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正式发布。这一方案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中考体育分数从30分增至70分,一是现场考试项目由原来的“8选3”变为“22选4”。虽然增加了40分,但多出的分数主要在过程性考核,更加注重学生日常的体育锻炼,摒弃临时抱佛脚的应试锻炼。
从表面看,体育中考的分值增加了,但从本质上看,却恰恰是对“唯分数论”的突破。原来的中考体育分值虽然只有30分,但集中于现场考核,所以在语数外等科目的学习压力下,众多学生和家长、甚至老师往往抱着“只要体育不拖后腿”的想法应付考试。考试得分虽然不算太难,但是体育作为一门重要学科的真实功用,却被普遍性地忽略了。
所以,体育中考改革正是对“双减”政策的呼应。“双减”之下,学科培训机构被大力整顿,学生们终于从五花八门的培训班抽身而出,参加到丰富多彩的体育和艺术活动中。这其中,体育自然占据了课后的重要地位。
长期以来,全社会包括教育行业对体育都存在误解,认为体育没那么重要,甚至认为学校的体育课是小学科。体育课其实是真正的大学科,它不仅可以强壮身体,而且对于塑造进取精神和健全人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双减”之前,青少年苦于繁重的学业压力难以在体育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那么“双减”之后,“无体育,不教育”的观念将会逐步深入人心,体育教育也必将更加聚焦核心素养,助推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其实,一些学校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清华大学规定自2017级本科新生开始,游泳与学业绑定,游泳不过关不能毕业;云南大学2021年6月发布校规,体测成绩不合格,拿不到毕业证。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体育是第一学科”的理念已被大力推行数年,并且卓有成效。从小学到大学,这种体育方面的要求貌似严苛,实际是一种善意的强制,将使学生受益终身。学校的先行先试会渐渐带动家庭、社会对体育运动观念的转变,并最终营造出“体育强则国强”的良好氛围。
在压力频仍的现代社会,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并不鲜见。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较为复杂,但学业竞争激烈、体育锻炼缺乏正是其中的部分缘由。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日常非功利性、非应试性的体育锻炼,可以释放压力、放松心情,进而积蓄心理上的正能量,走出心理困境。
除了有利于身心健康,青少年还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培养与人相处的能力、塑造积极进取的性格、提高抗压耐挫的阈值。民族复兴伟业所需要的人才,首先必须是健康的人。健康是一,没有这个“一”,后面全是空谈。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体育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兹事体大。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立离不开体育的强大,体育中考改革正是对“健康第一”理念的诠释和践行,这场改革极有可能书写中国体育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王宇,现代教育报社长兼总编辑;鲍丹禾,现代教育报社副总编辑)
编辑:张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