,这就足够了,对很多观众来说意义就足够了。这个片子持续拍摄了很多年,这也赋予故事极大的复杂性,这远比一种先入为主的单一视角更打动人。”
《真实生长》的原本片名是《教育突围》,侧重对围绕北京十一学校进行的教育改革的事件记录,但第一次做完成片,导演把片子给否了。推翻的原因在于,导演认为无法在2016年就为这场改革找一个落点,比如要拿三个孩子的高考成绩,来评判这场改革是成功还是失败吗?没有任何人能这么讲。《真实生长》找到的另一个表达方向是以“人”作为故事内核,展现教育给人带来了什么,我们又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才有了观众对这部纪录片产生最大共鸣的基础。
对现实类纪录片来说,观众都会在影片结局之外,迫切地想要了解主人公的近况。对定位于“教育”和“成长”的4集《真实生长》来说,导演张琳刻意地没有以周子其、陈楚乔、李文婷的高考成绩和大学去向作为第四集的结尾,而选择落在王春易老师的送别感言和李亮老师的背影——人生很长,不应该以暂时的成就来为一个人“下结论”,“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这届孩子们为老师们带来的“反思和进步”,促使我们思考该为下一代人提供怎样的教育。
3位主人公都长大了,无论他们的近况如何,他们都是普通人。但他们是“珍贵的普通人”,是生长出了自我、有独立意识、拥有内驱力却也在挫败中不断修正自身位置的普通人。未来,我们会尝试讲出他们的故事,但保持素材和播出的“时间差”,对“成长”向的真实故事来说,或许是必要的。
有的网友提到片中令他印象深刻的一个镜头是操场上的泼水节:大批师生拿着盆互相泼水,每个人都湿漉漉的,地上的水渍倒映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和笑脸,有男孩刚接好一盆水飞奔进“战场”,而一个女孩慵懒淡定地躺在水池的一角,一动不动,为自己创造出了独特而又宁静的快乐时刻。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记录素质教育中的青春面孔
上一篇:“爱劳动,向未来”——西安小学劳动教育微讲堂 第四期:《叠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