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教育 > 陕西教育新闻 > 正文

【学习交流】万物视界,用设计解读生活

陕西教育新闻 华商网 2021-06-12 12:54:53
[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美,是供奉着雅典娜的帕特农神庙;美,是大唐帝国大朝正宫的大明宫。美,是繁华之外,一隅静处;美,是一株花、是一簇草。万物皆美,美善万物。正如罗丹所说:“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编者按:卡尔维诺在其小说《看不见的城市》中虚构了55座城市,通过书写各类城墙、楼梯、道路、街巷、寺庙等,将各种物质、设计和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建构了充满欲望、记忆和市井生活的城市风貌,在“吉尔玛”听得见盲眼黑人的喊叫,在“菲朵拉”的博物馆门前遇见大象进城……运用这些特定的物质和设计符号来建构每座城市的景观,让每座“看不见”的城市都变得可见、可听、可闻、可感,物质不再是人类中心主义阐释下的客体,而是能动地“介入”城市社会性的互动之中,关联着具体的交往情境,这便是设计嵌入不同物质载体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情动与观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美,是供奉着雅典娜的帕特农神庙;美,是大唐帝国大朝正宫的大明宫。美,是繁华之外,一隅静处;美,是一株花、是一簇草。万物皆美,美善万物。正如罗丹所说:“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


6月3日下午在西安欧亚学院设计与媒体实验中心一楼开展了一场对美的追寻之旅。西安市社科院副研究员邵振宇先生莅临讲座。他以生动的讲说、形象的案例、丰富的故事带领我们去探索美,在寻美的道路上明亮我们的眼睛。透析美的内在和外在,找到一条看见美、听见美的路。

万物视界,何以为美

设计与美,密不可分。“我们要以更加丰富的心灵去看世界”邵振宇说道。美学是哲学的二级学科,研究美学要有很深的哲学功底。美是一种理念。柏拉图的美是秩序、匀称、明确;毕达哥拉斯的美是万物皆数、整数最美;孔子的美是以仁为美、善为最美;老子的美是上善若水、绝对的自由是美;慧能的美是超脱一切为美。

《礼记》有云:“中者,天下之大本也。”这种以对称为美的理念在中国传统的各种建筑、工艺的设计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诗经》中的美更为具象,其中脍炙人口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话就对中国传统女性的美进行概括总结。评价美固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美具有内在规律,其中,被观察的对象是主要因素,也和观察者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时,美有静态形象也有动态的氛围。谈起美是用心灵设计生活时,他对西安欧亚学院的生活建筑群赞不绝口。尤其是以商业街为主的低层高密度店铺设计,使用透明玻璃作为店铺橱窗与隔断,上下两层采用不同的折角,二楼的退台设计与一楼不完全一致,一方面造型简约、灵动,能够更全面展示店铺内的陈列和商品,另一方面又打破了平面带给人们的沉闷感,体现出人和环境设计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下雨天所拍摄的照片中,有行路避雨人、有店内购物者,明晃晃的灯光和雨夜交相辉映,一幅具有现代生活的气息和富有动态的图景就展现出来了。

\


正如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所构想的那样,“从环境好,到好环境”,本质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中,完成人、教育、校园建筑和环境几重关系的建构。好的环境是各种物质要素的重新排列组合,也是设计理念,更是转译学校价值观和意图性的重要物质性媒介。“大学校园里有形的建筑、景观和物理环境,同时也蕴含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具有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置身于校园的师生,也会通过对特定环境的切身体验和解读,在精神层面与建筑、景观和环境进行交互和对话。因此,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大学的校园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当一个好的环境形成,一个空间内的各种主客观元素相互交织,设计与物质能动地影响着人与人的互动和交往,发挥着重要的“物质性力量”,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社会联结。

\


邵振宇,现任西安市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副研究员,西安旅游研究院执行院长、总工程师,西安旅游协会副会长,西安市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研究会专家委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会员,日本高斯城市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旅游协调会中亚会议正式受邀专家。

惊艳与吸引,美与魅力

美有一个对称的概念是魅力。两者相似却并不相同。魅力的解释更偏向于一种吸引力,而吸引力的本源又是什么?在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女儿国一篇对于女儿国国王的魅力描写费了不少笔墨。这种吸引力的来源在玄奘法师看来是为:四大皆空。这在佛家很多说法中都能够寻找到相通之处,在释迦摩尼看来是“色、受、想、行、识”的五蕴皆空,这代表了他对于人和世界的理解;还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清净。可见美源于自然,魅力源于文化内涵。

\


美的感知,听和见与无规律

对于美的感知,邵振宇先生说到:“听是在时间轴上,看是在空间轴上。”他以贝多芬的乐章《命运》和《致爱丽丝》的美为例,用“听”来感受在时间的轨道上贝多芬对所爱之人如何描绘她的美。并以梵高的《星空》为例,借用“看”来展现梵高对美的追求。梵高画中鲜艳的色彩、动态的漩涡,无不体现了美有静态的形象与动态的氛围。漩涡作为自然界奇怪现象的一种,可似烟火在空中螺旋散开,甚至到能拥有能撼动大桥的力量,更是折射出美原本就在自然之中。

\


经典的无规律斐波那契数列也是人们所公认距离美最接近的、最简单、最纯粹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黄金比。音乐和数字是最好结合的,当人们以无限接近黄金比的方式弹奏钢琴时美感不言而喻。无规律的另一特点是无调性,无调性被康定斯基演绎成了神秀,其画作的价值更甚于千金。对于这种无调性的美,在古两河流域也有体现,尼采笔下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是一个绝好的例证。这也同邵振宇先生所说:“美是共通和创作。”

\


美的范畴是广阔的,设计所带来的美感还可以讲很多故事。我们熟悉的各种车标,各类品牌例如马自达、纪梵希等,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物质和符号带来的视觉观感,还有设计背后的动人故事带给人们的心灵之旅。

美是什么?我们全然爱美,我们不歇寻美,美是我们胜于物欲的追求。那美在哪里?尼采说:“在我必须以全意志去意欲的地方,在我愿意爱和死、使意象不再是意象的地方。“设计将美感落地为一个个实体的物,人们在与物的互动关系中建构出一个个交往场景和社会关系。正如开篇提到的那样,当好的设计将设计者的意图转译为具体可见可感的物质,物质在无形之中能动地影响着人的社会互动,这一切恰到好处,正是设计的传播力量的无限魅力。

编辑:张梦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聚焦核心素养 走向深度学习|2021年第18期“西安好课堂 助力西安名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圆满落幕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